三个励志创业故事,卖烧饼油条也能开公司

03-06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244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业的大军中,也不断地涌现出创业风云人物,比如烧饼油条,这买卖也能做成公司。分享三个励志创业故事,这些故事告诉创业者,遇到困难,想想当初的冲动

当的十八大三中全会在盛开,推动着改革的继续深化,而放眼微观经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创业的大军中。这些正在创业的人群中,不断地涌现出创业风云人物。今天我们来说说江苏苏州姑苏区的三个励志创业故事,虽然他们现在还很“小”,但志向并不小。他们分别是王志交、顾一?、林昌武。

王志交:烧饼油条,这买卖也能做成公司

苏州人吃大饼油条有个特别的习惯:一块烤得焦香的大饼一折为二,将一根外脆里嫩的油条裹进去,一起向嘴里送。所以,这一黄金搭档常常是”一副一副”买的。虽说现在的早餐五花八门,但做得好的大饼油条依然吃香。其中,在苏城小有名气的,双塔菜场边上的“王氏林记”烧饼店肯定算一个。那个地方,不管早晚,常常排队,买的人也是各色都有。只是很少有人想到,店主王志交原先要欠下近十万元才开出了这个店,而如今他的分店已开出了20多家,遍及市区及周边县市,而且他还登记注册了国内唯一一家烧饼公司。

1999年,浙江仙居人王志交带着妻子来苏州打拼,东拼西凑,开了一家烧饼店。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苏州人喜欢吃大饼油条,只要肯做、做得好,肯定亏不了。渐渐的,他做出了名气,其他地方的人也慕名而来,你五只我十只的带回家。生意最好的时候,他只能限量供应,因为实在是忙不过来。

王志交说,他有个特点,就是爱琢磨,以前是整天想着做好大饼油条。而现在,则是想着给这个行业“立规矩”,也就是大饼、油条该怎么做。最近几年,他开出了20多家分店,周边县市都进入了。去年,他还成立了主营烧饼的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经营烧饼点心的公司,全国就我一家,其它的都是小店、铺子。”

摊子大了,要说没有困难,那是不现实的。如何做大饼,这事还好说,那都有一套基本的流程。而为了不弄砸自己的招牌,他没有选择开加盟店,而是全部直营,这样一来,资金上紧了,特别是要再发展,没有后劲了。如今,他也把眼光盯上了政府提供的创业资金。

顾一?:遇到困难,想想当初的冲动

顾一?当初创业时,真没想到以后会有这么难。不过,靠着创业时的那股冲动,他挺了过来。仅仅一年不到的时间,他的公司就已走上了正规。“如果你也想创业,多想想困难是应该的,但不要前怕狼后怕虎。创业肯定有困难,而且许多困难是事先想象不到的。所以,创业要有一股冲动,特别是在创业的初期,要去解决一个又一个困难,并从中获得创业成功的乐趣。”说起创业,顾一?很自豪,并这样告诫“后来者”。

其实,顾一?一开始并不想去创业。2010年,他从美国南卡罗纳大学毕业后,回到苏州。他学的是生物医学,找工作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往这方面靠。但是现实很残酷,并没有什么单位买他这个“海归”的账。最终,他在一家民办的教育机构找到了一份工作,当起了老师,顺便做些业务。跟孩子打交通,他虽然挺喜欢,但却受不了这种定时上下班的平静生活。他更希望自由规划属于自己的人生。

“当时,我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无数个日子,他都在想这个问题,还咨询过家人和亲友。他觉得想要改变现状,就只能是自己创业。最终,他选择了较为熟悉的留学中介、文化艺术交流咨询作为自己的主项业务,并于2012年底正式创业。

虽说顾一?事参加了创业培训,而且他也觉得自己在业务上还行,但市场预测、财务管理等,让他总有一种手忙脚乱的感觉。也就在他非常困难的时候,双塔街道创业能量站将他的企业列入了“小微企业跟踪服务系统”,为他提供政策咨询“绿色通道”,对他的初创企业运行时时关注,实行了“一对一”的定期走访,尽力为他解决实际困难。今年,创业能量站又为他牵线搭桥,助他与天官网络集团结成了创业“一对一”帮扶,并发放了帮扶基金。“我们公司需要有一个网络平台,要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有了这个‘一对一’的帮扶,效果非常好。”

林昌武:创业贷款,让事业飞得更高远

做业务,杜昌武是把好手,感觉没什么可以难住自己的。直到他自己创业后,才感到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短缺。于是当他拿到政府部门提供的首笔创业贷款时,马上感觉自己的腰身“粗”了。

1980年出生的杜昌武,是个不折不扣的“80后”,一开始是个上班族,做业务。这是一个他非常喜欢的工作,而且也做得顺风顺水,几年下来,似乎这天底下就没什么能难倒自己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有人说起:“你做业务这么好,为什么不自己做呢?”想想这话也对,于是他就在2010年9月创办了属于自己的电子科技公司。

“做老板,跟做业务真的不一样。”杜昌武说,原先他做业务的时候,什么都不管,只要能把订单谈下来、把东西卖出去,一切都可以了。但现在他不能这样,不仅仅要自己开拓业务,还要带着自己的团队一起打拼。公司里的一切一切,他都得操心,比如说员工的想法、企业的管理等等,其中最让他头痛的,是资金的短缺。有时候,明明看到了一个机会,算算公司账里的钱,七拼八凑,结果还是不够,最终只能是放弃。“这些话,还没法跟其他人说。其实,说了也白说。心里那个痛苦的滋味,也只有自己才了解。”有时候,遇到订货周期长的单子,他也不太敢接,“我们这些刚创业的,要是被一个大单子耽搁住了,有可能就要死了。”

创业后不久,听说姑苏区政府能提供一笔创业资金,他提出了申请,最终批下来是10万元,是在9月30日的夜里到账的。他说,这个时间他终身难忘,当时就觉得自己的气壮了,腰身也“粗”了,公司也很快走上了正轨,原先的创业贷款也已还清。而随着生意越做越大,资金依旧是个短板。今年9月份,他又申请到了姑苏区今年首批推出的最高额度30万元的“给力贷”。他说,这下子自己的腰身更“粗”了、翅膀更硬了,也肯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