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知识的态度,决定你的人生高度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01
就在昨天,有幸去了一趟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老师在深圳举办的主题演讲会,在以“成长”为主题的演讲会现场,主办方分别邀请了00后、90后、80后、70后四位代表上台发表演讲。
其中一位名叫老鹰的70后代表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故事,让我至今感慨良多所思犹深,
作为1978年出身的老鹰,刚好在出生的那一年就遇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开局之年,然而那时的他并没有觉得改革开放带给他多大的好处和改变。
在那个闭塞、落后的乡村里,他和大多数同龄孩子一样每天能做的事,不过是上房捉鸟掏窝偷鸟蛋,下河摸鱼抓虾逮野兔。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很多人都崇尚参军入伍的激情岁月里,只有他的母亲和他说,你一定要考大学。
所以有一天,当他的老师问及所有同学的理想时,在大多数人都说我要当老师,我要做军人,我要做警察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说,我要考大学。
如果你听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上个大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那时那地,完成一个人的梦想却需要全家人的让步和付出。
当然,最后的老鹰同学遭到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和各种嘲讽,后来资质平平的他经历了两次复读重考,才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
紧接着他在三年后的高考中考上省城的大学,更是在毕业之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鹰同学说,
其实当年我的母亲说的“大学”,并不是我们今天学生就读的本科制院校。
她的母亲所理解的“大学”就是镇上一所普通中专院校,初中毕业了就可以去学习,学满三年之后毕业就可以回村里学校教小学。
这对于当时的他们而言可是响当当的“铁饭碗”,所以我的母亲才会举全家之力供他去“考大学”。
在他演讲的尾声,他曾这样直白而真诚的说道,
我很感谢我的母亲,在那个连肉都吃不上的年月里,在那个不知道知识为何物的环境里,她能坚持让我有机会接触到知识,让我能用知识去改变我的命运,让我能够今天站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经历,我非常感谢我的母亲对待知识所持有的态度,她对待知识那样赤诚而善良的态度,让今天的我和当年的同龄人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高度。
如果说,对待文化的态度,考验着这个民族的良心与道德。
那么,对待知识的态度,则标志着一个民族的文明与精神的高度。
在我毕业往后的时间里,在我所遇见的人之中,越是人生定位高远、精神世界丰富、社会地位尊崇之人,越是对知识的态度抱着十分渴求、十分尊重的态度。
因为他们总能在知识的海洋里,找寻自己对人生的精准定位、明确自己的未来与目标,将知识的方法论用时间和实践去变现,从而继续在这个世界上向更高层次的圈层中去进取。
他们本身对待知识的态度,就已经折射出他们对自己人生和未来的态度。
因为越是身处高层次和拥有高净值的人群,他们越是在乎对知识的补给与迭代,如此他们才能继续在这不断变换的时代,一直走在大多数人的前面。
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不是没有知识可以输入,而是有人根本拒绝一切知识的输入。
02
前一段时间在“吴晓波频道”的会员专栏中,听到了吴老师对于2017年全国新中产的调差问卷报告,其中有一些数据倒是能给今天的我们一切警醒和启发。
在过去一年里新中产人士在各类知识产权的消费中,买书的比例排第一(83%),比看电影(74%)还要更高,第三则是在线课程或知识类产品的(62.9%)。
新中产消费的核心主题是消费升级,而消费排行榜中的第一位就是学习与自我提升,有超过一半的新中产人士都增加了这一方面的开支。
除此之外,新中产在体验式学习中的投入也逐渐增加,在去到各个旅游胜地、省会名校、人文景观中,用一边游玩的方式一边去感知这个世界。
在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有83%的新中产在知识产权类产品中加大了支出比。
而数据中也显示说相比较与看电影吃饭,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知识付费,愿意为知识买单。
这本身其实也是在说明一种尊重知识、重视知识的新趋势已经悄然诞生。
而在这些83%的新中产当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有固定书籍阅读的习惯,这就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新中产对于知识无不是持有一种尊重知识、乐于自我学习的积极态度。
存在即价值,而知识的存在更将会在重视知识的人群里,产生不可估量的价值。
终身学习的习惯早已经在高净值、高层次的人群中普及开来,而很多人却将自己的未来输在不尊重知识的行为上。
我记得每年的春节,我总能在阔别已久的故乡里,发现那些未曾谋面的儿时伙伴。
有的人是早早结婚生子,在闭塞落后的村落里带着孩子。有的人是早早辍学务工,在繁华而又落寞的大都市里艰难求生。
而他们今天生活的起源,尽皆来自于对知识的不尊重和不认同。
莉莉的爸妈经常对自己说,
女孩子没必要读这么多书,能写对自己的名字就行了,女孩子家的读这么多书做什么,以后迟早是要嫁人生子的,能给婆家生个大胖小子比你会读书强多了。
而小震的爸妈经常在牌桌上教训小震,
老子一年到头在外面辛苦打工,不是让你去学校玩的,你读的进就去读,读不进就别浪费老子的钱,读这么多书还不是一样去工地给人打工。
越是生活在物质和精神底层的人,越是不尊重知识。
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识和学习是一门长期需要投入的支出,而且回报率极低,低到还不如出去打工挣钱或者嫁个女儿换点彩礼。
