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累了,你早该开启极简生活模式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新一年到来,收拾上一年剩下的东西,简直就像鸡肋一样——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一双穿了几次的帆布鞋,一件只有瘦下来才能穿的棉毛衣,一本刚翻了几页的杂志,一个体积庞大而又很少用的儿童充气游泳池......
看着这些玩意儿,凌乱满屋,真不知道如何收拾是好。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正好给了我们一些观点。断舍离——这是一种整理的概念,更是一种本真生活的态度。
剧中女主角麻衣本来有收藏癖,和她妈妈她奶奶一样,什么都舍不得扔掉。家什也是到处乱放,有客人来了才匆匆收拾一下。
直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她家里的大部分东西都毁于一旦。她才幡然醒悟:原来生活本来所需的很少,不能再这样过了!她选择“断舍离”,开始一件一件扔掉不需要的东西。
你会看到,在麻衣整理后的家,几乎空无一物,窗明几净,简约到了极致,也就美到极致。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时代,断舍离就是选择“不持有的生活”。随着拿掉的东西越来越多,保留的东西越来越少,才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在乎的是什么。
去年装修房子的时候,我就有选择恐惧症。欧式、美式、日式、中式,到底该选什么款式?地中海风格、田园风格等等,各个风格都看了个遍,越看越糊涂。
往往都是这样的,越是觉得心爱之物,越是犹豫不决。
纠结了半个多月,一位90后设计师给了惊喜。在他平面布局方案的背后,简洁明亮的线条美感十足,我最终选择了极简的北欧宜家风格。
配上简约的家具,装修出来的效果果然很中意。很多留白的地方,也给未来灵感喷发留下空间。越是简约,越是百看而不厌。
这让我再次反思断舍离,选择“不持有的生活”。其实,“不持有的生活”,最初是由日本作家金子由纪子提出的。她主张通过“拥有少量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过简洁而快乐的生活。”
在我看来,不持有的生活,首先要断舍离——
断=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
离=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由自在的空间。
不持有的生活也是这样,是为了让你的生活重点突出、清新、舒适。
纷繁现实中,我们总是过得太累。
究其原因,还是被太多千丝万缕的社会关系牵绊,还有那些胡思乱想的杂念,不切实际的贪恋,繁文缛节的举止,让你心累,让你烦恼。
负重前行,就算是还有无数个梦想,复杂的生活,也让你苦不堪言。
何不选择”不持有的生活“,开启极简生活模式。
抛弃那些从不去看的书。渴望知识的你,总是用太多的书来填充空虚,却总是让你的书柜、桌上、床头摆满太多不看的书。何不抛弃这些摆设,真正地找一两本书,好好精读,把知识装进脑里,放进心里。
早日扔掉那些敝帚自珍的草稿。那些记载满满思路的草稿或者笔记,以前总是作为闪着光芒的手稿,在凌乱中继续凌乱。人总是要向前,没有收获的记忆终究是一张废纸,不如早日舍去,以更有意义的正稿呈现。
早该放弃那些从来不穿的衣服和鞋子。网购给我们带来便利,却也给家里带来了大量不必要的”垃圾“,总是让你感觉放之无用,抛之可惜。那就要从源头开始断舍离——“剁手”,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不买无欲,生活本来可以更简洁更轻松。
远离那些不喜欢的朋友。挚友无需多,频繁的社交给来越来越多的朋友,却也给你太多的人情负担。牵扯太多复杂的感情,碰到冰冷的现实,经常会让你感觉人走茶凉,感情变了味儿。
人总不要过的太累,一生短短百年,终有些要随心,终有些要舍去。
选择不持有的生活之道,总结起来,有很多东西,你不必持有:
超过自己管理能力的物品,不持有;
不留恋的物品,不持有;
无法回归自然或转让给其他人的物品,不持有;
和自己或自己的生活风格不符的物品,不持有。
“极简主义”也好,“性冷淡风”也罢,最重要的东西,总会越来越清晰。
不要太忙,每天早起一点。
其实,脚步慢下来,你会发现,你贪恋的越多,得到却越少。往往越是不持有,越是能看到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雨后的彩虹,蓝天,老爸老妈,还有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