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

06-25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11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那么像这样励志大学生的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都有哪些呢,赶紧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吧。

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别做低质量朋友圈的主人

文:海欧

在我看来,一个人,可以不穿名牌,不开豪车,不住豪宅,这并没有什么,但别做低质量朋友圈的代言人。

1.不要过分消耗你的朋友圈

我是做新媒体工作的,平时经常会搜搜热点和案例,刷刷朋友圈新鲜动态,但最近真的刷到一个令人忍无可忍的奇葩。

这人自称“诗人”,然而写的东西令人不敢恭维,全是缘分啊美啊一生一世啊这样的字眼,要意象没意象,要灵性没灵性,就好比一个女人,要身材没身材,要长相没长相,丑女就算了,她还要满世界嚷嚷自己是个美女。

我很少在朋友圈屏蔽人的,但好脾气注定带来许多灾难,其中,容忍傻逼就是最大的灾难。

这位自称诗人的人,起了个笔名叫“青儿”,于是她朋友圈所有语句的开头都是“青儿”。

“青儿今天心情很好,吃甜筒会更开心生活要有品位一点。”配图是肯德基3元一个的甜筒,背景还是肯德基门口。

“青儿和同样喜欢文学的刘哥聊了一上午,对文学发表了很多独特见解。”配图是两个神经病的聊天记录,重点是压根儿没有见解好吗。

“给青儿转账50元,可得到青儿签名照片5张。”配图是9张犹如居委会大妈颜值的照片,背景是公交车上。

“青儿今天打了快车,师傅说小姑娘真可爱,要请青儿吃饭。”配图是一张像素极低的秃顶师傅的背影。

青儿你妹啊,你咋不叫素贞呢!

最忍无可忍的是这姐们开了一个公众号,我的天,每天都无休止地发连发几条公众号二维码到朋友圈,并且还发支付宝账号,说公众号还没开通赞赏功能,可直接打赏到支付宝。这样无耻到毫无自知之明的地步,也是醉了。

还有致命的一点是,每条朋友圈,自己点赞。恕我浅薄,我实在弄不明白自己给自己点赞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态

自媒体的发达令发布内容和次数不受限制,这就造就了一批低质量朋友圈的主人。这群人,丝毫不觉得自己肤浅,也没有自知之明,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眼界实在太窄,喝了杯柠檬水就以为到了米其林,坐了街边的旋转木马就以为到了迪士尼,写了几句狗屁不通的句子就以为自己才华盖世。

却不知,自己简直就是低质量内容的制造机器啊!何为低质量的内容?重复发布信息就是最大的“低质量”!就是因为朋友圈不限制发布条数,所以这类人几乎可以24小时便利店式地亮灯发布,兜售同一种商品。

只想说,切莫以不受限制的“宽容”,来过分消耗你的朋友圈,因为你消耗的不仅是别人,更是你自己的形象。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社交账号,就能大致判断出这个人的品位。虽没那么绝对,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而其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低质量的人,除了眼界太窄,还跟不上时代,不能与时俱进,是个思想上的巨婴。

早些年,微博刚兴起的时候,大家觉得真新啊真好玩啊,什么内容都转。过了一段时间后,当年那些“晚安心语”“早安句子”,转发量大大降低,人们开始关注热点,关注段子,关注原创。

微信同样。公众号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乌烟瘴气的文章都能在朋友圈疯转,然而到了现在,能让人转发的文章不仅越来越少,文章的质量也提高了不少。

时间不断向前,质量不断拔高,这才是许多正常人的写照。但也有很多人,停留在“史前阶段”,拿毫无眼界的东西喧哗过市,一看就是个脱离不了低级趣味的人。

以上这类人,是低级得显而易见的人,但还有这么一伙人,是以装高级为信仰活在朋友圈的。

2.装逼不成反蚀一把米

有个人,成天在朋友圈晒书单,晒书照片,配文永远是“书名+很好看!”

