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棉花糖的试验,告诉你为什么很多人一生碌碌无为

01-03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洞见Hugopinkman 阅读:784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棉花糖实验”成为心理学界最著名的实验之一。

当时研究人员告诉孩子:

“盘子里有一颗棉花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十五分钟后再吃,我会再奖励你一颗,你就可以吃到两颗,这个由你自己决定。”

说完,工作人员就出去了。

房间门关上后,三分之二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把棉花糖吃了,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忍到了最后。

这个实验最吸引人的部分,是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进行了几十年的追踪和研究。

他们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棉花糖,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成绩更优异,有更清晰的人生规划,与朋友相处更融洽。

直到2010年,结果还是像之前一样令人惊讶,那些没吃棉花糖的孩子仍旧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而且获得了成功

让小孩子在美味的棉花糖面前等待十五分钟,其痛苦程度堪比成年人的游戏瘾犯了却忍着不玩游戏,烟瘾犯了却忍着不抽烟一样。

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等待都是一项挑战。

而这些抵制住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具备了成功最重要的原则——自控力。

01

曾经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常常连续好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里,红狐狸的身体紧贴地面,缓慢接近野鸭子,伺机而动。

但总有失手的时候,红狐狸就用舌头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远处继续等待,为了填饱饥饿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返几十次,连续十几天,直到野鸭子一时疏忽,被它逮住为止。

有人说,这只是红狐狸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猎获食物的本能。

但是,如果连动物都可以为了达到目的不断控制自己形成本能,那我们人类当然更有潜力,更善于控制自己。

马斯洛曾说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有自控力”。

其实,不仅是人和动物的差距,也是人和人的差距,很多人失败不是因为不够聪明,更多时候是因为缺乏自控力。

有自控力的人,能分得清主次,拎得清什么是本职,什么是玩乐;什么是长远利益,什么是即时享乐。

罗伊·L·史密斯说:“自制力宛若受到控制的火焰,正是它造就了天才。”

02

无法抵制诱惑,是我们诸多痛苦的来源之一。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做出一些眼下一时爽,却有着长期损害的事情。

我们都想要健康的身体,无奈美食太诱惑,冬天的被窝那么舒服;

我们都想要追求更上进的生活,无奈手机太好玩,游戏太沉迷;

我们都想要美好的情感关系,无奈缺乏耐心,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

于是一边挣扎,一边放弃,一边痛恨自己虚度光阴,一边握着手机或鼠标继续虚度光阴,到头来,生活过得一团糟。

我们就会发现越是缺乏自控力,越是活的不自在。

对于自控力,罗振宇在《逻辑思维》里有过这样一段精彩比喻:

我们都喜欢宠物,因为宠物可以给予即时反馈,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它马上就能向你摇尾巴。

人性都是喜欢即时反馈的,我们爱玩游戏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如果将来要做大事呢,就必须要有自控力,能够忍得住,在不能马上看到具体成果的前提下,还能付出努力,坚持行动。

我们都需要用自我控制来结束内心的挣扎,间歇性的凌云壮志,持续性的混吃等死,只会拖垮你。

我们需要更大的满足感,而这个满足感是及时享乐给不了的。

目标实现之前,或许你会心急,但请继续努力,耐心等待,生活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和奖励。

03

在刘墉老师的书中,记录了一段与梁实秋先生同桌用餐的故事。

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

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

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

最后端上来“八宝饭”,我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

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饭”,梁大师则笑说他知道,就因为早知道有自己最爱吃的“八宝饭”,所以前面特别节制。

“我前面不吃,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得忌口,所以必须计划着,把那“配额”留给最爱。”

梁实秋先生面对饭桌上的种种诱惑,只专注于他钟爱的“八宝饭”,心无旁骛。

乔布斯说:“你须寻得你所爱,并为之守望。”

只有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你才会甘心为之奋斗,才会展现出难得的自控。

把“配额”留给最爱,这才是自控力的关键。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静下心来,弄清自己的欲望,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常怀律己之心,并着眼到未来。

就像沃尔特·米歇尔所说的那样:“我思,故我可以自控”。

记得,先别急着吃“棉花糖”。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