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

06-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27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苹果公司,算是智能手机的龙头老大,它的成功是许多人都在模仿的,你知道苹果公司是如何成功的吗?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分享的苹果公司成功之道解析,一起来看看吧。

苹果公司的成功之道介绍

苹果公司(Apple Inc. )是美国的一家高科技公司。由史蒂夫·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罗·韦恩(Ron Wayne)等三人于1976年4月1日创立,并命名为美国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 ), 20xx年1月9日更名为苹果公司,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库比蒂诺。

苹果公司1980年12月12日公开招股上市,20xx年创下6235亿美元的市值记录,截至20xx年6月,苹果公司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公司。苹果公司在20xx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5名。20xx年9月30日,在宏盟集团的“全球最佳品牌”报告中,苹果公司超过可口可乐成为世界最有价值品牌。20xx年,苹果品牌超越谷歌(Google),成为世界最具价值品牌。

20xx年12月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苹果公司将在日本建立一个大型研发中心。

20xx年1月28日,调研公司Canalys表示,苹果公司20xx年第四季度首次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最大厂商。 2月24日,美股收盘苹果股价涨3.51美元、涨幅为2.71%,报收于133美元、创历史新高。

下面是全方位解析苹果的成功之道:

在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北部,介于旧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间,有一个长三十英里、宽十英里的狭长地带,这里集中了全美百分之九十六的半导体公司,并出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和产品,自1971年之后,出现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名字—硅谷。正是在这片土地上,两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创办了苹果公司,他们是21岁的史蒂夫·乔布斯和26岁的斯蒂芬·沃兹奈克。这两个自小生长在硅谷的年轻人受到最新科技和管理知识的影响,很早就表现出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和敢于冒险的精神。正是这股精神,让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了第一台自己的计算机,并最终促使他们创立了“苹果公司”。从1998年推出的个人计算机iMac到20xx年推出后风靡全球的音乐播放器iPod,再到20xx年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的MacBook,20xx年引爆业界革命的iPhone,20xx年开创历史先河的平板电脑iPad,苹果一直以“引领者”的角色推动者整个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20xx年8月21日,苹果公司市值创纪录地达到6235亿美元,打破了微软创造的记录,成为有史以来市值最高的公司。

下面,让笔者带着你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拆解苹果的成功之道,认真分析一下这一枚神奇的苹果究竟如何走上了履峰之路。

一、苹果核——永不停滞的创新精神

毫不夸张的说,苹果公司可以说是创新和创意的代名词。它推出的任何一款产品都可以使全球为之疯狂,即便是当下饱受诟病的iPhone5C和iPhone5S,还是吸引了大量忠实拥趸。这当中的秘诀便是“创新”二字。

1.设计创新保持苹果的“新鲜度”

在苹果公司,设计师们对每一项新的设计都要拿出10个完全不同的模拟方案,从中挑选出三个,最终决定出一个最优秀的设计方案。并且要求这10个方案必须都要有充足的创新空间。这就保证了苹果的产品能很好地保持着对人们的吸引力,一直保持着苹果的“新鲜度”。不仅如此,苹果公司对于一件新产品的研发,还会有两次非常重要的设计会议。一次是头脑风暴会议,进行自由创新;第二次则将重心转移到应用的开发,挖掘更多的潜在发展可能。严谨、科学的设计方法缔造了完美的产品。

