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渐行渐远的人,都曾交换过灵魂

05-1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刘娜 阅读:143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1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曾说:“你要是个男孩子就好了。”

当时,我以为我爸嫌弃我是个女孩。多年后,我才懂,我爸的意思是,以我这样的性格,是个男孩子的话,命运可能会更开阔。

我是怎样的性格呢?

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买菜从不问价钱,买房看中就付钱,不愿在一件已然决定或已成定局的事情上翻来覆去地消耗时间

而我的朋友们都是另外一番模样:文弱腼腆,温柔沉静。

高中时,有个女孩子,脸庞圆圆,眼睛明亮,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她和我不同班,我们俩不知怎么就认识了,天天凑到一起,去食堂打饭,在课间说话。

印象极深的,是每到考试前的自由复习时,我俩就躲到操场一角,拿着复习资料互相提问,答对了就咯咯咯笑作一团,答错了就头碰头再学一遍。

复习累了,我们看着野草疯长的操场说话,有时也会爬到操场外的河堤上,看看远处的麦田、树林和村庄。

冷不丁的,她会回过头来,轻柔又坚定地说一句:

“你将来,一定会与众不同的。”

高考后,我们考上了不同的学校。再相见,已是大学毕业之后。她在国企当文员,我在报社当记者,出差经过她工作的城市,见面,拥抱,促膝长谈。

令我惊讶的是,一向文静胆小的她,考上大学后竟然向高中时暗恋的男生勇敢表白,和对方谈起了苦涩又甜蜜的异地恋。而看似勇敢果断的我,宁肯把一个人在心里埋藏好久,也不敢说出口。

原来,深情如我们,也没有对方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那次分别后再见,是10年后。

她为了结束异地恋,从待遇极好的国企勇敢辞职,追随爱人去了南方。两个女儿相继出生后,为了陪伴孩子们,她再次果断辞职,回到故乡小城,当起全职妈妈

我回故乡去见她。

那天雨下得很大。远远的,我看见她撑着伞站在路边,大眼睛里仍闪着16岁那年的清澄和明亮,急切地在车流人流中寻找我。

我在雨中跑着奔向她,她拉着我的手,什么也不说,一个劲儿地笑,笑着笑着,泪水像雨水一样簌簌而下。

吃过饭,她送我走。我俩沿着高中学校旁的河堤,手挽着手,说着碎碎暖暖的话。河堤旁的麦田变成了公园,村庄变成了楼房,树林被砍伐殆尽,我俩也不再年少,但两颗没有隔阂的心,还像16岁那年一样。

这三四年,她留守故乡,又生了一个儿子,变得更加忙碌。而我开了一个公众号,采访奔走,埋头苦写。

但,在孩子们入睡的深夜,她会打开我的文章,一句句读下去:“看见你的名字,我就觉得很心安。”我也会在静下来的时候,一条条翻看她的朋友圈,感受她绵长而琐碎的幸福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成为她想象的“与众不同”,我知道的是:

只有一个儿子的我,无法再生女儿,但她有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热爱写作的她,为生计放弃写作,而我每天都在写作。

我们走在不同的轨道里,看起来好像渐行渐远,但我们又好像从未分开,活成了对方心中渴望的样子。

我们,就像一个人过上了两种人生。我们,就像过着两种人生的一个人。

2

大学时,有个同宿舍的女孩子,瘦瘦高高,清秀白净,善良温和。大概是家境相近,也大概是她对我包容,渐渐地,我们就要好起来。

一起去阶梯教室上课,一起去图书馆占位置,一起去旧书摊淘书,一起绕着城墙穿过老城,走很远很远的路。

我们宿舍前,是体育场的高高台阶。月明星稀的夏夜或桂香蛊惑的秋日,我俩就坐在台阶上说话。说童年的难堪与困惑,说父母的期许和枷锁,说未来的设想和不安。偶尔,也会谈起各自念念不忘却无法走近的男生。

