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

09-19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蒋婵琴 阅读:149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1、人生的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

“我不记得那天晚上是怎么熬过去的,恐怖的宁静缓缓包围,一开始只是一阵寒意袭来,接着全身上下开始不停地颤抖了起来。当一个人受到太大打击时,听说是哭不出来的,那晚我终于明白了。”朴槿惠在他的自传中,这样写到父亲刺杀后的感受。读到它的时候,不知为何,心生痛惜,悲从心涌。

人生的撕心裂肺,莫过于生离死别。一个人,当她亲历过亲人永别,那一瞬间,心生麻木的恐惧和寒颤,足以将一个人的意念击垮。巨大悲痛,悄无声息,毫无预兆,让人生命跌入低谷,如同掉入冰窖。万物天地,寂寥无声,只剩得苍凉,茫然一片。

佛经里有句话,人生是苦、空、无常。这里首当其一的苦,大抵亦是灾难的一种。自然或者上天在夺走亲人生命,抑或财富时,我们唯一能做到是,或许只能以命运的不可辩驳性去接纳它,并通过时间去得到和解。无法抱怨和吭声,只能隐忍,这些足够验应了人的脆弱和渺小之处。

好在,这些在锻炼人意志的同时,亦考验的人智慧,心性的成熟;经历无常苦痛后,悲心的增长,感恩,水载万物的心境。

在得知父亲被刺,朴槿惠的第一反应是:“边境有什么情况?”这是一句冷静让人心颤的话。不难发现,她显然传承了父亲对待情感的方式,以智静,隐忍,担当的态度,对待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没有任何宣泄或流泪的机会。

要知道,她身体始终流淌政治血液,曾经是万人仰慕的第一公主,却又因失去双亲成为平民孤儿;有过青瓦台时期的鼎力支持,亦历经隐居时的众叛亲离……这些特殊的身份和经历,使得她的命运在历经悲苦后,更加隐喻非凡。

年轻和智慧,日后漫长生活责任和担当,终究抵过情分无常:成为一个是平静度日的普罗大众,还是心怀勇敢,慈悲,继续向前,选择与意念,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但不管如何,生活还得继续,毕竟弟弟,妹妹尚在人世,亲情还有陪伴,及一个不争的事实:成千上万的韩国民众的眼睛凝望着她。

朴槿惠说在历经苦难时期,看过一副画,让她印象深刻,海浪汹涌拍打岩石,仍旧毅然耸立。在她看来,那不过是磨练和痛苦的最好垫脚石。即便外壳海潮汹涌,霹雳冲刷,内核依然坚硬,有力。而人,同样亦该如此。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中国有句古话,叫上善若水,在朴槿惠身上,我们看到她以水一样的柔韧,盛载,托举,饱经苦难后的刚毅与容纳。她直面困境,跨越信心的坡梯,最终成为政坛一颗光耀明星,是韩国民众心中的一面旗帜和精神信仰。为此,她个人亦历经漫长的自我斗争,冲破人生黑暗,飞过沧海。破茧成蝶,美丽蜕变。人生就此得到升华。

因为她身份的特殊性,国民对她有爱亦有恨。喜欢她的人,亲切称她朴大姐,不喜欢她的人,说她是‘冰山女王’。而她说,“冰,是坚硬万倍的水,结水成冰,是一个痛苦而美丽的升华过程。”

“在我最困难的时期,使我重新找回内心平静的生命灯塔的,是中国著名学者冯友兰的著作《中国哲学史》。它蕴含了让我变得正直和战胜这个混乱世界的智慧和教诲。”或许正是这些书,让朴槿惠获得内心宁静和平和的同时,亦让她真正探索出人生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

她始终心怀人生重要价值和核心,并坚持正确的道路:“人生一世,终归尘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阴,也不过历史长河中的涟漪。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诚。无论遭受多大考验,只要视真诚为道路上的灯塔,绝望也能锻炼我。”这一段话,更是被无数人传诵,成为指导。

为此,她在遭遇了政治上的困难与曲折后,内心坚定的信念,来自广大民众对她的支持,诸如此类力量和源泉的给予,最终成为韩国第一位女总统:“我没有家庭,没有丈夫,没有儿女,国民就是我的家人,让大家幸福是我参政的唯一目的。”

或许是骨子里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朴槿惠看来,人最伟大意念除了正直,诚恳这些基本“道德”品格之外,还应该有“净心。”她在一篇随笔记里谈到:“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一心治理国家的政治家也一样,只有当他达到“净心”境界的时候才能履行为民奉献的职责……不管悲伤还是喜悦,不管职位高低还是身份贵贱,只要达到“净心”的境界就可以包容一切、敢挑重任。”

