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寻找那个迷路的自己

10-26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292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我们得需要经过多少年,经过多少事,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是找到自己,绝不是获得所有人的认同。——力姐

1

Amily做业务代表三年了,今年刚刚升到区域主管,管理两个班几十号人马,一个班是终端渠道的团队,一个班是流通渠道的团队,收入也上了一大截。

升职加薪的Amily给我发微信,非常兴奋,磨拳擦掌的要大干一场,一副少年得志的样子。

不过才三个月,又给我发信息:“姐,我想辞职”。我赶忙问她什么情况。是不是业绩不好,管理经验不足,还是跟员工关系不好处理。

都不是,主管的工作干得不错,业绩也名列前茅。

原来,发信息时她正在区域主管一年一度的汇报会上,白天她上台汇报的时候,明明准备的好好的,可是上台后卡壳了,愣是一句话也没说,尴尬万分的下台来了。

用她的话来说“我刚刚升职,太想好好表现了,没想到演砸了”,她感觉“所有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领导肯定对我有看法了”,“明年还得有这样的汇报会,一想就头皮发麻”,“传出去,自己带的兵会不会也对她有看法,不认同她,不服她领导了”。

最后的结论是受不了别人的眼光,得辞职。

我给她说:

你工作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你的优势,做出成绩,找到职业发展的正确路径。而不是别人的看法。

如果仅仅因为别人莫须有的看法就逃避,换个环境仍然手足无措。

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不会演讲就多多练习。至于别人如何看你,那不是你能管得了的事。以你业绩和管理表现,相信你的领导也不会因为一次汇报就改变他们对你的认可。

Amily如释重负,计划去报个讲师培训班,然后在家里多多练习,争取下次汇报时能表现过关。

相信Amily的反应很多年轻人都有过,人生路上摔跟头后,第一个念头不是安抚自己疼不疼,而是惦记别人会怎么看,会不会嘲笑自己,会不会看不起自己?

还有一个故事。

王墨跟几个哥们合伙,开了家小机械厂,一开始举步维艰,慢慢的,有点眉目了,再后来整了几个专利,开始盈利,利润可观,哥几个车子,房子都有了,相处的也和谐,并没有出现“合伙的生意难做”的局面。

王墨觉得自己对兄弟们够义气,在关键期都是自己力挽狂澜,虽说自己有时脾气大了点,也是压力巨大导致的,不管怎样,团队和气,厂子赢利,自己这个负责人应该也算合格吧。

有一次,他跟其中一个兄弟出去办事,兄弟接了一个电话,还没开始讲话,那边就开说了,电话漏音,清晰得一个字都没少的全进了王墨的耳朵,“王墨这小子,我真受够了,天天孔雀开屏,好像地球离了他就不转了”。兄弟吓得立刻把电话挂了。

已经晚了,王墨清楚的听出这是天天跟在他后面叫“大哥”的发小阿发。从小到大,王墨对阿发真心实意,掏心掏肺。阿发的人生大事,都是王墨帮着操办的。有一次,遇到别人欺负阿发,王墨挺身而出,还替阿发挨了一顿揍。

没想到,阿发是这样看自己的。王墨听到到自己的心里某个地方有塌方的声音,脸色难看。兄弟赶紧宽慰他,王总,阿发也就是发发牢骚,他对您很认同。王墨没说话。

此后几天,王墨感觉到一种背叛的受伤,又感觉到一种不被认同的愤怒,还有一种“也许他说得对”,“原来我不是我自己认为的那样”的惶然和不安。

王墨一直对自己做人做事的自我感觉良好,发小的不认同甚至让他有了要拆伙的想法。

思前想后,王墨去跟自己的老师聊了聊,把自己的郁闷讲了。

老师问他,你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获得所有人对你的认同,还是带着大家做点自己想做的事?

老师又说,要想获得所有人对你的认同,你只有一条路:累死。

最后老师说:三观一致是兄弟,三观不合是同事。

王墨从老师家出来,开车直奔阿发的家,阿发一见王墨,期期艾艾的不自然。

王墨说,走,喝酒去!

一醉方休,什么也没说。

以后也没说。

从孩提起,我们希望获得父母的认同;上学了,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同;青春期,我们希望获得异性和伙伴的认同。工作了,我们希望获得领导和同事的认同。

渴望被认同,是在这个社会存活的基本技能。从别人眼里找自己,甚至是我们下意识的反应。

但是,不能把别人的认同当成自己做人做事的指引,不能让别人的看法左右了你的人生角色。认同和不认同,都是别人的态度,你非常清楚这种态度,但又不过于为这种态度变来变去。

客观理性的分析,明确哪些别人的期待是违反你自己内心的,明确哪些别人的看法是对你努力的回馈,哪些别人的看法根本是终其你一生也无法改变的,甚至要明确哪些看法根本就是别人在自说自话。

一个职场新人,如果能早点找到自我,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明白主管同事的看法只是对他工作能力的反馈,他改变不了他们的看法,他需要做的不是为了别人的看法郁郁寡欢,迷茫纠结,跳槽逃避,只围绕着“自己要什么”全速埋头前进。

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并不是唯我独尊,是指了解但不纠结。当不纠缠别人的看法全力努力时,抬起头来反而发现别人已经对你改变看法,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世事就这么奇妙。

做心里有根的人。有基本的生存原则,做人原则。别人的看法只是一阵风,一场雨,树虽随风摇摆,但仍扎根在土;树被雨灌溉,但为树所用。

风和雨来,并不是为你而来。就象别人的看法,并不是为你而表达和抒发。别人的看法和要求,转脸就扔到九霄云外去,而你却念念不忘。

大家都挺忙的,没空一直惦记你。

2

人生苦短,不能永远靠演。

《人间失格》是日本小说家太宰治的中篇小说,也是一篇准自传,他如此描述自己:

