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理要自己亲身经历过才会领悟

05-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孙志超 阅读:399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看一些文章能不能改变人?老实说,我真不太相信小时候的伟人传记没改变过我,如今我写的文章,相信也很难改变任何一个读者。

我虽然花时间写了些文章,其中部分是对事情的看法与体会,但这仅仅是传达着我自己的偏见罢了。我不期待,甚至不认为有人会因为看了这样的东西产生什么实质上的改变。就算有些内容你读了觉得头头是道、觉得好像体会了某些东西;但那体会搞不好根本不是我想传达的东西也说不定?

道理要亲身走过才会领悟

人的理解常常不是渐进性的,而是某种类似进化性质的跳跃。事情常得靠自己实际走过一遍;要先认真对某样事情投入、从投入回馈中反思、阅读、学习、理解、反省,这样辛劳的经历一大段后,才会突然某一天开始有些心得性的东西。 非要到这时候再回头看,你才真的对于生命或是生活产生某种新体会。

但好玩的事情是,若这时候你把体会写出来,你会发现写出来的东西似乎毫无特点。明明是把过程的精华浓缩出来,但看的人却会觉得:“啊不就是个从小学就看过百遍的道理?谁不知道这些事啊?还要你说吗。”

好东西都喜欢教人抄近路。找出捷径的目的不是偷懒,是给一条方便法门,直指核心。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佛经有许多精彩的文字,没有大智慧大累积是消化不完的,怎么会不立文字?留下来的是捷径,可惜是我们没有脚力去走完。也许不是脚力?是眼力?或是心力?

武术里的形意拳算是走捷径了,号称把天下的形态都浓缩成五形十二把,外形内意。山西戴家刚刚放出来的东西还带有十三势的影子,到了河北之后,李洛能应该整合了不少。能从近路里再找出一条捷径的,就是王芗斋了。干脆连最简单的形也不要了,就练意。去形取意,站桩里面摸拳劲。

南方咏春也抄捷径了,三套拳走到终点,很可怕。咏春拳创始的过程故事太多,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个更接近事实…不久前看到了另外一种说法,是某一北拳师傅藏在广东戏班子里传出来的?也许是受到六祖慧能的故事启发?

也许李小龙才是这个故事里的慧能?他看到了捷径,心里也明白了,但是他还是决定绕一圈走,咏春已经放弃的路,他再走一次,但是他看过捷径,所以走的比别人快,可惜是时间没到,他先到了。

现实生活中,捷径是给有资源的人走的路,虽然不公平,但是事实。练拳就像开一扇大门,铺一条大路,先假设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状况下,一步步来,什么都要练,什么都均匀。

怎么开始?先练十路弹腿。每一路只练几个动作,不是捷径的简单动作,是绕远路的重复动作。反正没别的办法了,那就步步为营。少至三四组动作,多至十几种手法就能组合成一路的弹腿套路,北方许多门派都用来当基本功入门。

弹腿弹腿,顾名思义,每路都有提膝弹蹬,十路练下来,至少抬腿弹踢上百次,大冬天打下来,全身能火热。胯开腿松,腰板肩背也都拔开了。

没有高难度的动作,没有深奥的功法,只有错不了的基本功。

所以说,看完一篇文章,你觉得从认知角度上“知道”了,真的是实际的知道吗?

见到了山,但得自己往上爬

还是用禅语来比喻:“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没看懂吗?那用个朋友的经验当例子好了。

有个认识很多年的朋友,大概八年九年前时候存到点钱,想开始理财,但过去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接触与背景,连什么股票债券定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更别说什么基本面、K线图、指标之类的东西。 这大概是属于最早连见到山时,都不懂那是山的阶段。

后来他搬了一堆书回家,从“第一次买股票就上手”、“经济学的第一堂课”这类基础书开始翻起。一段时间后,在面对如K线图、或是均价这类东西时,大概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也陆续了解了什么EPS、净值、年化报酬率这些术语。

等到基础书看过后,觉得自己还没被吓倒,又买了其他更杂的如“期货理论与实务”、“价量形态”、“股价趋势技术分析”、“股市操盘手回忆录”这类东西。接下来数年,则一边实际尝试操作一边又学了一堆技术分析的知识、如什么箱型整理、楔形、旗型之类的东西。当时自己觉得学了很多东西,想说该会的都会了。等日后回顾来看,其实那时候不过勉强才到达了知道“那就是山”的阶段。

但当时他并不知道,以为自己学到很充分了;一度很自满,还在投资网站上大放厥词。但实际上,学的越多却自己反而越觉得迷糊。因为只知道背公式,只知道强记别人说的规则,反而开始走火入魔。开始花很多时间钻研一些细节、比方说到底均线该用几天;画图时该从哪点连到哪点;常常觉得某个线连起来像这也像那。那时其实山开始看起来不是山,好像这也对好像那也对、找不到一个观念的核心主轴;剩下的只有无限的迷糊。

还好,接下来他认识了一位长辈,带着他操作并教了很多东西,让他学会了探索“事情的本质”。 这才发现价格是反映当下投资人对于标的物的看法,而人心的贪婪与恐惧才造就了一段一段类似的走势。看图、看数据的目的不是要看形状本身,而是要去探索背后人心思惟对此的反应。曲线不过是人心的载体;图形只是反映出大部分人在这时候心里在想什么而已。当这道理懂后,再回头看K线图,再去探索的就不是形态的表象,而是形态背后的人心。这一旦理解后,才发现图画的是否精确并不重要,资金的管控、止损停利、还有心态性的调整才是最关键的。

这东西体悟之后,他突然就海阔天空起来。曲线是否完美不重要了、哪一点连到哪一点也不重要了、预测也不再重要、知识的细节也不再重要,相反的,知识背后的精神与含意才是最关键的。 能掌握住核心精神的话,用什么方法都一样的。 于是看山终于又是山,而不再是迷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