那时,我已经开始写文章。每次投稿前,她都会帮我看错别字。看完后,她总要温温柔柔地说一句:

“你一定会越写越好的。”

毕业后,她考研去了上海,我却阴差阳错地来到她的故乡工作。尚未成家的日子里,她每年回来,都会先到我这里,给我带回来很多书:从张爱玲、李敖、周国平、渡边淳一到村上春树……

印象很深的是,有年春节前,她回来过年,外面雪花纷纷扬扬,我俩围坐在被窝里读书,读到这样一段话:

风颤颤地过了,心也瑟瑟地动了,又如何,袅袅地终究散了。

落花有魂,信了便感伤了,不信便心痛了。

纤尘不染中,有了残红点点,就有了暗醉的香。

无惮的散泻,便有了若明若暗的纠缠,也有了愫帛的流苏。

念了几遍,一番苦想后,我们终于明白,这四句分别代表着“风、花、雪、月”,然后俩人会心地笑作一团。

后来,当年给我看错别字的她,在上海结婚生子,买房定居,成为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做着字斟句酌的工作。

而她相信会越写越好的我,在写作上从未放弃,日日苦练,当着奋笔疾书的写者。

我们在冥冥注定的角色里,认真地做着各自擅长的事。我们在渐行渐远的日子里,远远地缝补着各自有缺的人生。

生活在我当年想去却最终没有去成的城市,我安稳于她总是想念却极少再能回来的家乡

她是我努力想去的远方,我是她朝思暮想的故乡,我们成了彼此的过去和梦想

3

这些年,我与很多朋友渐行渐远,社交也变得越来越简单。

但,身边正在拥有的好友,都会抽空相见,安然相对。有时,只是一起走路说话,一起看场电影。

但在一起的每一刻里,我都会把自己的心打开,给予对方深入而沉静的陪伴。

我想,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许会因种种原因渐行渐远。那当下的这一刻,我们当全心全意地好好相伴。

这两年,有一种伤感很普遍,那就是:

好朋友为什么渐行渐远?

在我看来,好朋友,就是要渐行渐远的。

因为,我们有各自的使命和梦想,我们有各自的人生和重量,我们必然在渐行渐远中,留守故乡,或流浪远方,有所得失,或有所短长。

渐行渐远,是人生本来的模样,是友情最好的成长,是生命始终的真相。

相遇相知的日子里,我陪过你,看过村庄和麦田,赏过星星和月亮,有过欣喜和彷徨,赠过暖言和情长。

渐行渐远的日子里,我想起你,想起16岁那年的雨季,想起19岁那年的冬雪,想起重逢时的温煦,想起再见时的成长,然后铭记我们曾为对方许下的初心和梦想。

所以,余生,再见或不再见,我都能在人群中一眼认出你,在路人酷似你的背影里想念你。

4

因为,我知道:

人生这一路,你陪过我。哪怕分开了,也不必太难过。

那些交换过灵魂的人,其实从来不曾相互失去过。哪怕渐行渐远后,依然是彼此身上的血肉,依然是对方记忆中的烟火,依然是各自人生的执着

谢谢你,当过我最好的朋友。

遇见你,我变得内心很富有。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

收起全文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8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到底是谁的厚谭小姐对林先生说:“你知道世界上最尖的东西是什么吗?”“不知道。”林先生说。“那就是你的胡子呀!你的脸皮那么厚,可它们还是破皮而出。”“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厚吗?”林先生问。“不知道。”谭小姐回答“那就是你们女人的脸皮呀,”林先生说,“胡子那么尖,可它在你们女人的脸皮下就是长不出来。”

0

东北人爷俩的对话问答!孩子问:什么是勇敢?爹:唬呗!孩子问:什么是温柔?爹:贱呗!孩子问:什么是老实?爹:熊呗!孩子问:什么是积极?爹:得瑟呗!孩子问:什么是丢脸?爹:嗑碜呗!孩子问:什么是鲁莽?爹:彪呗!孩子问:什么是强壮?爹:膀呗!孩子问:什么是软弱?爹:面呗!孩子问:什么是节俭?爹:抠呗!孩子问:什么是浪费?爹:造呗!孩子问:什么是诬蔑?......

