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境界的六座里程碑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可以翻译为“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要学有所成,三十岁时遇事都有了主见,四十岁时对事情的判断都能做到正确,五十岁时懂得了天的意愿和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时能够尊重和听取别人说的一切意见,七十岁时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做,却不会把事情做错。’”
在这段话中,孔子回顾总结了自己一生中发展进步的情况,评价了自己在一些年龄段上所达到的做人的标志性层级:志于学、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不逾矩。这六个标志性层级,可谓人生征途的六座里程碑。下面作一些解读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
就一般的情况而言,未成年人的生活内容主要是读书学习。学习是很劳苦的事情,是与人的怠惰天性相冲突的。面对学习,人们会处于种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克服不了畏难心理,因而厌学。一种是在学习中尝到了甜头(例如知识或技能所带来的乐趣、因成绩优秀而得到的物质或精神的利益等),看到了学习的前景(如科举、升学、就业等),因而好学。一种是通过学习而对学问本体有了强烈的追求欲,立志要攀登学问的高峰,甚至要以学问为己任,这就是“志于学”的境界。厌学的人当然不可能得益于学习,这种人是很多的。一般好学的人只是把学问当作获取其它利益的工具,往往在目标实现后就可能放松或停止学习,这种人也是很多的。“志于学”的人会在学问中越钻越深,成为学问的承担者和创造者,他们的劳动具有非常宝贵的意义,是在为人类的历史负责,是在为人类的现实负责,是在为人类的未来负责,其生活的价值当然与前两种人不可相提并论。孔子在十五岁时就从一般的好学而进步到“志于学”的境界,这当然是难能可贵的,他后来之所以成为圣人,显然就是能够较早地“志于学”的缘故。能够“志于学”的人,古往今来都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