2.商业模式创新保持苹果的行业主导地位

商业模式创新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整个行业格局。“苹果成功的秘密在于把最好的软件装在最好的硬件里”——这句话道破了苹果软件、硬件和服务相结合的新生代商业模式,也正是这种模式,让苹果不仅确立了终端领域的领导地位,更是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生态环境中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这种模式上的创新堪比伟大的技术发明。从客户价值来看,苹果善于将先进的技术、合适的成本和出众的营销技巧相结合,在合适的时机将合适的技术以最适合消费者体验的方式设计出来,从而取得成功;从赢利模式来看,苹果公司依靠硬件产品来获得一次性的高额利润,同时依靠内容销售来获得重复性购买的持续利润,两种赢利方式相互加强,良性循环,在牢牢掌控核心资源和能力后对内开放,对外封闭,苹果自成一体,进攻和防守性都很强大;从关键资源来看,苹果公司拥有一大批业界领先、执着创新、完美主义的产品设计和开发人员,还拥有曾属于这个时代的,出类拔萃的、集技术、艺术和战略才华三位一体的CEO乔布斯;从关键流程来看,鼓励创新的公司制度、企业文化和研发管理工作确保苹果公司的产品创新具有可复制性和扩展性,使得苹果能够不断地开辟新的产业领域,并将自己的创新商业模式复制到这些领域。

3.营销方式创新保持苹果的产品魅力

无论是苹果产品的宣传广告,还是产品发布会,那种美妙的画面、优美的旋律、深邃的意境总是能让人过目不忘甚至念念不忘。例如让人印象深刻的iPod平面广告是一组黑色剪影的人,在红色,黄色,绿色的背景前舞动身躯,手中握住白色的iPod,耳边垂着一根白色的耳机线。苹果每一次非常有风格的促销,在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稳定客户的同时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潜在用户。

4.生产策略创新保持苹果的产品质量

苹果公司始终坚持精简的产品线,消费者的选择总是“有限”,恰因为此,苹果在用户中的口碑一直保持领先。精简的产品线让公司将少量的东西做精做好,这成就了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的全球风靡,让公司获得了关键性的成功。

5.微创新保持苹果的用户体验

简单回顾一下就不难看出,苹果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单点突破、不断升级的过程。从最初的MP3播放器到手机、再到平板电脑, “i”系列产品及“iOS”的升级换代实际上苹果公司是着眼于用户核心需求,从单点突破,然后不断扩展功能、优化体验从而提高客户感知、增强用户粘性的过程。在一次次微创新的过程中,苹果牢牢把握用户需求,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在不断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微创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苹果皮——令人惊叹的产品美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审美情趣可以引发个人的积极态度,甚至会让用户对机器产生情感(如喜爱、忠诚、耐性)。在这方面,苹果一直以其极简的设计理念以及唯美的产品美学让用户发出由衷的赞叹。iPhone 4 和 4S 已经成为了工业设计的典范,他们的精致构造简洁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乔布斯传》说:“他没有直接发明很多东西,但是他用大师级的手法把理念、艺术和科技融合在一起。”苹果的产品总是体现出一种令人惊叹的设计美学。被“伯乐”乔布斯挖出的“千里马”英国人艾维(Jony-Ivy),已经成为苹果传奇的一个要素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新一代苹果产品的扁平化设计,尽管人们对于全新界面的IOS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iOS7发布当天,全球的网络流量提升了112%,iOS7在iOS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在发售三天后就高达45%,这一系列数据证明了人们对于新版界面仍充满期待

三、苹果味——人性为本的产品体验

Apple不是一家纯粹强调技术领先的科技公司,而是一个懂得如何将技术和人文科学完美结合的顶尖高手。多年来,它始终用一种不同的思考方式(Think Different),创造了许多易于使用并充满乐趣的顶尖产品。苹果致力于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佳的效果,并以简单、平实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人性化的触摸屏设计为例,小孩子都会操作的拉伸、缩小、滑动等等完全替代了硬邦邦的鼠标操作,而这一系列设计早已成为现今硬件厂商惯用的路数。这反映在消费者利益中就是人性化、方便的用户体验。另外,苹果的产品印证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商界名言“细节决定成败”,苹果产品简洁的美学观符合最基本的人性、高效、视觉享受、良好的操控体验、新奇好玩、潮流时尚、与众不同则满足了消费者在产品功能性、心理情感上的需求,使苹果带来了可感知的消费者利益,使其完成了完美的品牌形象塑造。

