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世上都有过人之处

03-3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布拉格 阅读:80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2009年末,芝加哥文化馆的馆长举办了一场个人摄影展,并赞誉这些展出的作品“犹如一部摄影史书”。这些照片的作者是一名已经去世的保姆。

就像每部武侠小说中都藏着那么一两位其貌不扬的世外高人,薇薇安则是潜伏在保姆界的顶尖高手。

薇薇安1926年生于纽约,年少跟随母亲居住在法国,返回纽约后,她又搬到芝加哥,当了一名平凡的保姆。她这一当,就是四十年。当然,她不像一般的保姆那样,每天的生活只是看孩子买菜做饭,她更爱干的事儿是四处行走。1959年到1960年,薇薇安进行过一次长途旅行,陆续去了洛杉矶、美国西南部、菲律宾马尼拉、泰国曼谷、埃及、意大利……还有中国。

这名爱好行走的保姆有着一颗文艺的心,孤独是通向文艺的钥匙。从小在法国长大,一张嘴就是浓重法国口音的薇薇安在芝加哥既没有亲人也没有朋友。于是,她开始在四处游走的同时拍摄城市的街头。她虽然说话坦率,但却让人有距离感,她非常喜爱欧洲电影,对美国片不屑一顾。在她的自拍照中,薇薇安也从未对着镜头扭捏作态,总像一个旁观者那样拍摄自己。

在休息日里,薇薇安时常穿男士夹克、男式皮鞋,戴一个大帽子,带着她的“禄莱”双反相机在各个街道上漫游,随时拍摄那些环绕在她身边的生活瞬间。雇用过她的人们说她总是很隐秘地去拍,从没有与他人分享过她的照片,也一直没有将她的照片冲印出来。就这样日复一日,薇薇安拍下了视野所及的所有感兴趣的事物,而她所攒下的底片数目也达到了十万余张。

几十年后的2009年4月21日,薇薇安在一家疗养院去世,去世时身边并没有亲人。曾经被她照顾过的三个小孩已经长大成人,他们帮她在报上刊登了讣告,也正是这则讣告,才得以让薇薇安的杰作为世人所熟知。

薇薇安去世后,她所遗留下来的未冲洗底片流落到芝加哥某处的跳蚤市场,最后被一位名叫约翰的年轻人购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约翰将部分底片冲洗出来,他惊奇地发现这些照片的不寻常:它们不仅对上世纪50到70年代芝加哥街头进行了最真实的还原,非常详细地记录了芝加哥甚至是美国发展的历史,还从中透着一种朴实真诚的美。这些看似随意的街头影像有着一种质朴却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是约翰在其他的街头摄影作品中从来没有感受过的。但当他试着从网络上搜寻那个出现在相片纸带上的名字时,却只找到一则讣告,也因此了解了这些照片的主人的真实身份。

震惊之余,约翰在2009年底为薇薇安建立博客,公布了更多照片,各种好评如潮而来。《纽约时报》在一篇报道里说:“很明显,一位杰出的美国街头摄影师最近被发掘。”并赞美她的影像“抓住了城市的芬芳以及让这座城市拥有其爵士风味的矛盾瞬间”,认为薇薇安是“与哈里·卡拉汉比肩的摄影大师”。《独立报》则认为薇薇安作品中最具吸引力的,是那些“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功富裕的美国人边上的人:孩子、黑人女仆、商店门廊上卑躬屈膝的乞丐”。

你瞧,任何一个人活在这世上都是有过人之处的,准知道你家的保姆是不是下一个薇薇安呢?

(苏海涛摘自《女报·时尚》2011年7月号)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7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不错呀。。看起来。。

0

吃饭的时候岳父岳母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吵嘴 最后岳母说:“我懒的听你埋怨,你再说我就上山里住去,你们谁都别找我。” 岳父撂下饭碗说:“找你干啥,你是人参哪~~~” 我们喷饭而出。。。

0

在公司接了个电话,是制衣公司推销的,不停的说给某某大公司做过统一服装之类。本人逮到对方说话间隙,冲口一句:“我们公司统一不着装! ” 对方悄声几秒后说了声“打扰了”挂断。

0

中学的时候班上有个男生语文挺好的,但普通话很不好,所以每次老师都叫他朗读,练习发音。一次语文课,学习余光中的《乡愁》,他站起来了念:“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他念得小心翼翼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里头。。。。。全班笑翻……原文是“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0

一位外国朋友请我吃饭时说:“你们中国人什么都好,就是太骄傲,自大了”我一听有些莫名其妙,说道:“中国人都是以含蓄著称,你怎么说中国人骄傲自大呢?”外国朋友说道:“哦~朋友,你不要生气,我说的是实话,昨天我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看见路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中国工商很行’开了一会又看见一块牌子写着‘中国建设很行’还有‘中国农业很行’‘中国很行’‘江苏很行’我承认中国很强大,但你们没必要这么明目张胆的写出来”我:。。。。

0

法官审问一名双重谋杀案的被告,“你被控告用锤子殴打你的妻子致死。”法庭下面传来一个声音,“你这个混蛋。” 这位法官又问“你还被控告用锤子殴打你的岳母致死。”法庭下面那个人又在骂,“你这个该死的混蛋。” 法官停下,对法庭下面那个人说,“先生,我可以理解你的愤怒。但请你安静,否则我会判你藐视法庭。有问题吗?“这个家伙站了起来说:“15年来,我一直住在这个混蛋的隔壁,每次我去借锤子,他都说他没有。”

0
很不错的文章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