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每一个从小地方到大城市打拼的你

02-23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李元昊 阅读:354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这两天,上海女孩到江西男友老家过年,一顿饭导致分手的事引发热议。对于此事,男女主角或许都有苦衷,不可妄评功过。同为农家子弟,我深知成长成材之不易,只希望那个男生不要气馁,我也愿把我的故事分享给他和诸君。

我出生在吉林农村,父母20岁左右便结婚,母亲21岁就有了我。高考成绩发布时,我的校长还调侃父亲是“早生贵子”。实际上,这样的早婚现象在农村很普遍,我的好多小学同学早就育有子女,如果我不上大学,我的孩子或许也已经两三岁了。

我三岁时就开始在姥姥家生活,姥姥是农民,姥爷是铁匠。我是趴在姥姥后背上长大的,印象里上小学之前,姥姥都会背着我。我有一个舅舅两个姨姨,姥爷很重视孩子学习,所以老舅和老姨都因为上学结婚很晚,我最大的表妹也小我八岁。由于这个原因,我从小被长辈宠爱有加。我的启蒙教育是老姨进行的。老姨毕业后分配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村小教书,因而我在六岁时就学会了汉语拼音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法。

我的小学是八毛岁开始的,是乡小,条件相对较好。当然,比较的对象是那些村小。我小学的前四个年头是在低矮的平房度过的,黑板是用墨水涂在两块木板上,只能用黑板擦擦。我到了初中,才在学校看见一间多媒体教室。当时很难的一件事是上厕所,农村都是旱厕,即使后来盖了教学楼,我们也一直用旱厕。记得那几年厕所离学校非常远,课间十分钟上厕所是个难题。有一次整天下大雨,老师就让我们男生找个角落用瓶子解决了。还有一个同学,因为个子矮小,上厕所时和同学打闹被推到了厕所里,非常危险。

小学时我们基本不吃食堂,每天中午家人会给我一块钱,我买一包干脆面和一袋辣条打尖。我的条件是比较好的,有的家庭困难的同学,是不吃午饭的。小学五年级时,我们班才有了饮水机,之前有一口井,班级里大个子同学去井里打水给我们喝。农村人喝生水不是问题,到现在我爷爷奶奶还爱喝井拔凉水,一般不会拉肚子。

在平房里上学时,最难熬的是冬天。每到十一假期,我和小伙伴们都要去拾柴火,以备冬天班级里取暖用。那个时候,柴火按人头交,每人两捆。这些柴火有的是大豆根,有的是在山上捡来的树枝。班主任会在班级后面的角落里堆成一个小型柴火堆,加上学校分给每个班的煤,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我们四十来人的班级整个冬天的取暖来源了。班级里没有暖气,取暖靠一个炉子,那个时候,炉子周围的座位是给距离学校远的同学的。每年冬天他们走着上学,到学校时已经是全身湿透了。靠在炉子边,可以暖和一点。

到了五年级,学校盖了一间教学楼,高年级的同学可以去教学楼里学习。五年级,我们开始有了一间计算机教室,每个班级每周有一节计算机课。这是大家每周最盼望的课程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一切都让我们惊奇。那时候,一个壁纸和屏幕保护程序我都能玩一节课。学校机房地板很好,为了不损坏地板,大家要穿拖鞋上课。所以,每次计算机课,汗脚的臭味都是大家要忍受的。

六年级涉及一个问题:小升初。当时,家里人想送我到县里去读初中,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我最终还是在乡里的初中读书。我小学六年,一直没学过英语,知识一片空白。恰好那年小升初考试要考英语,六十分满分,我打了5分,英语作文是用汉语拼音写的,什么都不认识。但是由于数学语文的成绩很好,我还是在乡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姥爷一直重视我的教育,我初一那年分班时,他特意去找中学的校长做工作,把我分一个好班。所谓好班,也只不过是学习好的同学相对较多而已。我的英语老师是中学比较有名的老师,对我非常好,每天晚上六点,我都会去她家里学习,一直学到晚上九点,这样的日子我过了整整两年。

农村的夜晚一般八点就安静了,大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每天九点我骑着自行车从老师家回姥姥家要有一段路,一个人都没有,只有偶尔过一辆车,很辛苦很害怕。记得有一次,我在骑自行车下坡道时,由于车速很快,为了躲避一辆大车,我狠狠地摔倒了,趴在地上过了八九分钟才起来。自行车摔坏了,我扛着车一边走一边哭,心里告诉自己,一定好好学习,这辈子再也不过这样的生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初二开始,我的成绩一直是学年数一数二的。初三时,由于我们是乡村高中,没有晚自习,所以每天老师要上十节课,五点半才放学,回到家都已经夜幕低沉,每天要完成七科的作业,要学到深夜。每次模拟都感觉自己在学校考得很好,但是成绩拿到县里,就会被比下去。所以那时候自己的想法就是:离开这个小乡村,考到县里的重点高中去。