越是在意这些短期回报的人,越是不能体会知识和学习带来的精神愉悦和变现价值。
所以更多的人才会不在意也不尊重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环境中根本没办法去体会知识的重要和价值。
所以你到如今的乡村中去看看,大多数人终日如同一滩烂泥一般赖在牌桌上,孩子的学业全然不管,最会做的事就是坐在牌桌上对着来要学费的孩子破口大骂,老子的钱都让你拿到学校败光了。
在我成长的环境里,我时常能听见一边有人骂着孩子说不好好上学还不如回家种田,一边又说谁谁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家人如何风光云云。
一面是对知识毫不保留地嘲讽和蔑视,一面又是渴望能通过知识来改变阶层与命运,这本身的矛盾与冲突就已经不能用知识来解决了。
他们的误解与无知,本就是因为不尊重知识造成的。
我并不是有意贬低和抹黑谁,因为我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尊重知识的环境里长大。
而我也很感激我的父母能够给与我继续求学的机会,才能在今天的此刻用冷静的思考去剖析他们今天生活现状的根源与差别。
不去尊重知识,也不去接纳知识,他们这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注定要在知识的荒原里无尽地耕耘与劳作,才能重新收获物质的丰腴与精神的饱满。
03
在如今这个时代里,很多人非常乐意把知识挂在嘴边,开口必是知识付费,言谈必称知识变现。
至于知识能不能变现抑或说知识应该如何变现,我不太清楚。我知道,有人比我更清楚。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曾经就“知识”的话题寻求我的大学老师的理解和看法。
在如今这个大谈“知识”的年代,或许还能出她的身上,看出一丝对于知识贯穿半生的理解与追随,老师很理智而又简练地说,
少年的时候认为书上的都是知识,是用来考试的换取前程的工具;
成年以后认为知识或者技能是用来提升身价,自我营销的手段;
现在认为知识是文化,根植于骨髓和灵魂的基因。
当时看到这段话倒不以为然,随着时间慢慢的推移和对这个话题的深挖与体会,才明白老师和我说的本就是我们大多数人要经历的前半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这是寒窗苦读求取功名时对知识的理解。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是人生得意平步青云时对知识的看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历经千辛格物求真时对知识的感悟。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对知识都应该有着不同的看法,这才是一个人真正成长的轨迹和经历。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我选择的专业是工程造价审计专业,在那个武汉还处于基建大开发的年代这无疑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
但是与我而言就真的是每一天都度日如年,每一堂课都如闻天书。但是我并没有就此为借口去翘课去睡觉,至少我要尊重每一个给我上课的老师们。
就在后来,我还和教授我工程计量计价的大学老师保持联系,她总是无不欣慰地和我说,
看到你能够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事业,能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作为老师我真的很为你感到骄傲。
其实后来想来,我想如果我和当初其他小伙伴一样早早辍学外出务工,可能很难见识到如今的局面,更不谈何以寻找自己的人生方向与目标。
在很大程度上,我很感激自己能在知识的层面 a href="http://mip.lzrsh.com/huati/xihuan/" target="_blank" data-type="mip">喜欢系厝ゼ橙∮胧淙耄 欢系厝ス鄄煊胩寤帷 /p>
04
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知识与文化传递的故事。
1932年,出版教科书最多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突遭日军轰炸,印刷所和5层楼的东方图书馆藏书尽毁,其中中文书26.8万余册,外文书8万余册。
创始人张元济先生看着废墟上漫天的纸灰,含泪而泣说:“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建,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所得的几十万册书籍,今日毁于敌人炮火,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
但是商务应书馆各位同胞并未就是放弃,而是在当年就恢复生产,并对外号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
到当年年底即已经恢复到“日出一书”的工作效率。而也是这一壮举,被美国的《纽约时报》称赞,“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非子弹”。
时至今日,在商务应书馆总部还挂着张元济老先生的一副对联,读来依然叫人为之动容,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有些事情,有些人忘记了,但是书本在记载着,知识在演绎着,文化在传承着。
今天在这个知识丰腴甚至过剩的时代,其实并不影响我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你尊重知识保护知识传承知识。
而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与举措,在漫长的知识洋流中,足以让你留下让人寻觅的踪迹。
乔斯坦贾德在《苏菲的世界》中说道,
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同时,唯有出自内心的知识,才能使人拥有真正的智慧。
愿你我在追寻内心知识的同时,能真正遇见自己想要的人生,能真正拥抱自己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