四、苹果树——玲珑多彩的产品阵列

从i系列到Mac系列,从硬件到软件,苹果正在通过构建面向个人数字生活的产品体系来引领整个互联网产品的发展。近几年,苹果用 iPhone重建了手机领域的认知,用iPad开创了平板电脑的先河。人们往往认为喜欢特立独行的苹果,在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数码产品市场上,依靠一个尺寸、一种规格的单一产品很难永久领先。事实上,苹果早就在个人数字生活市场开始布局,它的各类消费电子产品和服务已涵盖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数字音乐播放器和数字媒体发行等业务领域。玲珑多彩的产品阵列早已覆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使用环境和场景,占领了大量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份额,从这个角度来说,苹果的产品阵列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从推出iPhone5开始,人们就发现苹果也开始关注其他厂商的态度了,在尺寸、颜色、规格等方面,苹果正在去掉骄傲的光环,小心地调整着自己的策略,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

五、苹果林——高瞻远瞩的产业生态

苹果如何使平台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第三方开发者?答案就是打造平台和生态系统,这也是苹果独有且其他公司无法复制的优势。从本质来看,平台是一套规则,规定了人们围绕某种经济机会进行互动的方式,苹果帮助程序员寻找新的机会,通过开放平台让创新技术能够以可感知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成全他人的同时成就了自己。随着更多人开始利用技术,基于生态系统的方式将改变以往的模式。大公司将成为创新发散的渠道,它们将管理能够支撑大规模互动的平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通道类移动通信业务正在加速萎缩,在价值链中的占比逐渐下降,推动移动业务价值链的中心向内容和应用层面转移,业务/应用平台成为产业运作的核心环节。正是认识到这一点,苹果公司才着力打造其App Store——应用软件商店。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App Store模式多样,发展迅猛, 成为了苹果制胜之道的另一张王牌。20xx年,App Store下载量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突破100亿次,这个数字到20xx年3月已经被刷新到250亿次。目前,在App Store中共有超过76万个应用程序,超过10万家内容提供商……App Store在为手机用户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为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搭建了一个赢利的平台,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生态。

六、苹果标——令人着迷的品牌文化

如果说消费者在购买一款新产品时考虑更多的是产品功能性属性(如实用性、外观、做工等),那么当产品有一定知名度后,消费者再购买时,还会考虑品牌感知、美誉度等外在属性。苹果通过对其产品内在、外在属性的整合,使其转化为消费者可以感知的一系列利益,再通过对诸多利益的提炼,变成苹果产品的品牌价值。至此,单一的物质层面的产品变成了积极正面的精神层意识——品牌价值。从品牌管理角度来说,产品属性是初级阶段,是可以被快速模仿的甚至是可以被超越的,而品牌形象是高级阶段,是十分难以被模仿的,是企业真正的竞争壁垒。苹果独特的品牌文化可以说在苹果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发挥了灵魂作用,从内部看,员工拥有高智慧和高满意度;从外部看,苹果正在演变为时尚文化的一部分。莲花初开的时候,其美丽绚烂动人心魄,引来观者如云,但这绚丽芳华的背后是耐得住寂寞和守得住孤独,苹果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持,才积淀起了独特的品牌魅力和文化感染力。

七、苹果道——难以企及的经营智慧

按照佛教的说法,"智"和"慧"是有很大不同的。智是“急中生智”,慧是“定能生慧”。智是做加法得来的,是通过努力、情急之下的反应,是知道什么是该做的;慧是通过做减法去除盖在真相表面的东西,看到实物本来呈现的样子,知道什么是不能做的。苹果的智体现在对移动互联网有所洞见的情况下适时推出革命性产品iPhone和iPad,而苹果的慧则体现在坚守产品底线,不做廉价版苹果,牢牢掌控中高端市场。在智能终端行业,关键在于对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产品适配,而难度最大的是高端市场的把控能力,这需要不断爬升,拉高产品价值,积累足够的势能。苹果公司推出的系列产品在追求创新的技术运用、注重精美的工业设计以及推崇良好的用户体验的同时,居高不下的价格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尤其是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市场,这种近似傲慢的态度也招来了不少骂名。但殊不知,苹果这种策略成功的招揽了大批高端用户,同时也通过价格壁垒有效地区分出了低端市场。

