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书励志文章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读书越少越容易对环境不满,读书越多越容易对自己不满。读书明智,明的是自己的智,更是自己的志向。不要使自身迷茫,读书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读书励志文章,欢迎大家参阅。
孩子,你没资格抱怨读书苦,父母比你煎熬一百倍!
孩子,我知道你学习压力大
天下的快乐和幸福,没有来之不易的。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制度中,作为爸妈的我们都看到了,你一直在用小小的肩膀扛起自己的重任。
多少次夜里,你伏案窗前,只为自己的名字能在排名榜上更靠前;寒冬的清晨,你不情愿地离开温暖的被窝,踏着自行车小脸被吹得通红。爸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是孩子,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必须努力出人头地,才能有资格享受果实!因为成长的道路必须自己走,没有人能代替你长大。我们只能努力地催促你上进,望你快些长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你读书的时候,爸妈替你操心了所有事
网上的一句话,让人深有感触:“爸爸必须让你先立起来,免得爸爸忽然倒下了,而你却不会站立。”
不辞辛苦,努力工作,就为了孩子能坐在一个安静舒适的教室学习;寒冬酷暑,不介意出去再做一份短工,想着至少也能给孩子买几本参考书;新上市的肉品、蔬菜,挑来捡去,思考着怎么才能给孩子补充到营养;有时候忙到自己生了病也顾不上……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父母就开始了无怨无悔的付出,把自己能拥有的最好的东西都给了孩子,能让他们成长,心甘情愿,不求回报。
你的前途是你自己的,做父母的不求回报
人生只有一次,不可回头。爸妈能陪你一时,却不能伴你一生。爸妈深知能留给你的,就是要让你明白,要赢得他人的尊重,要过上幸福的生活,就是能用自己的能力争取一个美好前途!因为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财富终不长久,生活会告诉你要靠自己才能真正成功。
而孩子你现在能做的,就是要不断地积累知识,塑造美好的品格。你的付出,会在未来给你一个回报。但那个时候,可能爸妈已经两鬓白斑,步履蹒跚。你也会明白,爸妈所做的努力,他们最终得不到什么,一切都是为了你。
对你严厉批评,只是因为爱得太心切
有人说“慈爱残酷”,可能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爱之深,责之切”了吧!不许你看电视,限制你上网,监督你作业,克制你的贪玩。甚至你有时候不小心犯了错,怒气汹汹地顶撞起来,气急败坏的我们也会“凶”你几句。你委屈难过,难道爸妈心里就会好过吗?
身为父母,多想让你知道,爸妈对你的责怪和批评都是良苦用心;苦口婆心地唠叨大道理,都是为了能让你能早点儿懂事,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多少年前,当我们也还是你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有多少不服气,有多少年少轻狂。但是,人都是长大之后才能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是踏着父母的肩膀成长起来。
青春,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在这个青春的校园里,每个孩子都拥有平等的机会,你可以去编织自己的远大梦想,也可以描绘自己的理想天空;你在付出多少,也必定会收获多少。在那里,你学习的成果、为人的优异,与家庭无关、与相貌无关、与“拼爹拼妈”都没有关系。所以有人说,青春就是用来奋斗的,不奋斗的青春,终留下悔恨!
当很多人已步入社会,甚至到了不惑之年,仍在悔悟:原来青春时期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一把,才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而作为你的爸妈,不想让你因为未来而担忧,也不想你成年以后仍抱有遗憾。爸妈愿意在你成长道路上,陪你一起面对困难,陪你一起分享喜悦。我们自己的辛劳,从来不轻易说。
亲爱的孩子,作为你生命中最亲的人,愿你能理解到发自肺腑的父母心声。我们只是尽我们的努力,陪你一起耕耘。但你要明白,读书并不是苦难,而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你只有经历了成长,在矢志不渝地发奋学习后,生活才会为你打开幸福的大门。而这便是所有父母一生的心愿。
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路
1.
