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病态忙”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无数的美德传递于代代人的思想之中,其被中华民族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就是一个字,那个字就是:勤。
首先要论勤,就应该了解勤是什么,比起一种品质,它俨然已经成为了刻在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DNA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总能听到类似这样的夸奖:这个人好勤快,这人真勤啊,古诗词中也不乏对勤的大赞之意与众多的劝勤之诗,例如: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海无边始知道,勤奋自然把路开。还有张衡的: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韩愈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关于勤奋,它是刻在每个中国人DNA里面的能力,而且二十世纪的中国人把这个属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小区的花坛,已经成为了菜地,本应供人玩耍的球场,也早已被大妈们霸占了,勤之极尽,若非如此啊。
但是我们作为新生代的青年们不妨来探讨一下,这样的勤与忙,到底真的对吗?
我有一个非常活生生的例子,那就是我的外婆,我的母亲的氏族一共有六人,我的外婆,我的母亲,舅母,舅舅,以及我的两个表亲,我的外婆出生于1955年,经历过饥饿,忍受过风寒,在袁隆平老先生没有出现的那个年代,挨饿是常有的事,也正是因为如此,我的外婆十分的勤快,秉持着天道酬勤的理念,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十里八乡都是一位有名的能干人,直到我的表亲出生,我以为在外婆这样勤奋的人教导下我的两位表亲也一定会是两个勤奋的高材,但是往往都是事与愿违,我外婆的勤奋反而成了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非但没有给他们带来满足,反而是桀骜的任性,这是到底是为何?
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
不过若是依我说,人之初,性本娇,就像是我的外婆,如此勤奋的一个人却让我的表亲如此的娇恶,孩童娇嫩,需多加磨炼,就像是鲁迅先生说的:小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也成不了人。
孩性本娇,就应该让他们多做,做学,而不是一味的去惯养,这样反而是将他引入了歧途,心想:什么事都有人帮我做好,我为什么要做?当关爱变成了放纵,情亲变成了理所应当,这时再后悔,晚矣。
反观当今的众家长,何不溺爱,这种病态忙早已在人群中散播开来,逐渐恶化,侵入许多家长的膏肓之中,但许多家长还不以为意,不以为错,反而还乐在其中,为自己心爱之人付出有错哉?无错呼,但你可知道,这人生之路可长着呢,家长能陪孩子到十八岁但能陪孩子到五十岁吗?六十岁呢?七十岁呢?
平时溺爱不断,万事包办,而在十六七岁时却要求孩子一夜成年,如此可笑的例子却在我的身边不断的重复,再演,这是毁了孩子,更是伤了自己的心,适当的放手,让孩子感受一下人间“疾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