我记得那是2009年的6月25日,我坐着学校的大巴车来到了永吉县城。这是我第四次来到县里,感觉一切都是那么好。我第一次来到我后来就读的永吉实验高中,当时感觉那校园真的太美了。我和老师同学们一遍遍地在校园里走,不肯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上天总是和人开玩笑,我中考家乡亲属和老师的瞩目下发挥失常了。我第一次在学年排到了第八名,而且发挥失常的竟然是数学。这在我生活的村子里产生了挺大的躁动,各种声音都有,说我之前的成绩是抄的,说我本来就不行的,说我的同学们是为了超过我保留实力的,我人生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心中五味杂陈。升学宴那天,我给亲友们点烟敬酒的勇气都没有,总感觉大家对我的眼神很异样。后来整个高中,我从来不回母校、从不和过去的同学们联系,直到我高考成功

虽然考试失利,但我还是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还分到了实验班。高中报到那天,我和妈妈爸爸来到班主任面前,老师问我的名字,找了很久才找到,原来我是班里的最后一名,倒数第一。这个角色是我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我也不知道一直被老师们重点关注的我怎样面对这个角色,只记得那天所有的家长在家长会后都和班主任寒暄了几句,而我们一家几口人则灰溜溜地赶紧离开了。我至今记得爸爸妈妈那天的脸色。

不就是倒数第一吗?我就不信我比不过别人。这是我那天一直想的,每到人生低谷时,我都会想到初中那天夜里,我扛着自行车一瘸一拐走回家的情景,便觉得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在军训时,校长来我们班级里选闭幕式发言的同学,我自告奋勇举了手,老师当时虽然有些怀疑,但还是选了我的稿子。凭借那一篇稿子,我第一次在高中有了些名气。

但高中不拼文采,比的是成绩。成绩不好,说什么也不好听。但是刚到一个学习环境,我感觉一切都是陌生的。第一天上学我就不知道自习课应该如何度过,应该干什么。我还以为像初中一样,自习课自己支配,随便干什么都行。所以我的第一节自习课选择了上厕所,因为课间人太多,没时间。这个举措被班主任严厉地批评了,她可能认为我不知道自习怎么上是敷衍她。但她怎会知道,我来自于全县惟一一个没有自习课的农村中学。

高中的第一次考试,我就从全校两百多名考到了第七名,当时还引起了老师同学们的质疑,怀疑我是怎么考到这个成绩的。后来分文理科时,我的成绩一直在文学学年处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上(真的没有排过第三)。但是由于中考的事情,全家从来不把我的好成绩宣扬出去,生怕我高考掉链子。

这一切都在我高考成为县里文科状元时改变了。消息发布的那个时刻,整个村子的人都不敢相信,因为我是老家村子里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人家都说:老李家祖坟冒了一股清气,祖先有灵才会这样。没有人知道,我高中那一个个困倦难耐的夜晚和我自己承受的无尽压力。

我爷爷奶奶、父母叔伯走在大街上都非常有面子。期间,《江城日报》写过我一个报道,爸爸买了那天所有的报纸,发给乡亲们看。吉林市文庙为各个县的状元们举行走状元桥表彰仪式,我爸爸戴着大红花和我走状元桥,文庙把我的名字刻在了吉林自前清开始所有状元的名录上。那个夏天,我感觉一切都是美丽的。

我是农家子弟,但没有像有些人那样为学费发愁,爸妈也从来没有在钱上让我犯过难。第一次来北京,妈妈和老姨陪我来的。爸爸由于我上学前的一次车祸,那时还躺在病床上。我们一行三人舍不得打车,排队买票坐地铁。第一次坐二号线我们还坐错了方向,辗转很久才来到了人民大学。

记得报到结束那天,妈妈哭得很伤心,说把我一个人扔在了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因为在此前的夜里,我们为了找旅店,走了很多站地,问路也问不到,总感觉到了绝望边缘。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平台很大,一切都那么新。我第一次走出小县城、走出吉林省,第一次遇到那些乡音不同的同学。人离开了故乡,便觉得故乡一切都是好的。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我自认为四年过得也挺成功的。大三那年成为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后来做了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带着班级获得了北京市十佳班集体荣誉,自己也获了许多奖项。认识许多朋友,交心的更是不少。

今年寒假,我班级里的三个同学来到吉林调研。我把这三个人带到了农村老家,那个小屯子。老家的院子里遍地是自家养的鸡鸭鹅拉的屎,上的是旱厕,住的是二十多年的老房子,吃的喝的也不干净,老乡和你聊天满嘴喷唾沫。乡亲们后来对我说:你怎么好意思把同学带到这个穷地方,多没面子啊。我说没什么,或许他们看着我从这里走出去算是“更有面子呢”。

一个人走到今天,大学马上就毕业了,我对自己此前的生活是满意的,因为我的所有努力都有了回报。前行的路还很长,困难更多,或许我会遇到比江西那个男生更为尴尬的人生境遇。但是我认为,只要保持着不断冲破现状的韧劲,什么困难和尴尬都是纸老虎。

春节前,腊月二十二,姥姥姥爷一家聚餐,让我们每个孩子准备一段话,我把这一段录在这里,算是这篇文章的结尾:

我人生走到这里,感恩全家人的一路陪伴。姥姥姥爷一辈子白手起家,从身无分文到今天子孙满堂、家境殷实,靠的就是韧劲。大家都认为我是同辈中的佼佼者,靠的也是韧劲。今天我想和弟弟妹妹分享两点:一,千万有志气,别服输,别输给任何人。我们和别人比,从来没输在起跑线上,因为没有起跑线。二,别人和我们比父母,我们和别人比未来。你梦想的火种,别被任何冷眼熄灭了。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