孩子,昨天晚上我有几次路过书房,发现你一直心不在焉。
我督促你要用心,你抵触情绪严重,不耐烦地关上门,嘴里还嘟囔着:
“知道了知道了,真不知道学这些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多赚点钱。”
我有些错愕,但还是要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当然有用,孩子。关于“好好读书,读书有用”这一点,我自始至终都无比相信。
我知道,和你想法一样的孩子并不是少数。
长沙一个10岁的小女孩,放学后在家门缝里塞了张纸条后就不知所踪。纸条上是她稚嫩的笔迹:“亲爱的爸爸,我已经长大了,要出去闯闯。”
浙江乐清市还有三名初二少女结伴离家出走,只留下一封书信,说要去上海赚钱。
山东有个十五岁的男孩,也是趁着家长不在家,留言说想任性一次,自己出去闯荡,赚钱之后再孝顺父母。
你们都还是读书的年纪,却想得太多,想得太远,着急提前进入大人的世界。
可成人的世界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简单,人生是一步一步来的,走了这一步才有下一步。
2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以前住我们家隔壁的程哥哥,20xx年,他高中没读完就不念了,辍学在家。
给出的理由和你一样:上学没有用,读书很无聊,不如打拼赚钱闯荡世界。
程叔叔一家好说歹说也劝不动他,于是只能妥协,托了关系让他上了技校。
前几天我偶然碰到他,得知他现在竟然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还得到了国内某大型企业抛出的橄榄枝。
我很意外,问他怎么想通了重新读书,还取得这么好的发展,他跟我聊了很久。
他说,刚到技校的时候,还挺洋洋得意,可后来去工厂实习,他才发现自己是学历最低的那一个,连门卫都比他强。
虽然没人鄙视他,但他工作上一直得不到重用,每天在最基层的车间做琐事。看到同期学历高的人被提拔、加薪,他感觉非常不自在,很丢人。
所以他当即离开了工厂,再一次回到高中复读参加高考,一路苦读,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你看,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在读书的年纪选择快进自己的人生,着急在社会上混出名堂,最后都会被社会狠狠甩一巴掌。
文化不高但事业有成的名人是有,但只是极少数。
大多数不爱学习的孩子,长大以后都会发现,自己用几年叛逆疯狂的青春,换来了一生的卑微和底层。
那些偷过的懒,迟早会被打脸。
3
当然,我也检讨自己。
我很抱歉上次和你爸爸抱怨家里开支太大的事情被你听到,对你产生了影响。所以今天,我想和你谈谈钱和读书之间的关系。
有位老师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学到本科毕业,一共十六年,如果这十六年不读书花钱,再出去赚钱,那么里外至少是五十万。
但所有家长都宁可不要这五十万,也要逼自己的孩子去读书。
因为读书不是为了考试100分,也不是为了换取文凭,读书是回报最高的投入。
这么说也许你不相信,我特意去查了资料。
大数据显示,最高学历群体比高中学历群体的平均收入高出整整六倍。
说的世俗点,钱确实很重要,但只有当你读的书多了,你才能获得更高端的赚钱途径,享受更好的医疗条件,拥有更加舒适轻松的人生。
别忘了,在赚钱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都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
青春很短暂,过了读书的年纪,可能你就再也没有机会,没有精力去吸收新的知识,那时候你再想改变,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
再说了,钱只能保证你的衣食住行和社会地位,但只有思想才能让你真正活着。
4
从你第一天上学开始,妈妈就告诉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孩子,不要轻视你手头上读的每一本书,把它们读明白了,才能成就将来的大事。
不要去想太多还未到来的明天,因为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现状变得更糟。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她的孩子安德烈的一封信里写道:
“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想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带给你快乐。
读书的境界
国学大师、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总结了学习与读书的三种境界。他用宋词里的经典名句,把读书比喻成苦苦追求的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三境也。这三种境界,形象而生动地道出了一条读书求知的规律。我等后生晚辈,斗胆仿照先贤,依据当今时代的特点与学风,总结一下读书的三种境界。
第一重境界: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所谓读厚,就是要广泛读书,读万卷书,无止境地追求,一步一步拓宽知识领域。古今学有所成者,都强调一个“博”字。充分的学习,丰富的积累,是增长知识、增长阅历、增长能力的必要途径。了解世界文化之不朽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之璀璨瑰宝,需要我们博览群书,把书读厚读透。所谓读薄,则是指总结归纳,提炼规律,融会贯通,在不同领域中自由穿行。量子理论的创始人普朗克曾经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如果说,把书读厚的过程,是学习、接受、丰富的过程,那么把书读薄的过程,则是消化、理解、融合的过程。苏东坡用一句“博观方约取,厚积而薄发”,将读厚与读薄的辩证关系淋漓尽致地剖析出来。
第二重境界:读书有疑,破疑求悟。这是指读书一定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在破解问题中去领悟事物的真相。正所谓学问,边“学”边“问”,既“学”且“问”。这方面很多人的经验教训是,多年读书不少,所获始终不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背离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读书之人只“学”不“问”,缺少主体意识。他们把自己作为一种客体去被动接受,把所读之书当成盲目信仰的对象,用书本的论述去代替自己的思考。其结果不但没有成为所读之书的主人,反而成为了书本的奴隶。读书要有疑,尤其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面对前人留下的文字,我们要有辨别能力,敢于判断,敢于舍弃,使“今世赖以知古”;作为今日文字的创作者,更要求真务实,独立思考,为后人少留疑问,使“后世赖以知今”。当然,提倡读书有疑,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并非违背科学原理地胡乱猜疑,而是批判地继承。读书有疑处,一破一豁然。豁然之间,幡然领悟,把握了事物的整体和本质,实现了认识主体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第三重境界:读以致用,以用促读。读书、学习的终极目的是应用,是切实解决现实问题,而非死读书。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讲起道理滔滔不绝,做起实事一塌糊涂,“纸上谈兵”、“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人们对他们的讽刺与嘲笑。因此,一个人水平高不高,不是单纯地看他读的书多不多,更主要是看他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不强。而“以用促读”,则是解决长期以来围绕读书到底是“有所为”还是“无所为”的问题。很多人推崇“无所为”,提倡读书养性,增长德识,不希望给人太功利的印象,认为这才是最高境界。我以为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却显得格局狭小了些。书是小人生,人生是大书。当今时代,从国际来看,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从国内来看,社会急剧转型,改革之路走到关键时刻,到底怎么认清形势,怎么迎接挑战?这就需要读书人“有所为”。在读书中求知致用,完善自我,在“读”与“用”的磨砺中培养出一种穿透力,并以这种穿透力去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坐标和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既肯于脚踏实地,又敢于仰望星空,有责任,有担当。唯有这样的读书,才是读书的真谛,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