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即一切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小徒弟问我,为什么总喜欢画荷叶与荷花。我回复他,也许是平生爱荷吧,一片荷叶一根梗,一朵荷花一根梗,更像是内心的一种坚定、一种朴素、和一种内心的欣慰,还有一种对荷花的内心景仰,不去分别那些扎根的地方,活出自己对世界最美好的理解。
一个人面对这纷扰的世界,是一种对外的凝视,也是一种对内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外是一种包容,对内是一种提高,也可以这么理解,对外是一种生命的豁达,对内是一种生命的从容,所有经过的故事,都值得我们重新去思考,不是思考在哪里不够完美,而是思考自己的内心不应该留下阴影。
每个人都不是孤独的存在,相伴这人海茫茫,身边还有这生活百态,能够支撑生活的不是经验,而是对生命的信念。一份坦率的真诚,不是去掩盖生活的伤痛,而是不在伤痛中徘徊、流浪、惆怅、分别,生命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如其活成一场在寂寥中的生命独白,不如活出生命的平静、喜悦、广阔和分享,如其有时间闲愁,不如用来慈悲。
生命不是在时光中叹息,而是能够学会理解与适应,从浮躁到平淡的转换,每个人都是一场历练,去经过那些坎坷与伤痛,鼓励自己的生命应该去坚持什么、信仰什么,把心态放在一个什么合适的位置,而不是徘徊在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自我纠缠中,生命的向前,本来就是一种困惑中的突破,它需要一种重新开创的活泼力量。
生命注定要经过那些徘徊,也注定去突破那些徘徊,去思考,去领悟,遭遇那些哀愁与感伤,链接那些希望与温暖,在那些生命震撼与风雨里,寻觅生命应该具备的状态,化解着主观对生活造成的壁垒,解读生命在悲欢流转中应该释放的积极与珍惜,眼前的世界究竟和自己什么关系,理解与对话,运用与善待。
每一个生命存在的个体,所有的喜悦和感伤,也都是生命的画面、片段和风景,那些生命的负重向前,不是把生命活成一种悲情的孤独,而是在生命的过程中,去思考生命应该具有的存在状态和体验,内心世界留够足够的空旷,万物静观皆自然,去欣赏、去圆融、去感知。
没有谁游离于生活之外,生活的自然就是聚散变化,更没有什么固定的从容与自在,它是需要人生用一份豁达的心境去看待这风霜转换、无常与深沉,对生命的感知不是一种痴迷与幽怨,更应该是一种自然与直白,别把生活思考得那么复杂,生命的本来状态,就是一种正面的朴素,能坚强一点,就少掉泪珠子。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需要回到生活本身,接受新的改变,更要学会重新开始,调整自己心态适应的程度,拓展自己对生命的体验,而不是固守自己的那些执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所以需要去体悟和化解内心世界的落寞,规范那些内在的感伤,活出对生命的反思与反省。
一个人的生命思考,在于拓展一种境界,与生活温暖的链接,形成一种积极的力量,让生命更有意境,或者能够理解为一种厚重的风格,对生命形成一种光明的影响,生活从来也不排除感伤,每个人的一生,都将会面对自己的回忆,诚实而客观。
没有哪个生命是遗世而独立,每个人都需要更加清醒地消除自我内心看待世界的障碍,每个人与生活也都是一种共存关系,可以朴素而有趣,但不是一种纠缠不清,理解生命存在的状况,了解生命应该具备的认知宽阔的力量,如其叹息天凉好个秋,又何尝不会去学会笑语盈盈。
人生怎么样,向前怎么活,每个人都在历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并不是在堆积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去活成人生的那种小家子气。生命的所有故事,都是生活背景的一种铺陈,决定一个人生命内涵的重点,还在于一个人面对世界的发心。佛门有个词叫做“心不随境转”,用最好的心态活成自己生命最美好的形式,而不是让内心流浪于各种矛盾。正是了解了生命的无常,所以才更应该原谅,不是用生命的执着去解释生活,而是让生活更应该充满喜悦、洒脱、充实、从容。
生活的课程中,有一门最辛苦的功课,也就在于自我与大众的融合,学会认同,学会分享,学会在生命的本身去体验生命的豁达与意境,让它成为对自己生命的鼓励与呈现,深刻思考那些烦恼的来路,不过是拘泥于自我的固执,沉迷其中,并且扩大与渲染。
每一个生命状态,都注定经历风雨历练,学会宽恕,学会忘记,学会容忍那些嘲弄与调侃,善意的理解自己的紧张与忐忑,每个人对生命的领悟,也都是一个反复创新不断更新的过程,无数的片段,链接成生命客观、活泼的心态,活出一种开阔的心胸,也就活成了一种生命的自在。
生命在于突破自我的困惑,扩大内心的容量与宽阔,成为这世界最好的经过,也是一场从认清小我而后达到廓然无我的生命感知。心若能容,即能与这世间万物相融,自我与世界,相融相即,正如佛门所说,一即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