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和苹果树的童话故事

03-3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瑞乔・M・约翰 翻译/加法 阅读:572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苹果树。一位小男孩,天天到树下来,他爬上去摘苹果吃,在树荫下睡觉。他爱苹果树,苹果树也爱和他一起玩耍。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的,爱和被爱,关心和被关心,照顾和被照顾。无所谓付出,无所谓索求。)

后来,小男孩长大了,不再天天来玩耍。一天他又来到树下,很伤心的样子。苹果树要和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不小了,不能再和你玩,我要玩具,可是没钱买。”苹果树说:“很遗憾,我也没钱,不过,把我所有的果子摘下来卖掉,你不就有钱了?”男孩十分激动,他摘下所有的苹果,高高兴兴地走了。然后,男孩好久都没有来。苹果树很伤心。

(男孩长大了,想要自己的玩具本没有错。当苹果树建议孩子摘下苹果卖了换钱,孩子激动,孩子高兴,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而苹果树,既然主动、自愿地让孩子摘了自己的果子,就应该为孩子的激动而激动,为孩子的高兴而高兴,这跟男孩是否再来苹果树底下玩耍本没有关系。既然付出,就别想着回报,否则最好从一开始就别付出。)

有一天,男孩终于来了,树兴奋地邀他一起玩。男孩说:“不行,我没有时间,我要替家里干活呢,我们需要一幢房子,你能帮忙吗?”“我没有房子,”苹果树说,“不过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统统砍下来,拿去搭房子。”于是男孩砍下所有的树枝,高高兴兴地运走去盖房子。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从此,男孩又不来了。树再次陷入孤单悲伤之中。

(“看到男孩高兴,树好快乐”,这其实就是回报,不是吗?只是不明白,苹果树要求男孩怎样的表现,它才能“不孤单,不悲伤”?难道男孩天天躲在树荫下,苹果树就会开心?如果我是苹果树,我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支持孩子的独立和追求,但不会因为支持男孩而让他砍了自己的树枝。要知道,不爱护自己就是不爱护自己的家庭,涸泽而渔的行为其实是对自己不负责任,这样的行为,恰恰使自己丧失了进一步保护孩子的能力。)

一年夏天,男孩回来了,树太快乐了:“来呀!孩子,来和我玩呀。”男孩却说:“我心情不好,一天天老了,我要扬帆出海,轻松一下,你能给我一艘船吗?”苹果树说:“把我的树干砍去,拿去做船吧!”于是男孩砍下了她的树干,造了条船,然后驾船走了,很久都没有回来。树好快乐……但不是真的。

(既然“不是真的”,为什么要去做?无原则的宠孩子,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如果我是父母,我希望孩子能够杨帆出海,去见识没有见识过的世界,去感受没有感受过的生活,去实现没有实现的愿望。至于孩子是否回到你的身边,那是孩子的选择。孩子回家了,表示欢迎;孩子远行了,为他祝福。)

许多年过去,男孩终于回来,苹果树说:“对不起,孩子,我已经没有东西可以给你了,我的苹果没了。”男孩说:“我的牙都掉了,吃不了苹果了。”苹果树又说:“我再没有树干,让你爬上来了。”男孩说:“我太老了,爬不动了。”“我再也没有什么给得出手了……,只剩下枯死下去的老根,”树流着泪说。男孩说:“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我感到累了,什么也不想要,只要一个休息的地方。”“好啊!老根是最适合坐下来休息的,来啊,坐下来和我一起休息吧!”男孩坐下来,苹果树高兴得流下了眼泪……

(苹果树也许不知道,即使他不做任何事,他都是孩子的港湾——心灵的港湾。也许独立后的孩子一辈子都不会回到这个港湾停泊,但那是一种寄托,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孩子都会想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安静的港湾,只要自己愿意,随时都可以回去。而那个港湾,本应该为自己的孩子走的更远,飞的更高而高兴,而祝福。)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颗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喜欢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我们就离开他们,只在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如何,父母永  远都在那儿,倾其所有使你快乐。你可能认为这个男孩对树很残酷,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对待父母的方式。

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颗树就是我们的父母。

(这是苹果树的故事。我希望自己不是那棵苹果树,我也希望自己不是那个小男孩。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孩子!)

收起全文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