有一天,我刷朋友圈的时候无意间刷到她晒的一本我看过的书,来了兴趣,便和她聊了聊,结果发现她根本没看过那本书,不仅这本书,她晒过的好几本书,都没看过。

她解释说,很多书都只看了一半,还没看完,看完再和我讨论。

我随手发了一句话给她: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她随即回复我:发错?

我说:原来你并没有看过《人间失格》。

这也太讽刺了吧,没看过你晒个什么劲啊!没看过你说什么好看啊!自称看过书,不过是和书合了个影吧?So,书好看还是你好看?

你压根儿就不喜欢看书,就不要天天晒书,硬是往自己脸上贴书。

没有人会因为你不喜欢看书而鄙视你,但会因为你装逼过猛而对你嗤之以鼻。这一点我深以为然,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朋友圈里那些天天晒书晒心得的,通常压根没看过书,看到他们,就像在看一个冷笑话。

这种人,往往是装,使劲装,就像一个买不起名牌的人弄个假货出来招摇过市,这不是低质量的显摆是什么。

3.公布计划成瘾的小丑

还有这么一种人,极度喜欢公布自己的“下一步”。

和老同学吃了个饭,公布下一步:“老同学多年没见已经有自己的产业园了,接下来要聊聊合作共赢了!”

参加行业宴会,和某个大佬握了个手,公布下一步:“和先生见面,准备谈项目合伙了。”

去一趟其它城市而已,公布下一步:“去这里感受颇深,接下来会写x城作品。”

我加了很多书写的好文章写的好的作者,其中不乏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我从未见过他们在朋友圈公布自己的写作计划写作心得什么的,不会吹嘘自己有多牛叉,更不会无休止地发自己的作品到朋友圈,哗众取宠。

一个人越有底蕴,往往越是深藏不露。那些吵吵嚷嚷的,还没做就昭告天下的人,做不成什么事的。

见过哪个老板没事会四处公布自己的生意动向吗?小丑才会,跳梁的那种。

一个人,有多沉得住气,才会有多大的天地。

4.“负”可敌国,闹够了没有?

要说以上都是“正面”的低质量朋友圈主人,那么,还有一种人,就是“负面”的,这拨人,闹起来简直“负”可敌国。

他们极度喜欢发负面情绪,抱怨工作抱怨社会,从他那里,你看到人生是有多么惨白,生活是有多么欺骗,社会是有多么不公,其实都是他自个儿的问题。

一个人怎么看待问题,往往是由他的意识和价值观决定的。那么这类负面的人,意识是负面的,价值观也是扭曲的,他们的生活没有阳光,因为他们不相信这个世界有太阳。

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以为全世界都是黑夜的盲人。

看这些人的朋友圈,你丝毫得不到什么正面的东西,搞不好还会被反噬,弄得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

末了,再说一点,这些低质量朋友圈的主人,往往还喜欢群发两种消息。

一种是——“亲,帮忙给我朋友圈第一条消息点个赞!”

另一种是测试你有没有拉黑删除ta——“群发这条消息,看看谁需要通过好友验证,就可以清理掉这些尸体了。”

所以,看看身边,你知道哪些是低质量朋友圈的主人了吗?

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作者:姚瑶

每年高考结束后,总能在社会新闻上读到一出出悲剧。这林林总总的故事,听上去各不相同,内在的原因却惊人地相似。

每个不幸的考生背后都有一个情绪失控的家庭。

达州小斯最终选择了投河。此前他在社交工具上发表了很多死亡预言,吐露了各种轻生的愿望

他在留给世界最后的话语里面描绘着那种失控:考98分也被骂,夹菜姿势不对,一巴掌打过来,动不动就罚就打,在这个家感受不到爱,始终高兴不起来,即使离开也不会不舍。

寥寥数语已经能让旁人感受到疾风怒雨,禽鸟戚戚的悲惨景象。

然而悲剧的制造者——小斯的父母直到目睹小斯冰凉的尸体,痛彻心扉,也不能明白怎么骂两句,打两下,发几顿脾气就把孩子送走了。

送走小斯的表面上看是责骂,是体罚,实际上是小斯对与最亲近的人互动时永远得不到支持,只能得到指责和怨恨的绝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洛曾做过一个实验,叫绝望之井。在实验中,哈洛给恒河猴造了一个黑屋子。

