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特・弗兰:活在,按自己的方式

03-3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159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看见她自己带来的医疗转介单时,这位医师并没有太大的兴奋和注意,只是例行地安排应有的住院检查和固定会谈。 

会谈是固定时间的,每星期二的下午3点到3点50分。她走进医师的办公室,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还有高耸的书架分围起来的严肃和崇高,她几乎不敢稍多浏览,就羞怯地低下了头。 

就像她的医疗记录上描述的:害羞、极端内向、交谈困难、有严重自闭倾向,怀疑有防卫掩饰的幻想或妄想。 

后来的日子里,这位医师才发现对她而言,原来书写的表达远比交谈容易许多。他要求她开始随意写写,随意在任何方便的纸上写下任何她想到的文字。 

她的笔画很纤细,几乎是畏缩地挤在一起的。任何人阅读时都是要稍稍费力,才能清楚辨别其中的意思。尤其她的用字,十分敏锐,可以说表达能力太抽象了,也可以说是十分诗意。 

后来医师慢慢了解了她的成长。原来她是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长大,在那里,也许是生活艰苦的缘故,每一个人都显得十分的强悍而有生命力。 

不正常?她从小听着,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了。在小学的校园里,同学们很容易地就成为可以聊天的朋友了,而她也很想打成一片,可就不知道怎么开口。以前没上学时,家人是很少和她交谈的,似乎认定了她的语言或发音之类的有着严重的问题。家人只是叹气或批评,从来就没有想到和她多聊几句。于是入学年龄到了,她又被送去一个更陌生的环境,和同学相比之下,几乎还是牙牙学语的程度。她想,她真的是不正常了。 

在年幼时,医生给她的诊断是——自闭症;后来,到了学校了,也有诊断为抑郁症的。到了后来,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她住进了长期疗养院,又多了一个精神分裂症的诊断。而她也一样惶恐,没减轻,也不曾增加,默默地接受各种奇怪的治疗。 

医院里摆设着一些过期的杂志,是社会上善心人士捐赠的。有的是教人如何烹饪裁缝,如何成为淑女的;有的谈一些好莱坞影星歌星的幸福生活;有的则是写一些深奥的诗词或小说。她自己有些喜欢,在医院里茫然而又无聊,索性就提笔投稿了。

没想到那些在家里、在学校或在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刊出了。 

医师有些尴尬,赶快取消了一些较有侵犯性的治疗方法,开始竖起耳朵听她的谈话,仔细分辨是否错过了任何的暗喻或象征。家人觉得有些得意,忽然才发现自己家里原来还有这样一位女儿。甚至旧日小镇的邻居都不可置信地问:难道得了这个伟大的文学奖的作家,就是当年那个古怪的小女孩

她出院了,并且依凭着奖学金出国了。 

她来到英国,带着自己的医疗病历主动到精神医学界最著名的maudsly医院报到。就这样,在固定的会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过了两年,英国精神科医师才慎重地开了一张证明没病的诊断书。 

那一年,她已经34岁了。 

只因为从童年开始,她的模样就不符合社会对一个人的规范要求,所谓“不正常”的烙印也就深深地标示在她身上了。 

而人们的社会从来都没有想象中的理性或科学,反而是自以为是地要求一致的标准。任何逸出常态的,也就被斥为异常而遭驱逐。而早早就面临社会集体拒绝的童年和少年阶段,更是只能发展出一套全然不寻常的生存方式。于是,在主流社会的眼光中,他们更不正常了。 

故事继续演绎,果真这些人都成为社会各个角落的不正常或问题人物了。只有少数的幸运者,虽然迟延到中年之际,但终于被接纳和肯定了。 

这是新西兰女作家简奈特·弗兰的真实故事,发生在四五十年代的故事。她现在还活着,还孜孜不倦地创作,是众所公认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5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今天下班,在厨房看到盆子里放着几个包子,拿着一个吃了。看到婆婆我问她,你今天蒸包子了。婆婆说,嗯,你要吃就馍框理里的,别吃盆里的,我拿的包子已经吃一半了。赶紧问为什么?她说,盆里的是我给狗蒸的。

0

今天趴在校园楼道上看操场,有打篮球的,踢足球的。。。咯咯咯咯。。。忽然一个妹子出现在我的视野中,足球正好滚到她脚底,她就踢了一脚。。。卧槽 女汉子啊。。这不是gc,gc是鞋飞了。。她单腿跳着去捡鞋,然后又不好意思停留,然后又单腿跳着离开了我的视野。她当然没忘记捂脸,但是在捡完鞋之后才捂,。。鞋还在手上她忘了。。。我当时好想去问她鞋臭还是你糗

0

发个热乎的,不能割还得用。以前吹牛总说等我有钱了我去吃豆浆油条,豆浆我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此为背景。今天哥请女神去永和,为献殷勤亲自去给女神端豆浆,尼玛谁拖的地啊,杂那么滑,豆浆都洒女神裤子上了,亲别走啊,请听我解释,我真不是想喝一碗倒一碗…

0

据说女人看韩国伪娘大片就像男人看日本爱情动作片一样一样的。女人们这可是真滴么??

0

什么人?王母娘娘正沐浴清洗,随着侍女一声娇呵,窗外有黑影闪过腾空而去。王母身裹长袍走到窗前立即喊住正欲追出的侍女“不用追了,我已知是谁。”侍女闻言顺着王母目光所向凝望,那本该是完好的窗纸,上面被人用润湿的手指戳破了三个洞!

0
今天下班,在厨房看到盆子里放着几个包子,拿着一个吃了。看到婆婆我问她,你今天蒸包子了。婆婆说,嗯,你要吃就馍框理里的,别吃盆里的,我拿的包子已经吃一半了。赶紧问为什么?她说,盆里的是我给狗蒸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