八、苹果魂——改变世界的人与梦想

苹果公司由前期一味的,脱离市场的技术创新到如今以人为本的多点创新。苹果公司已经凭借着一种综合性的优势,进行着自我蜕变。在原有市场获得了稳定发展之后,不断地对自己的版图进行着合理化扩张,一直坚信着自己独特的理念,在挫折中凭借创新而起死回生,不断地向前发展,造就了其今日的成功。而这一切都与苹果的精神领袖乔布斯密不可分。人言“时势造英雄”,而在ICT行业,更多的时候是“英雄造时势”。乔布斯极具创新精神,追求完美,擅长激发创意人才的潜力,将细节管理和宏大愿景有机结合……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些企业家精神和品质才帮助苹果公司不断摆脱困境并始终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而他那一句“We're here to 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 Otherwise why else even be here?(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难道还有其他原因吗?)”正在激励着所有苹果的员工和粉丝们不断通过改变世界来实现梦想。

不论做什么,只要全心投入,聚精会神、用志不分,把工作做到精彩绝伦的时候,做这份工作本身就能获得一份无上的尊严,产品就会有一种异乎寻常的美感。在科技和人文的十字路口,苹果正在笃定地践行着改变世界的梦想。

苹果成功秘诀:十大关键因素使其与众不同

20xx年5月26日下午2点30分,苹果公司成为技术领域的最大公司,并且仅次于埃克森美孚公司,成为全美第二大公司。在过去的数月间,苹果公司的市值一直咬紧微软公司。

过去数年间,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恰似航天火箭的发射过程———一系列快速紧密有序的爆炸而后直冲苍穹。苹果公司本身,它的领导者及它的产品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上的通用语。戴尔公司想成为商业领域的苹果公司,Zipcar亦想在汽车共享领域成为苹果公司,戏剧演员比尔·马赫甚至说,如果苹果公司总裁做总统,政府将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个公司或个人怎样才能成为“某某领域的苹果”?在与苹果公司前雇员,现任合伙人以及其他一些长期关注苹果的专业人士进行探讨交流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它们围绕以下十大关键因素展开。

不落俗套

在 1980年代领导苹果工作团队设计产品时,在“笔记本看起来应该像什么”这个问题上,斯蒂芬·乔布斯经常亲自指导工程师们。“有一次他在百货商店看到一个异常精美的厨具”,安迪·赫兹菲尔德说,“然后他就要求设计师把笔记本设计成他看到的那个模样”“还有一次他要设计师把产品设计成保时捷的模样”。安迪· 赫兹菲尔德是苹果创始工程师之一,并著有《硅谷里的革命:苹果公司成长的伟大历史》一书。

计算机看起来更应该像跑车和厨具,而苹果公司的追随者恰是高端人群———那些已买或者是将买保时捷的人。很明显,仅通过跟随硅谷的市场动向,通过技术专家或是其它俗套的设计,你很难吸引他们。而苹果的魔力,恰恰在于自己钻研,从而不落俗套地吸引其目标客户。

逾越常规

技术专家普遍认为,源代码开放是大势所趋,且体现共享原则。在这一背景下,苹果被视为略显封闭。

但在苹果的哲学里,封闭与自由并不冲突。“我们正竭尽所能的让用户体验到预想效果,”乔布斯在给莱恩·塔特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此前,莱恩在博客中抨击苹果禁止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Flash技术。“你可以不赞同我们,但我们的动机是纯洁的。”乔布斯写道,“禁止该技术是因为苹果商店提供了太多自由,你能买到盗取个人隐私的程序,也能买到摧毁电池的程序,还能买色情影片。”

