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01)
有位鸡贼留学生,读书时和教授聊天。
教授问他:年轻人的薪水,要多少才合理?
鸡贼学生:教授,你给多少我都要。
教授说:跟你认真说事,别玩虚的瞎忽悠。你说,毕业后的学生薪水,应该多少才合理?
鸡贼生:教授您觉得呢?
教授:越是年轻人,工资应该越高才对。因为年轻人开销大,要恋爱,要劈腿,要三角,要旅游,要交际,要结婚,要买房买车养宝宝,都是花大钱的。而工作年头久的人呢,生活问题差不多解决了,给再多的钱,也只能存起来,起不到钱尽其用的效果。
鸡贼生:教授高见,脑洞大开……不过现实好象正相反。
教授:没错,现实自有其合理处。工作时间久的人,积累多,经验丰富,智慧也足够,所以收入更高——可是孩子,你没听懂我的话。
年轻人太可怜了,在最需要钱的时候,偏偏赚不到钱。
如此残酷,年轻人的心理压力会多大?
(02)
多年后,鸡贼留学生,也当上了教授。
他的课极受欢迎,每堂都有三、四百人听。
有次讲课,他叫起个学生:那位铜鞋,别东张西望了,就是你,起来回答问题。
那位同学站起,两眼直勾勾,看着教授不吭声。
教授:别紧张,慢慢回答好辣。
学生艰难的张开嘴巴:……呜……嘟……欧……我……
只是不停的说我,却说不出第二个字。
教授感觉不对了:孩子别急,深呼吸,慢慢说,老师等你。
……我……我……我……我已经有三年,没有开口讲话了。
语罢,学生泪如雨下。
教授大吃一惊:啥?三年没有讲话?真的假的?你在学校里,怎么可能不和人接触?怎么可能不说话?
学生:是真的,教授,我真的三年……没有说话了。
教授:……可这是为什么?你的室友呢?你的同学呢?他们为什么不对你说话?
……大家嫌弃我,不和我说话。
我的天,教授乐了:同学,你真的好悲惨。
还能再惨点吗?
——你要是再悲惨点,就赶上老师我了!
(03)
青春困苦,暗黑无际。
猫嫌狗弃,三年不语。
确实好惨。
——但惨不过这位教授。
教授小学5年级时,因为讨厌考试,偷偷跑到教室,把全班的考卷给烧了。结果老师家长手拉手,大脚板照他脸上死命踹,踹到他怀疑人生。
中学时,老师拿手指点他,他顺手一挡。
——被控殴打老师,当场开除。
回顾老师的激情岁月,小学是天天挨揍的,中学被开除的,高中是读夜校的。大学是多次重考,稀哩糊涂考进来的。
——如此不堪,他又怎么会成为教授、还去海外嗨涅?
——因为他在大学时,遇到位导师,改变了他的人生。
(04)
教授说的,是真的。
大学之前,他考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
极品垃圾,注定此生无为。
但在大学时,他遇到位导师。有次导师聊天,忽然指着他说:比如说他,就是位天才。
他差点被吓到:别开玩笑好咯?咱自己是个啥烂样,心里还没数吗?
导师说:你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堪,那是因为你考试成绩不行。
——但是,用考试的方法来分辨学生,是极低层次的分类方法。
靠、不、住!
实际上学生有四种:
第一种,是记忆型的,这类学生考试成绩会很棒。
第二类是分析型,这类学生的考试成绩,也不会差。
第三类是整合型,但他整合的天赋,恰好跟考试模式犯拧,所以就死定了。
第四类是直觉型,就是一看问题,刷的一声,答案就出现在脑子里了。可是答案怎么来滴?他根本说不清——所以这类学生,也是逢考必败。
应试教育,只能挑出前两类学生。
后两类,就当垃圾扔掉了。
导师说完后,他当时就震惊了:
啥意思导师?
你是说,我还可以再抢救一下?
(05)
意识到人生还可能有希望,他当时差点没给导师跪下:
导师导师,亲爹……快告诉我,我是哪种类型?又该怎么抢救?
导师说:四种类型的学生,前两种省心的很,只要跟着应试教育的节拍,随歌漫舞就是了。
而后两种类型,整合型及直觉型,必须要自救。
自己拯救自己。
不要被不对你胃口的应试教育,给埋没,给搞死!
