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关青春的励志故事

12-28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5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有关青春的故事总是很多人都会看的,今天就分享几篇给大家看。下面是励志人生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分享有关青春的励志故事,供大家参阅!

分享有关青春的励志故事:决不贱卖的青春

房子和汽车,据说是目前中国人拥有的最大私有产权。许多人忧心忡忡,说房子才70年大限让这种私有产权不稳当。许多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对这种不稳定的产权也望眼欲穿,为了拥有,几乎不惜牺牲一切。

我则提出“裤子产权说”:如果你大学毕业时的裤子日后穿不进去了,这条裤子就不再属于你了。怎么没有人担心自己对这条裤子能拥有多久呢?我提出这个问题,是觉得人们越来越只用一把尺子衡量生活:买了什么牌子的车?买了多大的房?人家有了那个,我有了没有?但都忘记了另外一把尺子:你为得到这个东西,究竟失去了什么?

是更想拥有房子,还是更想拥有自己的裤子,这确实是个选择。如今房奴、车奴充斥于世,越来越多的人为房子和汽车活着,这充分反映了这种单一价值观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力。很多年轻人之所以能够忍受没完没了的加班,心里惦记的就是早日有车有房。若是没有这些,自己岂不永远当草根?

记得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随笔,题目叫《单纯》,发表在上海《文汇报》上。文章从梭罗讲起,实际上是讲新婚之后我们夫妻二人的生活状态的。在我看来,当你买任何一件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时,就开始接受这个东西的奴役了。比如,我购买了一双时髦的旅游鞋,立即在家庭财政上戳了个窟窿。为了补这个窟窿,就得拿出时间去挣钱,哪怕是干自己不想干的事情。这等于拿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去换这双鞋。所以,你买这双鞋时必须想一想:这双鞋究竟有多重要?

买双鞋能把家庭财政戳个窟窿?确实,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况。当时我们只有一个人工作,是我在中国社科院拿的200多块钱的死工资,无房无奖金,两人在北京很难过下去,要靠我的稿费补贴。妻子则英文、日文俱佳,当时正赶上外企大举进军北京,机会多多。记得有一次,一家工厂的日本专家到达,找不到翻译,无法工作,请她去帮忙三天,一天100块,比我的月薪还高。在那年月,这算是挺吓人的报酬了。别人听了也颇为艳羡:怎么不多干点?

她从不多干。理由是:我们不会把自己的青春减价出售。我们结婚时一无所有,但都知道自己还年轻,要用青春追求新的生活,即出国留学。当时留学比现在难多了,不拿全额奖学金连签证都拿不到。而我们决定走这条路时,英语几乎要从头开始学。所以,我们很明白,要尽可能把青春全部投入于自己的发展,而不是廉价拍卖。100块一天的工作确实令人羡慕,但是,我们问了自己这么一个问题:20xx年后,我们在外面建立了自己的事业,那时回首今天的青春,当是人生最为美好的时刻,难道就100块一天给卖了?如果20xx年后你一小时挣1000块的话,想想这是多么赔本的买卖呀!所以,不卖,不卖,坚决不卖!

当然,生活要维持,必须的工作还是要干的。但是,如果我们除了食物外基本不消费,穿旧衣服,那么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出去工作的需要,把青春最大限度地留给了自己。就这样,我们闷头四年,妻子先被耶鲁大学的博士课程录取;缺乏英语才能的我,得以混了个家属的资格跟去,因为在旁听时小有表现,很快也成了那里的学生。想想都是多亏青春没有贱卖,留着给自己长了点本事。

到了耶鲁大学后,我先是家属,后来读硕士课程,免学费,但无奖学金。那时她拿的全额奖学金,其实比当地的最低生活线还少几百块,我们两人一起用。那时也有些校内打工的机会,一小时能挣到八九美元或十美元,我们也都在没有办法时干过一点,但只要能维持生活,就不会干。道理还是那个:青春不减价拍卖。

在耶鲁大学的日子,也许是一生求知生涯最珍贵的一段。多少比我们优秀得多的人都没有这个机会,难道就一小时十美元给卖了?记得来美国头几年,我的衣服几乎全是街上邻居搬家清理旧货时买的,比如十美分一条的牛仔裤,尺寸不对也勉强凑合着穿。有一次走在街头,碰到一个要饭的,他冲着我伸手。我一眼就看到他拿着一桶果汁,那牌子是我舍不得买的名牌。我心里不禁哼了一声,当时脑子里转的话,要翻译成今天的语言那一定是:“你丫也配跟我装穷?”