正是这样的“净心”让她在包容,挑起重任的同时,亦无不传递出内心的谦卑与感恩之情。

朴槿惠在竞选期间,一个细节记忆,让人深刻:村里大婶让她过去吃一碗面条,她原本怕打扰大婶们的欢乐时光,以此为谢拒。没想到大婶们一脸失落,最终她同意吃下那碗面。

临走时,她说:“谢谢您的招待,可是我现在没什么东西能送您当回礼,下次再有机会走这条路,我一定拿些饮料过来见您。”

后来,一位奶奶认出她:“我知道你是谁,和死去的陆女士(朴槿惠母亲)长得真像呢,她生前做了太多善事,就算其他人把她忘得一干二净,我这个老人家是绝对不会忘记她的。拉电线到这个小乡村的人是你爸爸吧?”

说完奶奶就从口袋里拿出了揉成一团的几张钞票,要她拿去当零用钱,她婉拒,老奶奶依旧把几千元钞票塞到手里,之后扭头离开,说,“振作点,往后的日子还很长。”

这样的举动和话语,让朴槿惠眼睛湿润。为此,我们不难发现她内心的柔软和慈悲,及心存感恩的大情怀。

一位历经苦难的女子,人近中年,至双亲离开后,又历经世事变迁,巨大落差,打击,辱蔑,背板种种,内心积压的悲冷,苦痛,世态炎凉,冷暖人情,影响,不可谓不深重。

人往往就是这样,可以坚韧的如同岩石,亦可以软弱如同芦苇。我们所历经的人世,有这样的悲痛,绝望,一定亦会有那样的温暖和真情。

他们在温暖人心的同时,亦让心生更多感触与力量。而这些力量,正是人在承受各种悲苦之后,不断向前,勇敢行走的动力与源泉所在。

人生悲坎,绝望,无力在那一刻,被韩国民众一个举止,一句话深切点燃,更加升起她对国人的敬重与感激。同样亦正是这些,使得她在政坛的道路上越走越努力,坚定:“我下定决心要为大韩民国的前途奉献余生,即使将来要翻过的山岭再险恶、再陡峭,我也不再犹豫。”

是的,人活着不是为了证明苦难,而是亲历过黑暗,才配拥有光明。世间所有一切,终究如烟云消散,唯有人生历经修炼后的心智与高贵的品格,才是永恒,照亮你不断前行的灯塔。

3、缺憾是一种常态

所有人生走向或被迫选择过程中,最大的突破就是认识苦难及它存在的意义,它是磨砺,也是修炼。让灵魂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滋养与成长。是对自我的挑战与突破。是洗礼后的重生。

“过去我刻意模仿父母,现在我认为,一个有深度的灵魂,是要遭遇思想的探索和人生的磨砺的。”朴槿惠在长达多年各种境遇及磨砺的锤炼后,终于获得内心的宁静与坚毅,“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为此,我们看在她脸上看不到任何风霜悲苦刷洗过的迹印。一派的温雅,淡静,及坚韧和爱憎分明的处事态度。

镜头前的她,微笑始终清淡,不浓不烈,温热刚好。她着装向来干练质朴,不失考究。

并坚守儒家思想,做到真正,诚恳,利他。一如她在回忆录中写到:“不管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一定要正直。如果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不惜危害别人,终究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据说,父亲给朴槿惠取名,是希望她如韩国国花木槿花一样花期长久,美丽,并能用持久温和的芬芳施惠于人。事实上,她的人生因为种种际遇和被迫选择,过早结束女子本该享受的花季,但她却以另外一种人生姿态,以独特魅力和气质,让精神与人格散发馥郁清香,回赠人生浮世,亦恩泽众生国民。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找到一个好的伴侣相依为命过日子”。这是母亲对她的教诲,恐怕她自己亦未曾想到日后会成为“嫁给韩国的女人。”只是人生太多无常,戏剧从来比现实更残酷。轮不到假设和如果。

曾国藩在晚年,将他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据说是,要求自己有缺憾,不要求圆满。又说,太圆满就完了,作人做事要留一点缺憾。

朴槿惠亦深知,“缺憾,是一种常态,是理应坦然面对的存在。”

所以,我们在她的自传中多少感受到她对缺憾的惜念与感触:“如果不是母亲意外过世,恐怕会一如常人,过着寻常生活,做一个寻常主妇。但那样的梦想在年轻时就已落幕。偶尔在路上看到结婚生子,牵手散步的老夫妻,那平凡的小小幸福,是多么地美丽又珍贵。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踏进过那种人生吧,所以感到更加难能可贵。”

收起全文   
所属专题: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