0

唐僧西行遇一女妖,观其乳丰臀肥,故欲行房事,女妖见状惊呼:长老!小女月经在身恐有行房不便!唐僧听罢双手合一道:阿弥陀佛,贫僧正为取经而来!

0

《易筋经》气沉丹田,吸气300秒,呼气300秒(憋死不怪我~),年后,用铅笔刀划破皮肤,取出经脉,放进洗衣机洗300程序,再装回原处,最后缝好。一天练一次,七七四十九天后大功告成!!举一反三:《洗髓经》练法同上。《降龙十八掌》气沉丹田,吸气300秒,呼气300秒朝上下左右那边那边那边还有那边打出9掌;再吸气300秒,呼气300秒朝东南西北北方南方某个地方打出9掌。一天练八次,九九四十三天后大功告成!!友情提示:在市中心练习,只要练八八四十三天即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0

数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就像是一部免费的大片,刚一结束,网友就开始趁兴在娱乐起来。他们通过QQ群、BBS、博客、DV短片等各种形式在网上掀起一股娱乐日全食的浪潮。或诙谐、或调侃、或恶搞、或贴图,一句话:将搞笑进行到底。TOP1生气篇昨天上午十点左右,一小孩在太阳底下捡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太阳寄”。好奇之下拆开一看,只见上书:“你们地球人也太黄了,我只是换件衣服,让月亮帮忙遮一下,结果你们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兴师动众出来看。看就看了嘛,还拿个黑片片把眼睛挡起来假装没看,虚伪!当我是傻子啊?”......

0

有个儿子出外打工,老子给儿子信一封—— 经济困难 请儿资助 缺少物品 儿子一气之下,回信一封—— 爹同志 娘同志 爷爷奶奶老同志……新社会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又买这又买那,这种消费俺不花! 父亲收到信后大怒,提笔回信一封—— 儿同志,媳同志,孙子孙女小同志……新社会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不买这不买那,十八年的抚养费寄回家! 儿子收到信后,回信一封——......

0

我总结出了一些经典的镜头,分享啦:1、看见女主角蒙着一层透明的不能再透明的面纱装绝代佳人,然后男主角的眼睛好像高度近视了,非要到面纱被掀起来才能看清楚佳人面貌,做惊艳状。2、不管什么角度跌倒,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嘴唇都能碰到一起。3、误会出现了:一个对另一个(一般是男主角和女主角)“你听我解释! ”“你听我说! ”“我不听!不听!不听!! ”以下重复N次……MD!有那重复的时间早解释完了!4、主角一个人单挑一群杂兵,但每次杂兵都很有道德的一个个上去挨打,等着挨打的其他杂兵就在后边晃啊晃。......

0

张三打电话给物业公司,说他家屋顶有点漏雨,要求派一位修理工人过来维修。修理工人很快就过来了,按张三的指引好不容易才找到那个漏洞。修理工人好奇的问:“你真细心,什么时候发现漏洞的?”张三皱起了眉头,说:“我也是偶尔发现的。昨天晚上,我坐在客厅喝汤,可是一连喝了两个小时,那碗汤都没喝完。”

0
到底是谁的厚谭小姐对林先生说:“你知道世界上最尖的东西是什么吗?”“不知道。”林先生说。“那就是你的胡子呀!你的脸皮那么厚,可它们还是破皮而出。”“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厚吗?”林先生问。“不知道。”谭小姐回答“那就是你们女人的脸皮呀,”林先生说,“胡子那么尖,可它在你们女人的脸皮下就是长不出来。”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