尽管如此,程序员们一直抱怨苹果商店过于封闭,他们认为苹果商店在设计应用程序上一直持独裁态度。即问题不在于它是封闭的,而在于它在规则制定方面是独断专行的,隐蔽的,频繁变动的。如果苹果公司能放宽透明度,就能避免上述大部分争议。

但根本上,苹果不在乎争议。虽然批判仍在持续,但是苹果商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连其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它极其便捷且妙趣横生。

拒绝复杂

“拒绝”可能是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所扮演的首要角色。“他简直是个过滤器,”苹果电脑工程师赫兹菲尔德说。每一天都会有设计者向乔布斯展示关于新产品和在现有产品上加入新特征的创意,而他的回答几乎都是拒绝。“我为那些我们没有去做的产品感到骄傲,正如同我为那些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感到骄傲一样。”乔布斯在 20xx年接受采访时说。

乔布斯拒绝的原因,不仅出于对复杂设计的一贯反感,还有成本考虑,并制造期待效应。对一些复杂的设计说不可以使成本降得更低,减少一些产品的特征还能制造一种期待。“故意忽略一项人们想拥有的产品特征,会激发人们对它的渴望。”苹果公司的前工程师雷德说,“当你在新版本中将这个功能加入时,用户得偿所愿,则更加高兴。”

苹果公司一遍又一遍地运用着这个策略,最新的例子是iPhone O S4,它添加了多任务操作功能。事实上,该功能用户们从20xx年起就开始要求。再来看看iPad,真的没法添加摄像装置吗?

服务客户

不管你的产品有多好,它总有出问题的时候。近年来,在笔记本和手机领域,苹果的竞争对手们大多采取回避客户而非服务客户的策略。它们关掉了自身的客户服务部门,并将这项业务外包给由低薪员工组成的电话服务中心。它们甚至要客户自己去网上寻找常见问题的解答。

而二十年前,苹果公司制订零售策略时,就明确了一个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即创立一种让客户完全联想不到计算机工业的零售商店。他们致力于在商店中营造一种类似四季酒店大堂的友好氛围。

G eniusB ar 便是代表。G eniusBar里的工作人员会为你诊断每一款苹果公司的产品,而不管你从哪里买的。除非过了保质期,公司对上述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苹果公司为何如此慷慨呢?曾在G enius Bar工作过的德尔说:“有时候客户进来时是为寻求帮助,但在离开时却购买了新产品。”

忽略意见

乔布斯总是在各种场合频繁引用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问客户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总是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乔布斯用这句话,来说明苹果公司所信奉的哲学,即人们预想不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客户会告诉你一大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当你按照他们的意图制造出来时,这又不是他们想要的。将那些尚不存在的东西形象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乔布斯也不是将客户的反馈视为无物。他将其看做是鼓舞,而非方向;是方式,而非结果。所以苹果总是能推出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超越客户想象的新产品。

处处营销

如同G enius Bar已被证明是天才创意一样,如今风行全球的苹果宣传口号“换种方式思考”也被证明不是空话,因为苹果粉丝们的思考方式确实与众不同。粉丝对苹果的忠诚度堪比基督徒对耶稣的忠诚度。苹果的品牌是如此的强大和有吸引力,以至于对有些人而言,苹果已经成了一种信仰。

苹果公司通过一系列精细入微的方式,来培养粉丝对苹果品牌的宗教般的狂热。包括渲染产品的神秘等。而最重要的方式,是强化苹果产品的象征意义,最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则植根于产品本身。苹果公司用颜色、声音、形状等元素的组合,构建了清晰的品牌形象。苹果通过这些策略使其品牌形象深植人心。