让猴子头部朝下吊了两年。实验结束后,猴子出现了严重、持久的精神病理行为。它呆呆地坐着,远离猴群,完全失去了一只正常猴子应有的活力,成了重度抑郁猴。

实验证实,对灵长类动物来说,黑暗笼罩的孤立带来最深重的恐惧和绝望。

但是我们很多人还没来得及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我们失控的脾气正在变成身旁最亲近的人的绝望之井。

我的祖父自幼失去双亲。一生目不识丁,谋生的手段只靠力气,拆东墙补西墙地养家糊口。

尝尽贫寒交迫,性情粗糙无常。用不假思索、简单粗暴的方法生养五个儿女。

爸爸常和我说起他们小时候爷爷白天在码头装货卸货,回到家闷头抽烟独坐,若有小孩发出过于激烈的嬉闹声,必遭爷爷更激烈地喝止。

饭桌上尤其要求保持安静。喝汤发出咕噜声,闲谈发出争执声,一顿“爆栗子”就敲过来了。

兄弟姐妹淘气时,爷爷就近原则,手头的任何工具操起来就收拾。叔叔的头顶上至今留着碗口粗大的伤疤。

爷爷以为那年头的小孩都是这样长大的。他不知道他那随意即兴,像小钢炮似的有火就发的育儿风格给五个儿女带来各自性格上的缺陷并且伴随他们一生。

我的爸爸习惯对事情作悲观预言。爷爷的指责怒斥让爸爸从骨子里感到自己一定是一个很差劲的小孩。

所以他没有办法接纳乐观美好的事物。只要一遇到幸运的好事,他就觉得肯定弄错了。他宁愿把结果想得糟糕一点,才会比较安心。

他这样对自己,也这样对我。

我还记得十多年前,我高考前夕的某一天,爸爸很认真地对我说,去帮我算了一卦,算命先生说我命中注定,高考考不上,差几分。我当时悲愤交加,特别痛恨老爸。

别人的爸爸总是用正面的语言鼓励孩子,可我的爸爸总是打击我,不看好我。

长大后,我学了一些心理学才知道这是童年粗暴的家教带给他的伤痛和糟糕的思维习惯。

比起一开始就乐观积极,他更相信绝地反击和血淋林的激将法。这正是低度自我认同感的表现。

爷爷那些无端的脾气加深了幼年的父亲这样的自我概念:因为我不好,你才会对我发脾气;我好的话,你为什么要发脾气呢?我那么不好,我配不上那些好。

与此同时,我的姑姑和叔叔们几乎都有类似的问题。

内核一致,表现各异:情绪不稳定,不能好好说话,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爱反驳别人,喜欢挑刺,毒舌……

教养说到底就是看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个人发脾气的时候,面目可憎,疾风怒雨,口不择言,尖酸刻薄,含讥带讽,最不能从别人的角度想问题。

在游乐场,有个孩子被某个游戏项目吸引,玩了一次还想再玩一次。妈妈当众大声斥责孩子:你是怎么答应过我的?

做不到以后永远别来!孩子抱着怒火中烧的妈妈,哭成一团。妈妈嫌弃地甩开他,厉声要求他不要再哭,孩子止不住抽泣。

妈妈突然扬长而去:叫你哭,叫你哭!孩子在妈妈身后一路追赶一路更凶猛地哭……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这位妈妈发脾气便是不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导致的。

