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莲》:一个史上最深刻的黄段子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01
看完《我不是潘金莲》,想起了一个史上最深刻的黄段子:一架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失事。除一个年青小伙子外,其他人全部遇难。
小伙子很幸运,被抛到了沙漠绿洲上。那里有清洁的水和绿色的食物。但光有吃的也不行呀,孔子两千年前就说过:“食色,性也!”不在忍耐中变态,就在忍耐中变坏!
一天,小伙子发现:绿洲上有骆驼在吃草!小伙子立马兴奋地奔向骆驼。但跑到骆驼后面一比划,不行,太高了!小伙子便垒了一个沙堆,站到上面,正好!
刚要进去,谁知骆驼吃完这片草,往前走了几步。这一下,小伙子又够不着了。他又跑到骆驼后面,开始垒沙堆。刚垒完,骆驼又往前走了。
很多很多天过去了,他一直在那垒沙堆,但每次都是功亏一篑。终于有一天,又一架飞机失事,一位年轻女子被抛到绿洲之上。
小伙子跑过去抢救美女,治伤喂食。美女十分感激:“无论让我干什么我都答应!”
小伙子瞥了一眼骆驼,激动地说:“你去把骆驼牵住,别让它往前跑了!”
小伙子最后的要求很荒谬,但荒谬只是表象,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荒谬。
人生天地间,都在奔跑,都在追求,很多人在疯狂追逐的过程中麻木了,“垒沙堆”成了惯性动作、惯性思维,而早已忘记了自己的初衷,忘记了自己为什么而出发。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里,李雪莲放弃一切生活的可能性,用20年时间去寻一个答案时,最后就变成了机械地“垒沙堆”。
答案看似重要,其实已不重要,比答案更重要的成了“坚持”本身。
02
村上春树写过一篇短文《再袭面包店》:
一位刚结婚的丈夫,夜里饿醒了。而家里任何食品都无法消除这种饥饿感。丈夫想起多年前也曾出现过这种感觉:当时,他和女朋友一贫如洗。有一天饿得不行了,就去抢一家面包店。成功了吗?并没有!
在他们下手前,店主把面包送给了他俩。作为条件,店主要求两人陪他听一张唱片。打劫变成了交易——听歌换面包。
饿的人吃到了面包,喜欢音乐的人分享了所爱的音乐,犯罪消失于无形,不是皆大欢喜吗?并不是。
事后没多久,男主和女友因为一点小事分手了。而打劫不成的阴影一直如魔咒般潜伏在他心里,直到这次新婚夜里,他突然饿醒。妻子说,“要消除心魔,只有再抢劫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
然后,一直困扰他的饥饿感神奇地消失了。这个故事听起来非常荒诞,但如果用“六大原生影响力”中的一个——承诺一致性来解释,就非常合情合理。
何谓承诺一致性?就是人人都有言行一致的愿望,一旦作出艰难的选择,人就很乐意相信自己的选择是对的,然后自发地寻找理由,来说服自己把这个承诺继续下去。
之所以称为“原生影响力”,就是因为这是扎根在骨子里的影响力,一旦发生,就不太受大脑的控制。如果行为无法与之前的承诺达成一致,就会变成一个缺失埋藏心里,直到最终爆发。
《再劫面包店》的故事,就很好地演绎了这个原理。而《我不是潘金莲》,其实是另一个《再劫面包店》。
03
11月初播出的《四大名助》中,有一个男人痴情于一个女人,他已经苦苦追了她20年,他也知道对方并不喜欢他,但他就是不打算放弃。
真的是因为深爱到如此地步吗?其实并不是。
是因为他在这条路上追逐了那么久,他已经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伟大的牺牲者,如果就这么放弃了,那之前的付出算什么,
“我不甘心,我没法给自己交代。”
读大学时,我有一同学,喜欢玩老虎机,当然是输多赢少。
经常听他郁闷地说:今天又输了。我说:那你不要玩了啊。他说:那怎么行,我都输了那么多了。
结果不断地陷入恶性循环。每次输完,他心情都糟糕透顶,却又将希望寄予在下一次上,“我不甘心,我必须赢回来。”
一个搞经侦的民警朋友说,很多搞传销的人之所以出不来,并不是被洗了脑或限制了自由,而是不甘心和不敢出来,因为投入了那么多钱进去,必须要想办法把损失捞回来。
于是,就去骗别人骗亲人骗朋友。一个传销头目说:“传销做的就是人的不甘心。”
所有的放不下,其实都是因为不甘心。
04
草原上,有一群吃草的羊。走在前面的羊能吃到新鲜干净的草,走在后面的羊只能吃前面的羊啃过的草。走后面的羊很不爽,就跑到羊群最前面,而落在后面的羊也不甘示弱,也要抢着跑到羊群最前面,经过几个回合后,所有的羊都跑了起来,并且越跑越快,前面出现悬崖也没看到,一个个跳了下去。
这个故事看似可笑,其实正是我们人类的写照。很多时候,我们患了一种叫做“不甘心”的病,已经忘了吃草是目的了。目的已转移到了奔跑上,“我不甘心,我必须赢回来。”“我不甘心,我已经投入了这么多。”“我不甘心,我没法给自己一个交代。”最后,我们跳下了“悬崖”。
05
听朋友讲过他同学迅哥的故事。
迅哥高中时是个万人迷,一个姑娘给他写了30页情书。迅哥本来觉得那姑娘挺好的,但自从收到她情书后,就觉得她浑身是缺点,不爱搭理她了。
姑娘没放弃,大一时给他折了几千颗星星,还给他织过围巾,买了衣服寄过来。但迅哥连去门卫室取一下的耐性都没有。姑娘每天都会打电话来,但迅哥都是爱理不理的,半小时电话他可能说不上三句。
有一天,姑娘终于受不了了:“既然你不喜欢我,干嘛答应做我男友?”
