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一颗好心,却做了坏事,这是恶吗?

12-29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40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世事纷扰,

究竟什么是善?

什么是恶?

——国馆君按

一个穷得揭不开锅的儿子,虽一心一意照顾年老的父母,但始终没有让父母过上富裕的日子,这是孝吗?有人一生行善无数,却一时贪念起做了坏事,这是恶吗?

世事纷扰,人愈成长,接触的善恶越多。面对这些善恶交错的人和事,一时竟也难以定论,不禁疑惑:善恶究竟如何界定?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

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 。力不足以供养父母,但有孝心,能尽力让父母过得不那么难受,这就是孝。

每一个善举,皆是如此。评断善的,不是结果,是内心;不是外在,是内心。每个人的能力大小不同,可以实现的善举也不同。若是怀有一颗善心,无论境遇如何窘迫,都不妨碍我们成为一个善良的人;但若动机不纯,哪怕善事做得再大,也不能称其为善。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

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色欲是人之本性,再怎样存天理灭人欲,难免一时半会少有松懈;只要不行差踏错,就不是恶,无罪。

与善举不同,衡量恶行的,是结果,是形迹。因此,法律允许人的内心有触犯的想法,但只要没有付诸行动,就不为恶;而一旦行为越界,那就触犯了法律,会遭受惩罚。

善恶不是简单的加减法

评判一个人的善恶,并没有固定和统一的标准。但无论善恶如何界定,世上都难有纯善之人,也无全恶之人。

佛法里说:“小乘佛法论事不论心,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净空法师曾对此解释过,大意为:小乘佛法修行,譬如说杀戒,你很恨这个人,心里想把他杀掉,但是你没有动手,不算犯戒;大乘佛法修心,论心不论事,动了念头就犯了杀戒,所以大乘戒很难持。大乘戒里面,你没有心杀他,误杀了,有过失,没有罪。

可见,论心论迹的说法与佛法其实是相通的:以小乘佛法约束恶、以大乘佛法修炼善。它们是包容的,允许人有瑕疵,所以要修炼。佛法里的修心修善,是一个“修”的过程,强调不断地进步。因此世上应不分善恶之人,而分是否为修善之人。

历九九八十一难

《西游记》里,唐僧是金蝉子转世,也要历九九八十一难,方能修成正佛。期间的每一次劫难,是不断认识自己的修炼过程。佛法里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的过程,其实也是逐一戒掉心中不好的念头,逐步走向佛的过程。

因此我们出现过恶念并不可怕、也不可耻,把恶念当成修行里的劫难,每度一关,就认识自己多一些,摒弃的恶也多一些,离善道就更近一些。这般,当我们回首过往,就不会因瑕疵而耿耿于怀;而是以之自省,在修善的道路上再前进一步。

为善,要持之以恒,一点一滴地积累,方有功德;为恶,要有放下屠刀的决心,回头是岸。正如先人的警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到这两点,便可称得上修善之人了。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