孩子天性喜欢玩,容易被新鲜稀奇的事物吸引。一开始随便答应你,后来由于情境变化而不能信守承诺也是常有的事。

孩子哭得非常伤心,正遭遇情绪挫折时,让他像机器运行那样说停就停是极不合理的。

可是妈妈却因为自己特别讨厌哭闹声,执意要求孩子照她说的做,否则就弃他而去,这也是非常缺乏人性关怀的。

这自然很容易造成双方关系的僵硬对立。

安徒生童话里面有个故事,题目叫《老头子总是对的》。说的是从前有一对老夫妻,过着清贫的生活。

老婆子和老头子商量着把家中仅有的一匹马卖掉换些更有用的东西。换什么呢?老婆子说:老头子,你决定吧,你做事总不会错的。

于是老头子骑着马到了市场。先后把马换成母牛,母牛换成羊,羊换成鹅,鹅换成鸡,最后把鸡换成一袋子烂苹果。

两个有钱人半路上听说了这件事都认为老头子回家会糟老婆子挨打,至少要痛骂一顿,老头子却坚信自己会得到一个吻,于是他们以金子做赌注。

后来,两个有钱人惊奇地发现,在旁人看来这一路走下坡,越换越廉价的交易却每次都让老婆子大加赞赏。

老头子为什么有这种信心呢?显然是因为老头子做每一个选择都是诚心诚意地站在老婆子的立场上的。他把老婆子的需要看得比物品的价值更重要。

真正有教养的人是不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他从不随意发脾气,也不怕对方生气

故事的结局,两个有钱人赌输了,金子奖赏给有教养的老头子。

这个结局有很深的寓意:刻在骨子里的教养会赢得生命中最值得的奖赏,那就是一段如沐春风的情谊和关系。

美国的儿科医生兼心理学家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里曾说,我们应该把孩子当成客人。

因为假如今天你家的客人忘记带伞,你不会走上去对他大发脾气,进而说一串尖酸刻薄,夹枪带棒的话:你怎么回事?每次都要丢东西,不是这个就是那个。

你怎么就不能像某某某啊。你都四十多岁了,怎么不长点记性?

我敢说,你的头如果不是长在肩膀上,你会把头都弄丢。就你那样连一把伞都管不好的人能有什么出息!

我们什么也不会说,只会礼貌地微笑,马上把伞送到客人面前:您的伞,走好,再见!

我们常常把毒舌留给亲近的人,把优雅留给陌生人,因为我们的心里有陌生人和亲人之分。

事实上,别人是不分陌生人和亲人的,除了自己都是别人。那些以“为你好”的名义,对别人发的脾气其实都是教养不够的表现。

菜根谭里说:家庭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意气交流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意思是说家庭生活应该遵循一个原则,人与人之间要心平气和,坦诚相见,以愉快的态度和温煦的言辞相待。

最亲近的人之间感情融洽,没有隔阂,意气相投,这比嘴上说说要修身养性,观心内省强万倍。

这正应了这句话刻进骨子里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大学励志优秀的文章:真正牛逼的人

作者:毛菲瑜

《欢乐颂》里,曲筱筱第一次见到樊胜美,是在樊胜美的出租屋里。

樊胜美带着炫耀说要去聚会上“掐尖儿”,这个曲筱筱根本不想应付的聚会,樊胜美得处心积虑去争取。不仅如此,樊胜美提着一个和她一样,但是高仿的包包,在她没太注意之前,赶紧顺手换了另外一个。

这些曲筱筱人精一样,怎么不一眼就把樊胜美看穿。后面很多集里,曲筱筱眼里的樊胜美,就是一个虚荣的捞女,她看不上她。

而看不上樊胜美的曲筱筱,在赵医生的面前得装,她怕他知道,她曾经就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而真正厉害的安迪,她不装,开着法拉利出入一般小区,一个包包动辄上万。在她眼里车就是车,不是符号,不是人群里用来互相识别,或者互相炫耀鄙视,用来彰显财力、阶层的道具。她穿着华丽,你却觉得她非常朴素。