如今回想起来,那时我们的生活,几乎是能多当一天穷人,就多当一天穷人。一无所有的状态,其实是最为富足的。当然,我们从来没有忘了锻炼身体,对裤子的所有权决不肯放弃,乃至有些朋友感叹:你们可真有工夫!如今年过半百,最为庆幸的还是:青春有价,没有贱卖。

分享有关青春的励志故事:青春逝去,不是从皱纹开始

晚上,和朋友去听了一场关于欧盟经济的研讨会,法德两国的教授和听众唇枪舌剑,好不热闹。

也许是工作日的缘故,放眼望去,百分之八十的听众都是老年人,白发苍苍、满脸沟壑,有的听力已经弱化了,同步翻译器调得有点响,有的视力不太灵光,戴着厚厚的眼镜。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专注。他们认真做着笔记,抢着发言,针锋相对地辩论……相比起来,在场的年轻人倒显得吊儿郎当,时不时会掏出手机刷一下社交网站。

其实,无论是公开性的研讨会、新开放的艺术展还是在公共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很多老人,而他们的学习态度常常让我感到羞愧。

记得某次我在一个学外语的社交网站上,碰到一位72岁的法国爷爷,他说自己退休之后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每天要看两个小时网络教学,再做两个小时练习。发完这行字没多久,他立即又打上一行说:“对不起,我学习的时间到了,回聊。”

之前在洛桑旅游时,我也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他告诉我,他现在正在大学里学习制作机器人,兼修戏剧,还强烈推荐我去看他们学校的机器人展。

相比起来,我们的父辈们,学习热情就没这么高了。

且不说七八十岁的老人,就连刚满50岁的中年人,都带着一种“我已年过半百,学不了新东西”的思想。

20xx年10月,父母来巴黎看我,因为实习请不了假,我只好在上班前领着他们到景点,下班后再到离他们最近的地铁站接应。

按理说,地铁里标识明显,终点站跟地图对上,换线不会太难。况且父母虽然不会外语,可发短信时也是用拼音输入法的,字母在他们眼中总不至于是长一个样的蝌蚪。

但在我讲解加示范,带着他们换线二三十次之后,我妈还是做出一副“我不会”的摊手状,而我爸完全没在听我说话。

有一次,我们踏着关门铃奔上地铁,老爸被落在外面,他不知道怎么坐下一班车到下一站与我们会合,我只好让老妈在下一站站台上原地等候,自己则绕回去把老爸接过来。

而那几天,老妈对我重复最多的话就是:“我已经50岁了,怎么可能记住这个单词。”

可是,有一天,他们自己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少找了他们几欧元,他们则通过各种比画把钱要了回来;之后,他们参团去意大利旅游,跟大家走散后,也是一路对着地图坐地铁,安全到达酒店。

同样的,妈妈的朋友是家庭主妇,她在法国待了快20xx年,法语依然处于初级阶段,也没有打算去学。对此,她总是跟我说:“阿姨来法国的时候已经30多岁了,学不会了。”

真的是学不会吗?还是一种认命式的自我暗示,把大脑变成了滴水不进的铜墙铁壁?或是一种赶集似的慌张,巴不得30岁过完人生,40岁步入老年,50岁脑子已经不需要转了?又或是在填鸭式教育下,对非应试知识的习惯性漠视?抑或是疯狂追求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学习的急功近利?于是,在职场奋斗接近尾声时已不需要任何学习?健全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确让发达国家的人更放心地去陶冶情操,纯粹为了兴趣学习,而不需要担心时间成本,也不需要像国人一样拼命赚钱存钱,养老防病。