迅哥还是爱理不理,两人终于分手。大四元旦夜,迅哥哭得稀里哗啦。那姑娘发短信来,说跟一男孩相处两年了。那一刻,迅哥心里像被剜了一刀。
接下来一周,他发短信狂轰乱炸,那姑娘终于跟男友分手了。旧情复燃总是很容易的,大学毕业后不久,他俩就结婚了。婚后不久,迅哥又开始嫌弃那姑娘。一年后,两人离婚了。
姑娘对迅哥说:“其实你只是不甘心我在没有你的世界,依然过得安然无恙。”这才是最大的悲剧:我们疯狂地追逐,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那个结果对我们多重要,而是因为我们不甘心。
06
点开微信朋友圈,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文章:《没有一种坚持会被辜负》《坚持,你终会成为想要的样子》《坚持不是胜利,坚持到底才是胜利》。
点进去,常会看到这样的句子:“只有坚持到最后的才是主角。”“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意义。”“坚持不一定成功,但坚持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其实,不只是朋友圈,从小到大,我们都在被灌输“坚持”,家长说,教师说,朋友说,上司说。大家都在鼓吹“凡事要坚持”,但极少有人教育我们“要懂得放弃”。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的放弃。”很多人都知道这句名言,但不知道这句名言其实还有一句:“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的放弃和错误的坚持。”
错误的坚持,也是人生大遗憾。就算你战胜了那些你要战胜的东西,你花掉的20年时间,也是永久性伤害。
并不是人生的最后一个结果才是结果,而是你的每个行为都是结果。以结果为导向的生活方式不是不行,只是活得太LOW了。
07
梁漱溟先生说,人一生要处理三种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最低的),人与人的关系(中级的),人与自己的关系(最高级的)。
确实,人与自己的关系,才决定了我们一生的走向。所以,当我们因某个事情受到伤害,在不甘心的同时,一定要想想“及时止损”四个字。
然后想办法“和自己和解”,不要让不甘心操纵了自己,因为一个一直为不甘心买单的人,是全天下最蠢的傻蛋。
比如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有些人觉得跟出轨伴侣离婚是便宜了那对“狗男女”,因而宁肯呆在冷如冰窟的家里,也不肯离开。
她们所抱持的信念是:“凭什么他这样对我,我还要成全他?”“你不让我好过,我也不会让你好过。”这种行为看似选择了抗争,本质却是用自我破坏的方式来面对生活。
其实,“对方不好过”又如何,你争赢了所谓的道,却失去更重要的东西——生活。你的不甘心,不过是输了自己。就很多选择而言,我支持伊壁鸠鲁学说的享乐主义。
这里的享乐主义不是字面理解的“享乐”,而是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
我们作出重大决定之前,要试着问自己两个问题:1、这是否能让自己获得更持久更强烈的快乐,而不是相反?2、这是否能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更坏?
若答案是否定的,那这个选择就不是一个好选择,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08
赵州禅师有句口头禅——吃茶去。
客人来访,他会问:“来过赵州吗?”
有人回答:“曾来过。”
禅师就说:“吃茶去。”
有人回答:“未来过。”
禅师还说:“吃茶去。”
别人不解:“为什么来过说吃茶去,没来过也说吃茶去?”
禅师微微一笑,答案还是“吃茶去”。
你能够用“吃茶去”破解自己的那些固执吗?哲人说:成长就是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旅程。
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很多事情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我们想象,所以,人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学会一件事——与自己和解。
与那个别人眼中的自己和解。与那个自己心中的自己和解。与那个天命所归的自己和解。能够与自己和解的人,才是真正快乐的人,能够与自己和解的人生,才是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