她的邻居们,虽然跟甚至不是一个阶层,她欣赏曲筱筱的闯劲和古灵精怪,羡慕邱莹莹的简单快乐,真诚帮助职场小白关雎尔,没有因为外在高看或者低看任何人。

朋友在一家著名公司实习,周末一起吃饭吐槽。

公司很好,部门领导为人nice,同事相处愉快。

她主要负责组织出国讲座,联系场地、布置位置、安排人员,还有组织现场。刚去的时候谁都不熟悉,人不认识几个。

我们坐在靠街边上的小店里面,喝奶茶,晚风习习,很惬意:

“刚去那一次,我在公司门口拿讲座的资料,不知道讲座地点在哪里,正好碰到门口一个职员。她戴着公司标牌,一身素色的上衣、齐膝裙子,带着眼镜,气质知性。”

“这是哪个部门的老师?”我插话。

“她踩着高跟鞋,从上往下看我,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不耐烦地说:‘你们是实习生啊,小点声。’”举手投足都在告诉你她比你先来,你不过是一个实习生而已,赶快对她毕恭毕敬。

“后来我才知道”朋友接着说,“她其实是前台阿姨。”

故事还没完。好几次朋友周末去公司,都碰到一个头略有点秃,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在一间办公室里加班。

“有一次等电梯,碰了个正面。他赶紧跟我打招呼,神情慎重:‘准备回去了啊。’”

“你猜他是谁?”

我喝了口茶,接话:“听你这意思,他应该是个大boss啊。”

“没错,我第二天问了同事才知道,他是这大厦两层楼两个子公司的老板。”

对比过于鲜明,我不禁哑然失笑。

越low的人,越容易看不上别人。

轻视和看不上可能也是是一种营销售卖的技巧吧。有一次我陪一个闺蜜去逛街买太阳伞,逛了好几家店,一把好看防晒又实惠的太阳伞还没有买到。转角处我们进了另一家商店,这是一家神奇的商店,他们家不仅卖衣服,也卖太阳伞。

营业员很热情:“你们要什么雨伞啊,我们这里有不同价位的。

“这个很好看啊”,我指着一眼望过去最好看的说。

“这是我们这一季新款式的雨伞,一千。”

我们准备转身走,另一个售货员赶紧走过来:

“现在什么东西不要几千大几百啊,你看你们两这么漂亮男朋友给买嘛,昨天有个富二代,带她女朋友来不仅买了雨伞,衣服都买了好几套。”

她用一眼洞穿所有顾客的眼神,瞟一眼你。

天知道雨伞还需要什么最新款,我拉着闺蜜走得更快了。千万不要进入他们的逻辑和思维里。

傲慢和偏见比我们想的还要无处不在。似乎只有看不上别人,才能凸显自己的优秀、高端与成功

看英剧的看不上看韩剧台剧内地剧,理科生看不上文科生;自以为高雅的看不起显得庸俗的;看《时代周刊》、《纽约客》的看不上看《万象》《天南》的,看《新周刊》、《城市画报》的看不上看《读者》>《故事会》《知音》的。

可是总是看不上这个瞧不起那个的人,他们很可能自己就是半吊子啊。因为自信心虚弱,所以要抢先站上鄙视链的高一环,用自由拥有的或名牌、或出身、或好车,乃至先来后到碾压你,因为他们内心虚弱而又曾经备受摧残。

真正厉害的人,不轻易轻视人,也不随便看不上人。他们的世界里很少阶层的标签,名牌学校的符号。因为他们要么受过良好的教育因而修养良好,超脱了单纯外在的追求。要么因为自己由下而上的奋斗,知道强大冷暖自知的过程。

他们因而贴地气,不张狂,哪怕你不够强大,他们尊重每一个人,把自己放得很低。而只有把自己放得越低的人,往往才能飞得越高。

他们知道实力、财力、美貌、车、房、地段、名牌,乃至学历和可以拿来做谈资弄风雅的学识、文化,这些都是外物而已。

也许我们在钢筋水泥的都市、红尘滚滚里,追求得太久了,都忘记了在另外的层面上,我们每个人都别无二致。

但愿我们能成长为一个内心强大,少很多偏见和轻视、真正牛逼的人。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