这一点在苹果发布新产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一系列统一协调的步骤,苹果调动大众的胃口,吸引更多人关注。在公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苹果再适时对外公布其早就准备好的信息或新产品。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营销进行的。

推陈出新

如果有天苹果推出了一款没有桌面的电脑,请不要感到惊讶。

仅仅是幻想吗?绝对不是,这些都将写进苹果的专利申请文件里。虽然还没有看到这些产品,但我们丝毫不应怀疑苹果的创新能力。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像苹果那样频繁地对所在领域的基础环节进行反思和重构。仅仅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间,苹果公司就对其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幅度革新,这也是笔记本生产设计领域有史以来所进行的最迅捷最大规模的革新,除苹果外,没有任何其它公司做到这些。

苹果完全无视IT领域所强调的兼容性的概念,这对诸如微软这样的竞争者来说是福亦是祸。在苹果公司的历史上,它数次采用新的操作系统和新的芯片构造,这些决定总是使它原来的生产组装基地立刻变得过时。苹果总是不停地否定过去设计中的不合理及不足之处,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其产品总能以独特的风格傲立于时代前沿。

适当“独裁”

20xx年,作为苹果阿斯塔特美国业务分部的运营经理,麦克·伊万杰李斯特负责D V D刻录技术研发,即将这种D V D装在高端电脑上,并且在未来将其转变为iD V D。该项目界面呈现出来的,是多种多样的窗口和菜单选项,以及大段的功能解释文字。

“这时乔布斯走了进来,”伊万杰李斯特回忆说,“他没有仔细看我们的工作,而是在白板画了一个框。”“这就是新设计。”乔布斯说,“只要一个窗口,将音像资料推入窗口,然后点击一个叫播放的按钮,这是我们要的。”

“所有人呆若木鸡,”伊万杰李斯特说,这种风格与他以前所就职的公司迥异。技术领域追求具有包容性的、彻底的、集合大众智慧的创新。而苹果的工程师则要花费 100%的时间去设计由一小部分资深经理或是乔布斯一个人计划的产品。有权做出决策的人是如此之少,以至于苹果一年仅能够推出一项或两项创新产品。

重新发明

“革命性”是乔布斯最喜欢的词之一。他极力夸赞苹果的每个发明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和有创造性的。

苹果的产品到底具不具有革命性,取决于我们对革命性这个词的定义。苹果公司擅于搜集汇总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意,并通过转化将其变为己有。苹果擅长发现别的同类产品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其推出的产品上将上述问题和不足予以解决,或者是对货架上的其它同类产品在苹果的模式下进行改良革新。

iPad 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早在20xx年比尔·盖茨就推出了一款具备几乎相同功能的建立在w indow s操作系统基础上的产品,但是当时在交互界面,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微软公司就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乔布斯发现在苹果公司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上述的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于是iPad横空出世。在刚推出的两个月里,iPad就卖出了200万台。

有条不紊

在 iPad上市几周后,惠普、微软及其它一些公司相继推迟了同类产品的上市。它们正试图制作出比iPad更加精密、功能更加齐全的产品。它们正致力于创造自己版本的‘快马’,于是它们推迟面市,又回到了设计室。与此同时,苹果的其它竞争者如Google,Intel等也快马加鞭地在该领域排兵布阵。

苹果公司并没有为这种竞争态势所牵制,它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行事。苹果公司的时间表是严格按照其自身的经营策略和长期愿景目标来制定的,其受市场态势和竞争者状况的影响较为轻微,这样苹果公司总能掌握主动权,适时地推出一些新产品,占尽市场先机。

苹果获得成功的六点秘诀

1. 对于任何苹果创造的产品,它的开发者都想将其占为己有

2. 产品必须易于使用

3. 保持产品的简约设计

4. 提供给用户周到的客户服务和店内体验

5. 苹果只会推出那些应该能够做得更好的产品

6. 苹果至少比竞争者领先两年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