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磨炼成功故事_名人克服困难成功的故事

06-2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24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只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能对付。因为,困难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功。以下是励志人生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名人磨炼成功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名人磨炼成功故事篇1:李静

李静是《超级访问》《情感龙门阵》《美丽俏佳人》《娱乐麻辣烫》和《静距离》5档节目的主持人,也是国内首个把电视节目卖给电视台的人。她灵活善变和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不仅征服了亿万观众,其制作的节目也发行到海内外200多家电视台,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如此辉煌的她当初创业时仅有4万元,穷途末路时,她借债200多万元,连房子也抵押出去,发工资都捉襟见肘。可令人惊讶的是,她深陷绝境时,她的搭档戴军一直没离开她,其手下员工宁愿不要工资,也要跟她风雨同舟。

她为何有如此魅力,又靠什么建立起自己的传媒王国?其成功的秘密又是什么呢?

欠债200万

拉不来广告也不准女孩去喝酒

李静199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后,开始在北京电视台做记者,之后跳槽到中央电视台做音乐编辑。李静到央视不久,便在一次紧急招聘中当上了《欢聚一堂》的主持人。1999年,李静已是小有名气的主持人了,但她很快发现,在这个环境里很难让节目表达自己的思想,便毅然辞去了工作。本来,她想像许戈辉和陈鲁豫那样去凤凰卫视主持节目,但没能如愿,她便邀请了几个同学成立了一个工作室,一边写剧本,一边拍戏。由于当时年少轻狂,她广告一直没拉来,几个同学便做鸟兽散。

李静失业后,于20xx年春着手策划了一档电视节目《超级访问》,并热情邀请戴军担当搭档。当时,戴军觉得自己唱歌多年也没大红大紫,于是在李静的游说下,同意了她的请求。主意定下,李静随后叫上妹妹李媛和几个同学开始了艰难创业。那时,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访谈节目,李静利用手上的人脉关系,请来一批名人朋友,开始制作《超级访问》访谈节目,然后前往上海电视节招商。可令她沮丧的是,吆喝了几天也没有召来一个广告商。

没有广告商,节目还得一期期录下去。那时,李静手上仅有4万元。更要命的是,由于没有广告和发行的专业人员,她每做完一期节目就不得不到处找朋友借钱,最多时,她居然欠下了200多万元债。为了制作节目,她连房子都抵押了,几个人栖身在北京西城区小西天的一间民房里。

李静搭台创业时,只有几个女孩一直跟着她,由于没有经验,大家对很多业务都不懂,只好一起摸索。而在这其中,最难的事就是拉广告。

那时,这帮女孩出去谈广告,每次都要陪人喝酒。有一天,一个女孩为了谈成广告,陪客人喝得烂醉如泥回到办公室。她一回来,就哭哭啼啼地吐得房间都是污物。李静见了,心疼得就像自己的妹妹被人欺负了一样,抱着女孩大哭。哭完,她忽然仰起头对她们说:“以后,你们出去拉广告谁也不许再喝酒了,如果谁让你们喝酒,你们就直接拒绝他,即使广告跑了,我也不怪你们!”但是广告跑了,李静靠什么生存呢?她底气十足地说:“以后我们就靠节目质量,如果节目做好了,我就不信广告不来!”

李静如此动情,那些小姐妹听了都非常感动。因为,她们知道静姐是真心疼她们、保护她们,大家都铆足了劲为她干。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李静艰难的时候发工资给她们,她们异口同声地说:“静姐,你把钱先花在制作节目上吧,我们就是没钱也跟你干下去!”这样,当她手下的人都不计得失地与她风雨同舟时,她也找到了一个最简单、最省心的管理方法

不卖广告卖人情

静姐手下员工皆亲人

20xx年,李静说服了一位投资人免强撑了半年,但她制作的《超级访问》因为不懂宣传造势,加上资金严重不足,她彻底陷入了困境。那段日子,由于深陷痛苦泥淖,不能自拔,她时常开着一辆破斯格拉车,大声放着《伤心太平洋》,一边在郊外驾车大唱,一边哭喊,任由泪水在脸上流淌……

制作节目得有资金,为了拉来广告,每次陪客户吃饭,李静就会化好浓妆,然后出门前强装笑脸地倚在门框上,娇媚地告诉手下女孩:“姐妹们,大家都别急,你们就在家等我的好消息吧!”但每次回来,她除了带回一嘴酒气,便是满脸无奈。此后,为了逃避现实,她经常喝醉,喝醉后就放声大哭。这样,在交了一年多学费后,李静开始明白,自己单纯靠贴片广告的生存方式只会让自己永远处于被动,于是,她痛定思痛,毅然决定改变思路——卖节目!

