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上了名牌大学的姑娘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之前在一家游戏公司做过媒介,我的直系领导是个对我特别好的温柔小姐姐。因为我俩都有写作的爱好,所以有特别多聊的来的共同话题。
那时候,我只是个道行尚浅的实习生,很多江湖法则都是她教会我的,怎么跟同事交际,怎么把工作处理的优秀,同时又留有可以进步的余地。当然也包括一些很现实很残酷的大道理,那段工作的经历一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她是北京一所顶尖大学毕业的,研究生阶段在上海读的。毕业后,辗转了很多家公司,做过各种各样的关于互联网或是移动端的工作,最后进入了我在的这家公司,很快混到了一个小高层。
我认识她那年,她刚刚二十七岁,在青岛全款买了房,上海付了首付。虽然我是极不愿意用钱去衡量一个是否成功的,但她在这个年纪取得成就,达到的圈层和高度,确实称得上同龄人中的成功了。
她经常跟我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容易,时代的进步让社会分层愈发明显,而阶层与阶层之间的距离又在无限扩大,不像父母那一辈人了,可能一辈子能接触到的人就是一个村子、一个镇子上的那些,大家都差不多,没有谁多穷也没有谁多富。
她当时跟我讲了一个印象特深的话。她说,等你毕业了进入社会了你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再也不是第一名与最后一名也能成为好朋友,月薪两万的人是不会跟月薪两千的人玩到一起去的。
我当时若有若无地听进去了,一方面觉得颇有道理,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还没完全进入社会而感到将信将疑。
后来,我努力在身边寻找着能证明这个道理的例子。也的确发现了,身旁一个特别想嫁入豪门的女孩,家境一般,是个小网红,真的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挤进那个富二代圈子,最终也还是只落了一场空。就连大学里,那个国奖拿到手软,总是系里第一名的人,也基本和那个排在末尾,天天翘课的人,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她说,越爬上顶尖的人越会形成一个封闭的圈子,这个圈子就像一个大气层,保护着里面的人,隔绝着外面的人。
优秀的平台,决定了你身边的那个人是花了大半天打完一局王者荣耀然后点了份外卖,还是花了好了大半天看完一场画展然后读了本雨果。
△
这位领导从小到大都打上了“优秀”的标签,我曾经问过她,把优秀当成习惯了的人,难道就没有什么烦恼吗?
她说当然有了,常常裹挟住她的是,那种被优秀支配着的恐惧。你害怕被同龄人甩在身后,害怕被你身后的人超越,当现实的处境与“优秀”这个标签带给你的惯性形成落差时,会变得恐慌,变得无所适从。
我想起她跟我讲过,她刚研究生毕业时的情形。简历上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是名牌大学,又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历,那时候她以为自己不管怎么样,身上都自带光环,这个世界不会亏待她。后来,虽然找工作很顺利,收到offer无数,可她依旧不开心。
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这些工作配不上自己辛苦寒窗苦读那么多年付出的那一切。当时,她有个高中同学,读完大专,跑去上海创业,她毕业的时候刚刚好那个朋友创业小有成就。
她心里更不平衡了,觉得那些所谓的“优秀”标签“名校”光环,到头来一文不值。
可能旁观的人可能会觉得她矫情戏多,眼高手低,欲望太强,想要的东西太多。但当我自己也身处学校与江湖的交界时,我发现我其实是理解她的。
怎么说呢,不敢用百分之一百来概括,但大多名校出身的人多多少少会恐惧这样的落差。它算是一种很奇怪的心理,但却存在的那么普遍和普通。
付出了那么多,考上了一个优秀的大学,在大学里又那么拼命地爬到头部,最后的临门一脚,谁也不希望从高空坠落谷底。
名校光环会让一些人变得眼高手低,会让他们一时间难以接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不待见他们的模样。
这是“优秀”的副作用。
△
昨天,跟我大学里玩的特别好的几个朋友去吃了散伙饭。饭后去其中一个朋友新租的房子温居,当我踏进她的家,看到她家的第一眼,心里面突然波涛汹涌。
房子虽然逼仄狭小,但却温暖。我说她终于要进入社会,成为都市丽人了,她摆摆手,说蜗居生活正式开始。
那一刻,毕业季多愁善感的情绪烘托着,让人脑海里满是畅想。
我想,一两年后,那时候的我二十四五岁了,不年轻也不老,也如同此刻一样,在上海或者北京的某个角落里,拥有这么一个小小的栖身之所,努力地想要在这个钢铁森林里扎下自己的根。
那时候的自己,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呢?
可正如你们看到的,我知道这个时代大部分年轻人,没有富二代官二代的背景,从小小的地方朝着大城市努力迁移着,大家都很辛苦很疲倦。但包括我在内的他们,仍旧在努力地向上挤着。
我知道现在就算名牌大学毕业,也算不了什么,没办法帮你打保票,包你走到最后一关。但是,我仍旧在努力地上着学、考着学。
因为这一切是在我们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年纪里,为数不多的可以为我们的命运增添筹码的事情了。
那些曾经爬上过山顶看过太阳的人,拥有难以理解的倔强。他们或许会爬得更高,或许会摔得更惨。但在他们身上,我看到未来不是走马观花就盼到的,而是用手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