我想到一个办法,就是用滑稽的言行讨好别人。那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我靠滑稽这条细线,维系着与人类的联系。表现上,我总是笑脸迎人,可是心里头,却是拼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均一发的高难度下,汗流浃背地为人类提供最周详的服务。

这种完全没有自我的人格,即便著作等身,财富无数,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不能成功:一种是什么人的话都听,一种是什么人的话都不听。前者失去了真实的自己,后者关闭了世界的大门。

当年的我,也是多么重视别人的看法啊。年轻气盛,踌躇满志。业绩遥遥领先,全国第一名的盛誉,车子、奖金、奖杯,表彰,业界名声,媒体报道,领导认可,升职加薪。系统内部开会,走到哪里都是恭维、羡慕、取经的声音。

也真是拼命啊,每周都带着中层经理开通宵会。经常大会小会讲,“我们要让第二名看不到我们的尾灯”。中层经理们也个个都是拼命三郎,经常有人半夜在群里发信息,没有响应回复的兄弟第二天都会被鄙视。

为了维护这个集体荣誉,我带着团队成员把所有时间都扑在工作上,牺牲所有的娱乐、亲子时间,甚至连总部奖励给我们的出国旅游都放弃

当时我最大的压力就是如果第一名被别人拿走了,怎么对得住团队的每个人?上级领导会不会失望?团队成员如何看待这个结果?

唯独没有问过自己,这个第一名,是为自己拼的吗?

因为要开启另一段职业历程,离职时,无意中听到原领导对别人评价我们的这支团队:这个团队非常在意别人的认同,不用给予太多的支持,他们也会拼命。

他说的是实情,但却给我内心非常大的震动。在意别人的认同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下一个职位。

当我开启新的职业历程时,一切归零,所有的荣誉和成绩被时光这道门“咣当”一声关在了身后。没有了第一名的负累,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被认同”历程。

随着经历越来越多,思考越来越深入,我开始了拼命奋斗与人生意义的思考,求认同和做自己的思考,自以为是和别人评价的思考,坦然自若和别人非议的思考......

事实是,你无论多努力,总是毁誉参半。

因为所有人都是下意识的以“我”和“我的利”为出发点来处理和看待世上所有的人与事。

没有预设立场,会以“我”的标准来评判;有预设立场,会以“我的利”来筛选,绝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得客观公正。

谁都不能免俗,其实,你也一样。

我慢慢明白,把被认同当作第一要务,实在是大大不值得。当你所有事情是真实出演,只要存正念,存善念,有追求,别人认同与否,可做参考,但无需被导演。

或许我还会开通宵会,还是会为第一名去拼搏,还是希望能带着团队做出一番大事业来,但是内心是安静的,因为我不是在卖力的表演,而是真我的表现。

我唯一能做的是:听你所言,尽我所能,遵从我愿。

如此,我便能经得住胜利,也受得起失败。只是,你如何看待我,已经完全不重要了。

知名生涯规划师古典说,“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这个想法,和“让我集所有美德和美貌于一身”一样荒谬。所以一旦“获得大家认同”作为生命的必须脚本,而你如果决定出演这么一场戏,你死得一点都不冤。

玩“被认同”的游戏并不是自我成长之路。当认同一次次填充进来,你会上瘾一样地享受着这种既快乐又自虐的快感,渴求更多的自我妥协。慢慢的,你会发现其实你并不是世界的中心,其实谁也不是。你只是为别人认同而活的工具。

有的人是不能遭受失败的,即便是因为自己能力有限失败了,逃跑了,也要找出一万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以证明自己还是有能力的,自己还是很厉害的,只是......,要不是......,都怨......如此种种,只是为了让别人认同他,认同他是一个不错的家伙。

如果你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活,你从理想中获得的痛苦远比快乐要多。

3

我们得需要多少年,经过多少事,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不是获得所有人对你的认同。

找到真实的自己最大意义是,无论选择是拼搏未来还是享受当下,都是自己的选择,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有思想的灵魂,总是在芸芸众生中迷失一会,沉思一会,自省一会,挣扎一会,最后醒悟。

席慕容在《独白》中喟叹:

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的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是为了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

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

走到途中,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武志红在《巨婴国》里冷冷地说:

心理健康,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而一个常见的代价是——我不再是众人口碑中的好人。

村上春树宣言:

不管全世界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情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杨绛100岁感言: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一首网络流传的小诗《遇见自己》

有人喜欢你,那是他在你身上照见了他喜欢的特质,跟你无关,你淡然面对,并做回自己;

有人讨厌你,那是他在你身上投射到他排斥的自己,跟你无关,你坦然面对,并做好自己;

有人欣赏你,那是他透过你碰撞了内在的自己,跟你无关,你欣然面对,并平静做自己;

有人伤害你,那是他没有学会爱,他在抵触自己本能的慈悲,跟你无关,你只需悲悯的做自己!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相遇或者离开,爱或者怨恨,都只是,遇见了自己。

找到真实的自己,别人是否认同不再成为我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后,我们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依然步履匆匆,我们依然斗志昂扬,我们依然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只是无暇顾及别人的眼光,只是目光更加坚定,内心更加平静。

岁月为你洗尽铅华,素面朝天,或许才会明白,活出自己是多么幸福和不容易的一件事。

这是一条漫长的路。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