遐想随录(二)

09-1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3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17

中式闲情雅趣

中国的文人雅士,历来讲究生活情趣。琴棋书画诗酒花,更有食色性也,样样都很高雅很舒适很吸引人。经孔夫子提倡,统治者默许,于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行其道,历数千年不衰。

古有陶渊明归去来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有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晋人张翰说:“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他在洛阳做宰相时,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菰菜、鲈鱼的美味,干脆就辞官回乡了。

人生贵得适意耳。人生不过一梦耳。这种想法,能让生活有雅趣很潇洒,却也缺乏形而上的思想求索。中国没有开创出现代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大概就是必然,肯定自有缺憾。

普鲁斯特:只有认真生活过的人,才有值得回忆的人生。

马尔克斯: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人生的意义,原本就是自我定义的。追求精神或物质,重在享受生活或实现自我价值,都不是没有道理。需要把握的,应当还是一个度。

18

教养的含义

有人总结: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他人着想的善良

胡适逝世之后,蒋介石送去这样的挽联:“适之先生千古,新文化中旧道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这对于保守与进步、旧伦理与新文化,是评价亦是倡导,很精准也很有深意。

19

精英的定位

有种说法:有道德底线、有精神追求,有人文情怀、有审美能力,有责任担当、有社会贡献……具备了这些条件,就能跻身于精英阶层。

20

生活的境界

丰子恺论人生:像一幢三层楼的房子,第一层是物质的,第二层是精神的,第三层是灵魂的。

这个划分很形象、很精彩,只是好像没有点明:这三层楼,并不是分开隔绝的,而是可以双向互通的。尤其在第一与二层之间,轻易就能往来转换。不过第一与三层之间,距离确实比较远。但也有极少的人,甚至能兼顾上下三层楼,在不同的时段突出不同的重点。

21

快乐的层级

太多人热衷于追逐锦衣玉食,追逐功利的方式,也就成了热门的、让无数人沉醉其中的成功学。当然,人生也还可以有另外的活法:

初级快乐,是肉体的快乐,保暖物欲;

中级快乐,是精神的快乐,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游走天下;

高级快乐,是灵魂的快乐,是付出、奉献,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快乐。

平庸的人~性命~生存;优秀的人~生命~生活;卓越的人~使命~责任。

22

责任和担当

传统文化强调人生的责任,应当太过头了。但许多现代后浪,强调自由、个人权力,是不是已经走到忽视、以至根本不顾责任的另一个极端?

在正常的社会,一个人不该完全没有责任感,起码不能回避对父母、子女及家族应该担当的责任。甚至还可以推而广之,扩大到对社会——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

林徽因曾给胡适写信:“我的教育是旧的,我变不出什么新的人来,我只要‘对得起’人——爹娘、丈夫(一个爱我的人,待我极好的人)、儿子、家族等等,后来更要对得起另一个爱我的人……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23

道德和良知

孟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康德:“世上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对它们加以深入地思考,就越是对它们充满无限的敬畏,那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但丁∶“地狱的最深处,留给那些在道德存亡之际袖手旁观的人。”

有位复旦教授说的不错:当我们善良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比原来好一点点……我们是读书人,我们是懂得道义的……人决定自己是善的,人决定历史是正义的。人因此而成为人。

有段网络热语却怪怪的: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这样说不是毫无道理,却也不尽在理。毕竟,成年人不该太任性,更不能拿自己当感性动物。

道德与良知是人品人格的底线,也是分辨善恶、约束自我的标杆。不管多聪明的人,离开良知都是愚蠢的。

24

公德与私德

这两种德,虽有小部分重合,但区别还是明显的、主要的。

有种说法:道德用来律己,好过一切法律;用来律人,坏过一切私心。对私德要求过严,用私德要求他人,不仅会造成伪君子盛行,而且必然压缩社会的生气与活力。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

穆勒认为:一个社会的大众情感与媒体舆论一定要以这般完美苛刻于人性,那我可以肯定的说,这个社会的多样性必将逐渐趋于萎缩,而长期的创造力、竞争力也一定丧失殆尽。

25

勤能补拙

补,当然也能补一些,但是一定有限——可以补成一个人物,绝无可能补出一个令人仰视的天才。

26

施恩图报

施恩如果图报,就不是施恩,只能称为投资、投机。

27

自我感觉良好

自我的感觉,往往是靠不住的。每个人都会自我感觉良好,然而这种自我拔高,比现实中的、别人眼中的真实形象,差距从来就小不了。

看外界看别人,情况可能更复杂:

看情人——眼里容易出西施。

看外界——视觉中的物体越远越渺小。感觉中的人物恰恰相反,大人物正是越远越伟大。

28

人际的安全距离

人际交往需要安全距离,有学者将其细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

人与人之间需要把握界限感、分寸感。朋友以至亲戚,都有可能近则不逊远则怨,互动太紧密太频繁,往往并不利于持久。

29

人体的硬件软件

李光耀在谈及自己的性格、经历和思想时总结:“换句话说,无论“硬件”(由先天决定)多么好,没有“软件”(靠后天培养),“硬件”也不会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李先生受人敬重,但这种说法却有缺陷:人这个硬件,并不是一堆钢铁般的原材料、半成品。人更像一台电脑,在出厂时就已自带系统——软件并非全靠“后天培养”。后天输入的信息,要按主机设定的程式,才能产出内容。

人和计算机还有不同:计算机没有灵魂,都是按标准批量化产出的。每个人都是有灵魂的,而且是独一无二的。教育体系的可怕之处在于,这是一种让人类趋同的强大力量。

30

适度相信人性善

常有人说:千万不要相信人性,因为只有规则和制度,才能让人性的阴暗无处发挥!

这话听来有些别扭。完全不相信人性,也就只能人人相互提防,结果是大家都变成乌鸡眼,个个都忙于互害式窝里斗。

人性恶与人性善,都是普遍的存在。不懂因时因事而异,片面夸大性善或性恶,都会出错。生活中的与人为善,出于大家相信人性善。但制定规章法律,就不能基于人性善,而是必须防范、遏制人性恶。

31

不宜夸大性恶说

所谓西方主张“性恶说”,几乎成为国内自由派的一种共识,并以此来鞭挞儒家的“性善说”。但这种认知,不能说是准确、完整的。

基督教认为人是有良心的。《信仰之门系列课程:上帝的存在》就说过:老虎吃了一只羊,永远不会觉得不安。但是人做了坏事心里会不安,因为人有良心,这就是天良,天良是神安放在人们身体里面的灵。

孟子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王阳明的致良知,以及他让强盗头子也显现羞耻感的故事,都与西方的良心说高度重合。

卢梭也认为:“自然人具有天然的怜悯心,他们不忍看到其他有感觉的生物、特别是自己的同类遭受痛苦或灭亡的打击。”

西方的性恶说,和博爱其实是并行不悖的。性善论的批判者,将人性恶扩大化、绝对化,事实上也就否认了东西方普遍认同的人类天良。

将人性看得太恶,过分夸张渲染,还会让恶意侵入人心、玷污灵魂。留印和苏轼的故事,是说一个人如果心里装满了屎,眼中看到的就会处处都是屎。相由心生,说的是天天想着作恶,恶念也能外化凝结到脸上。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