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功利性赏识到对生命的赏识(周弘)

05-07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148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五)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幸福

一天,有个孩子对我说,周伯伯,我不想再接受赏识教育了。我感到困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没有赏识教育,考试成绩不好时,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谁也不欠谁,现在赏识越多,感觉欠债越多。

原因何在?这些家长的赏识是功利性赏识,目标就是一个字——分,分分分,孩子的命根。如果孩子的成绩上不去,家长就感到赏识不管用了。

有的家长,孩子得了第一名,就不许孩子第二名;孩子当过三道杠的大队长,就不许孩子二道扛,总觉得丢了自己的面子。这就是所谓成功家长的心态。许多失败的家长也不宽容孩子,强烈的补偿心理反使他们把孩子当成生命的最后赌注。

中国家长最爱孩子,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但他们爱孩子,更爱面子。我也经历了由功利性赏识到对生命的赏识的阶段。

初一时,女儿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伴随着这巨大的荣誉,女儿遇到了新的挫折童年的磨难没有把她压垮,但是巨大的荣誉差点淹没了她。掌声、鲜花、闪光灯包围着一个刚刚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女儿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飘飘然了。

同学们按“神”的标准要求她,加上老师动不动就批评其他同学,人家周婷婷做得如何,你们又做得如何,无形中又拉开了女儿与同学的距离。

于是本来婷婷与班上同学融洽的关系慢慢开始疏远了,结果婷婷重新走向孤独,上学、放学的路上,没有同学和她一起走,女儿感到伤心,她发现自己笑都笑得不自然了,脸上的肌肉在颤抖。

女儿含着泪水把心中的痛苦告诉了我,我意识到我的教育出了问题,长期以来,我都注意培养女儿的成功感。跳级、打破吉尼斯世界记录、成绩名列前茅等等。

而现在我才发现,成功了未必幸福、快乐,成功感与幸福感相比前者是芝麻,后者是西瓜,我以前是捡芝麻,丢西瓜。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8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同学小明,特喜欢狗,他的爱犬不久前病故,其伤心欲绝,闭关了很久。这天,几个同学约他出去玩,路上碰见一条黑色大狗。其立刻右手一挥:“大家不要怕! ”说着便走上前,蹲下,泪眼汪汪地对着大黑狗说:“如果我家小白还活着,也有你这般大了。”

0

留个脚印~

0

与朋友约好下班去逛商店,想打电话回家报告一下。手机没电,拿起座机话筒一时忘了号码,便问:“你们谁能告诉我,我家电话号码是多少?”一同事答:“我真是服了你,你打个电话回家问你妈妈不就行了吗?”

0

与某女同事在洗手间相遇。女同事边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边说:“今天天气真冷,我开始穿两条裤子了。”我瞪大眼睛看着她:“你...难道...”女同事急道:“我说的是两条长裤,平时只穿内裤。”我狂汗!女同事十分紧张:“我…我是说,我今天有穿内裤,昨天也有穿…明天也会穿…”我赶紧退到门口:“其实,那个...你今天穿不穿...明天穿不穿...也不用告诉我。”

0
同学小明,特喜欢狗,他的爱犬不久前病故,其伤心欲绝,闭关了很久。这天,几个同学约他出去玩,路上碰见一条黑色大狗。其立刻右手一挥:“大家不要怕! ”说着便走上前,蹲下,泪眼汪汪地对着大黑狗说:“如果我家小白还活着,也有你这般大了。”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