(06)
导师说:整合型学生和直觉型学生,必须要捞偏门,迈过界,跨学科,才能玩到嗨。
——要选择人类文化中,最核心的三门科目,做为跨界起点:
一是历史:历史满满的全都是人性,掌握了人性,就有了智慧。
二是经济:经济是人类唯一的共性,哪个国家的人都得吃饭,哪个时代的人都得吃饭。吃饭围绕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人类的一切活动围绕着吃饭。人类的一切目的都是吃饭,吃饭唯一目的是攒力气吃下顿饭——把这个问题弄清,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三是音乐、艺术或数学:数学就是音乐,音乐与人生命的节律神秘呼应,实际上人类的基因就是个乐谱,生命不过是基因的鸣奏曲。有人活出智慧,生命奏响的是传颂千古的激颤名曲。有人却瞎弹七八弹,好好的生命乐谱弹出的全是噪音。而艺术不过是平面或立体的乐曲,说到底都是一回事儿。能把这套东西弄明白,这辈子管够了。
(07)
教授说:我就是听了导师的训导,着手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
——自己的专业,是环境污染。
——而当时工业还不发达,蓝天白云,根本没啥污染的。
——所以学不懂,学不明白,也学不进去,更不明白为啥学,学了有啥用?
——但听了导师的指导后,每天用60%的时间,继续估捣专业,即使学不明白,也要硬头皮掌握体系。
——再用40%的时间,研究专业的历史。
——然后把这两个不搭界的东西,弄到一块。
——这个叫整合。
我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路,也走出了人生的迷茫与阴霾。
你也可以哦。
(08)
谁的青春,不是惊心动魄险死生还?
这位走出不堪、走上大学讲台的教授,名叫张文亮,执教于台大。
之所以称教授为鸡贼,并非是不尊重人家。而是钦服于张教授的狡黠和机智,竟然能在重重压力之下,于无路之困境,找到压力的因由与答案:
是他,第一次从学理角度,告诉我们应试教育的缺陷:
应试教育最大的弊症,就是太过于急功近利。
筛选人才的技术和标准,太粗糙,太原始。
——超过半数的好孩子,被这道筛子,哗啦啦当垃圾筛掉了。
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律,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是生菜型的,洗巴洗巴就可以上桌,学上一会儿就会见效。有的孩子是牛肉型的,虽然有营养,生吃不消化。需要小火慢炖,咕嘟咕嘟更长时间,才能慢慢透出氤氲香气。
快餐型的孩子最适合考试,但考试终有一天会变成实践。再也没有标准答案,再也没有对错可言。
有的,只是你每天进步了多少。
牛肉型的孩子听到考试,感觉就是世界末日。他们必须要如张文亮教授这样,自行杀出条血路来,才有机会运用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从容面对世界。
(09)
俞敏洪说:有一份统计数据,将大学成绩前10名和后10名的同学做过调研,以20年一个阶段来说,大学最后10名的同学财富总量以及获得的社会地位,居然比前10名还要高。
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虽然财富或社会地位,并非是人生的全部。但所有人,始终是不断挑战自我,挑战生命极限高度。总有人如张文亮教授,不被一时的压抑所局限,不接受不堪的命运,永不放弃,永远期盼,永远都在不懈的寻找,与努力。
而最后的赢家,必然是他们。
(10)
年轻人的压力,真的好好大。
导演贾樟柯,在一次采访中,有个年轻人哭着问:谁能救救我们?
贾樟柯说:我的回答,可能让你心里超不爽。
什么叫谁来救救你?
你才是自己的主人!
除了你,谁也救不了你。
你必须要忠于自己的感觉,认真思考,不要厌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如果你感受到了压力,那一定是还没有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方向、或方法。你和任何人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被别人嘲笑的,可能正是你的菜。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条弯路。不停的试错,不停的调整,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
其实人生就一件事,找到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你的任务,只有自己才能完成。越是压力巨大,越需要沉静。这条路其实就在你心里,非唯沉静,无足以突破迷茫与困惑,无足于发现被外界嘈杂与重重否定掩埋遮盖的、内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