但可怕的是,那种到了一定年纪,便不再想跟上时代的封闭思想,和那种考试不考、职场不用便不学习的功利心。

如今的欧洲,在经济方面已经比不上狂奔的中国,中产阶级的收入也开始不及国内。

但是,在文化领域,中国依旧有所欠缺。民众的学习意识依然薄弱,国家对文化和教育的投入,相较国外,也可谓吝啬。

而发达国家之所以仍然“发达”,也许,就体现在文化的沉淀和对精神领域的不懈追求上。

在这里,学习不只是因为有用才被需要,而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是一种享受。

退休的老人学外语、研究新科技都太普遍了,他们也一样面临着记忆力、听力、视力下降的问题,单词一遍记不住,就多背几遍;课一遍听不懂,就录下来多听几遍,耐心点总能有收获。

他们不会有年事已高的认命心理,更不会有老了就学不会新东西的看法。

教育的目的、知识的获取,不仅是为了构建生存的框架,或是为了塞满荷包。它还在于,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拥有更透彻的理解、更多样的视角和更广阔的包容度,从而带来更丰富的愉悦方式和更平和的生活氛围。

等我们老的时候,可纵论时政,可追逐新科技,可与其他国家的人交流广场舞的技巧,可摆脱走马观花又强迫购物的旅行团去自助游,这样是不是比待在家里要有趣一点?

更重要的是,这种不断前行的状态,会让人忘记年华的流逝。因为青春逝去,一定不是从皱纹开始的,而是从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丧失开始。

分享有关青春的励志故事: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

曾经和一个二十几岁的男孩租住在同一个屋檐下。

因为一次同时的晚归,我们有机会坐在客厅里喝光他那瓶爱尔兰奶油威士忌,借着月色和酒意,他和我讲起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度过的全部青春。

他的高中和大学,是在逃掉一半课的情况下进行的,到朋友家打游戏,在酒吧里喝酒,去俱乐部看脱衣舞娘,拼命往她的内裤里塞小费,后来有了女朋友,就带着她到电影院和西餐厅,花光父母寄来的每一笔钱。毕业之后,女朋友忍受不了南半球的寂寞,回国去过公主般的日子;他留下,在朋友开的公司里做一份饿不死的工作,每天睡醒了去上班,累了就回家,没有限制,十分自由。他对这种生活比较满意。

他的房间,门始终敞开一半,从里面飘散出的腐烂味道,分不清是太久没洗的衣服还是碗筷。桌子上摆着一台巨大的电脑,从里面传出来的声音,是关于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游戏。他的被子,永远是没有叠起的状态,在床中央揪起一个帐篷的形状,地板上散放着喝了一半的瓶装水。有一次在厨房里碰到他在洗咖啡杯,看着他笨拙的姿势,我突然觉得有点难过,为那股沉淀了太久的霉菌味道,也为他的生活。

我和他讲,现在是学校放春假的时间,我在打三份工……

他没有耐心地听完我的故事,他说:“我觉得你那件衣服穿得太久了,该换了。”

那时的我,为了攒出每一个学年的学费,除了上课,就是在几个街区外的餐馆打工,有的时候帮朋友去大楼里的办公室打扫卫生,一辆破破的小尼桑永远开在赚钱的路上。很多个夜晚,从打工的餐馆回到家,忍着困意把作业写到凌晨,马路上偶尔有人醉酒飞速驾驶,警车的红蓝灯在后面交替着闪烁,可以叫醒半睡的我。

来自性格里隐隐的自卑,让我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格外努力。我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堂课,坚持把每一份作业做到优秀,不能容忍成绩单上“B”的出现。因为钱的匮乏,我在别的地方拼命地赋予自己很多尊严

我在咖啡馆打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姑娘。

姑娘很漂亮,是那种精心修饰过的漂亮,化妆品武装到头发丝儿。每天九点,准时来喝一杯摩卡,坐在角落里,眼神勾住每一个看似还不错的男人。后来姑娘总是带着不同的男人来聊天,男人请她喝咖啡吃西餐,她秀出诱人的“事业线”,却总是没什么结果。

