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孔子的一些思想

01-22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130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从15岁就立志向学,这个“学”是什么呢?个人以为孔子想学的应是“道”。何谓“道”?“道”即是真理,是生存的意义,也是生命存在的价值。于是孔子博览群书、周游列国、拜访老子,即是有志于求道的真实体现。

从15岁就立志寻道的孔子,30岁时,由感性上认为已经找到了“道”,而且也认为自己已有一定的体悟。他不断的修行,不断的升华,到了40岁时,他对他所证悟的道已经没有任何疑惑,也就是说,他已经从感性上的认知,升华到理性上的明白了。

不断修行升华的孔子,到了50岁时,知道了他的使命,就是“传道”。所以孔子从55岁开始周游列国。当然,周游列国的目的,绝非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而是弘传此道。孔子不排斥当官,所以孔子是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久则久,可速则速。

在传道的过程中,当然会遇到不同心态的人,有人不以为然,有人嘲笑他、冷落他,当然也有人尊敬他而跟随他,从中不断考验他的心性。因为他是在人群中修,不是到深山老林与世隔绝。所以也有些隐士取笑他,竟然想在乱世中跟世人传道,孔子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孔子继续传道一直到60岁时,心性已经提高到“耳顺”的层次,也就是对于外在的环境、人、事、物都能了然于胸,达到凡事难乱其心的境界。不管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不管别人怎么对待他,他的心都能坦然不动,这就是大忍之心的表现。孔子周游列国13年,直到他68岁才回到鲁国。

孔子70岁时,他的境界已达到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都在道中。也就是修炼到他所应该到的层次,功成圆满。最后几年他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直到73岁时完成他的使命离开人世。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6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蛮不错~

0

下班,路见一小广告,征婚,男女不限,真牛!

0

小时候刚学骑自行车,还不太会就跑到大街上,看到前面一个老大爷在走,自己感觉要撞上,就大叫,不要动,不要动。那个老大爷一下站在那里没有动,结果我拐来拐去,还是撞上了。老大爷站起来说,你瞄准呢。 当时尴尬死了。

0

我们初中的时候不是很开放,啥也不懂。有次上体育课。老师叫我们绕圈跑。跑了几圈,就有女同学在体育老师耳边说几句,然后就不用跑了。一会就有好几个,我们男生就齐了怪了。当我们跑过老师跟前的时候恰巧有个女生又说了,突然我哥们说“我听到了! ”然后他得意洋洋的跑到老师面前说了那句话,我日!他竟然挨了2个嘴巴!后来我们问他说的什么,他委屈的说“我按她们说的:老师,我有例假! ”

0

今天中午和朋友去吃饭 挑了一家人比较少的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个决定多么错误啊 进去后点了不少菜 先上了土豆丝 朋友看了下 说了句:这也太少了吧? 老板恰好在旁边看电视 扭头说:咋,给你杀头猪? 我朋友一愣 说 你怎么这么说话呢? 老板说:咋 给你叫个爹? 朋友很气愤 就站起身 说 我走 我走 我也和朋友一起走 老板不依不饶:咋 给你打个的? 朋友崩溃……

0

朋友在路边看见一个卖 毛 片的小贩,过去询问价格,15块一张,于是买了两张.回家一看竟然是卡拉OK.朋友大怒,回去找,已无小贩踪影.决定每天在此蹲守,抓住后狠揍.几天后将小贩擒获.刚要动手,小贩哀求道:上次觉的您象pol.ice,所以不敢给真的.朋友问:现在可有真货.小贩说有,并且可以10块一张卖给他.朋友考虑后又给20拿了5张真的.回家一看,还是卡拉OK.那小贩再也找不着了

0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