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or女拳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1791年,法国大革命的妇女领袖奥兰普发表《女权与女公民权宣言》,女性主义运动拉开序幕。民国后期和新中国初期,经历了封建王朝到西方民主意识的更迭,中国女性开始觉醒。一大批有识女青年走出国门,学习西方文化,将“女权”带入中国,给正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女性以新的希望。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妇女代表以新中国主人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1986年下发《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女职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确规定。改革开放四十年,不仅女权主义书籍在中国被广泛介绍,许多大学还成立了“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女权主义思想通过高校教育传播开来。自此,女权也已经逐步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
它不再局限于官方发布的文件和名人作家的著作言论当中,每一位女性都已经将它当作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2015年的春晚被指出有44处针对未婚女性、家政、全职妈妈和其他人士,网络上发起抗议春晚歧视女性的请愿书征集到了1300个签名,并且得到了《中国日报》和社交媒体用户的支持。还有周国平“直男癌”事件、“武媚娘剪胸”事件等等。绝大多数人都接受并吸收了女权思想,这使得曾经对于女性极其不公平不尊重的封建思想急速瓦解。不得不承认,女权思想对于推动中国女性的个体发展前途甚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奥运赛场、艺术舞台、科学研究……我们在各种各样的领域里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
然而历史的进程总不会一帆风顺,如同任何一样事物或任何一种新思想的发展总是会遭受瓶颈。伴随着网络世界的开放,“女权”的胡乱出击让人们将其戏称为“女拳”。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女权”再一次陷入了极大的争议。
越来越多的女性以“女权”为由去争取涉及性别的问题中自己希望得到的利益。当看到某些女生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的日常,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就会有人评论“可悲的家庭主妇”、“被买回家的保姆”等等。说唱歌手乃万曾在舞台上站在男性的角度发表一些关于梦想与现实冲突的言论,言论本身是合理的,甚至应该是美好而令人产生同理心的,却被某些“女拳主义者”过分解读,抨击其“媚男”并最终演变为网络暴力。
诸多乱象,已经使许多人对过分的“女拳”怒不可遏。而实际上,在各种公共场合大肆宣扬的反而不是真正的“女权”。真正的女权在办公室里、实验室里、飞机驾驶室里、在手术室里、教室里……真正的女权是:我是女人,这件事我可以做。然而网络上喧嚣尘上的伪女权的宗旨是我是女人,这件事凭什么要我做?女权的提出,封建社会的瓦解,是让曾经没有选择权的女性群体重新拥有选择权,我们可以选择做饭还是不做饭,生孩子还是不生孩子,也可以选择做任何一份有能力胜任的工作。而不是通过贬低男性的价值来凸显自己的高贵。否则,几十年或者几百年后我们是不是又将进入“母系社会”,又提出“男权主义”呢?那这究竟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历史的重演?
作为一名女性,我不认为我们的成就感来自于将男人“踩在脚下”。男女平等追求的本身就是是平等而不是事事“女士优先”不是吗?如果把“女士优先”解读为男性对女性展现的绅士风度,那我们是不是也不应该得寸进尺呢?总之,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再把性别说放在分辨男女矛盾的第一位,平和地接受男女差异、努力的弥补,多专注于自身素养的提升而不是斤斤计较地处处对别人指手画脚,也带着同理心适当地站在男性角度思考问题,那么“女权思想”才是真正的被接受被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