有一天姑娘和我礼貌地告别,很坦诚地说:“我的钱越来越少了,签证也马上到期了,不能每天都来了。”

她的指甲很长了,颜色仓促地留下一半,头发晦暗地胡乱梳起来。她说,现阶段的目标,就是练习英文,趁着签证到期前,嫁一个有钱有绿卡的老公。你一个姑娘,这么努力,何必呢。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于一个姑娘,在她所有美好的品质中,好像努力,作为通向成功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这样渐渐地消失了。微信上一夜出现的刷了屏的文章,都在说,女孩刚刚好就好,用不着乘着风一样去奋斗,嫁个好点的男人就是人生的最优模式;街坊四邻议论的话题,也从单纯的“你吃了吗”,变成了“我家女婿月薪上万”;当我为着一个个微小的目标奋斗得不亦乐乎时,总有人会在身边好心地提醒我婚姻的实惠。没有人去尊重一个姑娘小人物式的努力,大家更推崇的,是一夜凤凰的姿态。

我生活在异国的几年里,身边出现过的二十几岁的姑娘们,大多数可以被归为这几类:一类家境优越,每天都在抱怨这个国家落后的娱乐产业;另一类家境普通,非常向往自给自足的生活,却总在抱怨工作太难找,不肯踏出吃苦的第一步;而最后一类以我为代表的姑娘们,不情愿让家庭和爱情为自己买单,甘于在生活里做个张牙舞爪的女战士,接受着第一类姑娘的瞧不起和第二类姑娘的负能量。我认识的一个女孩,曾经作为我的同桌在课堂上出现过几个月,后来辍学嫁了人,短短几年内收获了绿卡和儿子,职业变成了她梦寐以求的家庭主妇。本以为生活从此就是幸福的,可是每次从老公那里伸手要钱的时候,都是一场家庭战争的开始。有一次去探望她,她拉着我的手很憔悴地说:“什么时候才能再做一次你的同桌呢,那时没有钱,不得已才放弃了读书啊。”

我一直不接受对于贫穷的抱怨,相比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不幸,贫穷是种选择而并非无奈。蔡澜谈到对于贫穷的态度时说过,趁着年轻努力赚钱,一份工不够,打两份工,两份工不够,打三份。在这个国家里,报纸和网络每天都在更新着数以万计的工作。不能做一名大公司里的白领,那就去做一份简单的体力工,去超市里包装蔬菜水果,到加油站做收银员,往各家各户的邮箱里投报纸。

当我第一次站在这个陌生的国度时,所有人都在和我讲这个季节的工作多么难找,为了可以养活自己,我打遍报纸上所有电话,走遍商场所有店铺。一个最初连钱币数额都分不清的女孩,在别人的排挤和质疑中存活了下来,靠的是咬着牙向上的意志力和拼到底的不服输。

我从没害怕过自己有一天会摔倒,也从未担心过一无所有,我就是从那里一路走来的,我知道只要肯努力,活下去并没有那么难。别误会,我并不留恋一穷二白的日子,我和所有的姑娘一样,也非常向往美好的生活。我想有足够的金钱,也想拥有自由与爱情,可是在我对生活提出很多很多要求前,我想先对自己有要求。一个姑娘,只有努力,手中才握有筹码。

李娜在接受记者的一次采访中说:“我的梦想就是当一个家庭妇女。”

台下的年轻女孩纷纷点头,掌声一片。可是,别忘了,在李娜成为一个家庭妇女前,她的职业网球生涯进行了十五年,得了两个大满贯冠军,开创了亚洲职业网球的历史新河,已经付出了一个女人对事业的全部努力。

所以,别说姑娘们不需要努力,也别对着她挣扎的姿态泼冷水。当她穿着线条粗糙的旧衣裳,开着雨刷上锈的小破车,有人觉得她品位太糟糕,我却觉得她流汗的样子很性感。她一头扎进对未来的憧憬里,想拼尽全力试试自己能够成为谁。此刻,你能做的,就是尊重她的努力。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