李静的想法无疑标新立异,当她把想法告诉同行后,一名发行总监惊讶地说:“中国的电视从来只卖电视剧和广告冠名,哪有卖节目的啊!何况你的节目鲜为人知,别人凭什么买你节目?”李静的员工也说:“卖节目靠人脉关系,这可比拉广告更难呀!”李静体谅大家,为了做出样子,也为自己争口气,她开始奔波于全国各地的电视台进行推销。

毕竟原来在北京和央视工作时积累了一些人脉资源,李静到各个电视台游说时,人家一见她来,首先带着她吃喝玩乐,而唯独不提买节目的事。李静知道对方是在堵她的嘴,为了笼络他们,她干脆趁着酒兴卖起了人情。一次,她前往湖北电视台推销时,一位台领导陪她吃饭。席间,她见大家喝得高兴,就说:“我在这儿吃饭,可我公司还有一帮女孩没饭吃,你们能不能先看看节目录像?如果看了觉得节目不行,我马上就走;如果觉得节目可以,我可以免费送给你们,你们赚了钱我分文不要,就当我送给你们一个人情,日后也好再谈合作!”那位台领导见她说话爽快,为人仗义,便召来相关人员一起审片。结果,大家看完节目后一致说《超级访问》做得非常好。

为了做成这笔生意,李静当即决定将节目中的5分钟贴片广告全送给对方,而只把其中的30秒时间留给自己。李静对他们说:“这个节目如果收视率第一,你们一分钱不投就可大赚一笔;如果收视率低了,你们就把节目停了,反正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她这样一说,电视台立刻同意试试,并决定每期节目给她20xx元。这样,李静成了中国第一个卖节目给电视台的人。她这一卖就是50家电视台,而她一期节目能卖10万元。当时,一期节目的成本才3万元,这一出一进就赚了7万元。

成功地卖出节目后,《超级访问》很快吸引了广告商“大红鹰”冠名。此后,由于《超级访问》在全国热播,各地电视台纷纷跑到北京找李静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占据卖方市场的主动权了,于是毅然将原来的工作室改成公司,随后又招聘了一批女孩。此时,公司已有30多名女性,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她在公司里开始营造一种家庭企业文化。

俗话说,3个女人一台戏,更何况是30多个女人。可奇怪的是,李静的公司成立后,她跟员工要么姐妹相称,要么直呼其名。她的行政经理一再提醒她,公司做大了要正规化,员工还是称呼总经理比较好,这样可以保持领导威严。可她认为,大家虽然职位不同,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她坚持让大家叫她大姐,说这样才能让员工感到亲近。

李静用人一不看重过去,二不看重学历,但她从来不轻视每个人的能力,她相信每个人都有潜质,可以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或许是因为同为女性的原因,李静在用人上很多时候都靠一种直觉。她一直坚信,每个人在集体中都能发挥最大的潜力,这个潜力可能她们没有意识到,但作为一个管理者,她应该懂得知人善用,扬其长避其短。

在李静眼里,员工就是亲人。公司有个女孩怀孕,但由于怕丢掉职位,结果,她把孩子做掉了。李静知道了这事后问她:“你为什么要做人流手术?”那女孩说,她特别愿意死心塌地跟着静姐,但她怕自己要了孩子职位就丢了,工作也没有了。李静一听,非常气愤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呢!我觉得你有能力才用你,我既然信任你,就不会辞掉你。我不是资本家,我们是有人情味的,不会因为你有用就把你哄来,你怀孕了就一脚把你踢开。如果下次我发现你再做这样的傻事,我真把你给辞了!”

就这样,李静把同事当做家人一样爱她们、关心她们,她们也把自己的最大潜力发挥出来,心甘情愿地为她工作。

先做朋友再搭档

黄金组合亲密无间

和搭档戴军也是一样,李静和戴军做搭档从来没有红过脸。那时,节目红火后就有人向她打小报告,说戴军又在外面走穴做节目,趁机借《超级访问》的节目效应捞钱。可她很不喜欢别人在她面前说这些。她认为,人往高处走,戴军想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为何要嫉妒呢!为此,她非但不计较,还亲自向一些制片人推荐戴军,因为,她非常相信,自己和戴军之间的友谊不会受别的因素左右,他也决不会放下她这边的事不管。

李静和戴军搭档主持节目之所以默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生活中也是很好的朋友。工作之余,两人还会一起结伴旅游、增进友谊。

一次,李静和戴军约好了前往香港,两人本来说好先到深圳会合然后再去香港,但因为当天深圳有雷雨,戴军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广州。为了不让李静在深圳苦等,戴军打车去深圳,不幸的是车在东莞抛锚,他就站在高速公路边,发信息向李静求救,晒得人都快脱水了。等李静赶到时,看到站在路边、光着上身、拎着行李箱的可怜戴军时,第一反应就是拿起数码相机对着他狂拍。虽然李静有些不顾朋友狼狈,不过戴军也不计较,反而带着李静到香港大吃了一顿,还买了好多东西。

戴军刚开始做主持的时候,曾和高怡平搭档。高怡平和胡瓜一起做节目五六年,当时戴军问高怡平,她和胡瓜在生活中来往吗?高怡平回答说从不来往,这让戴军感到很不理解,并说,自己和李静是很好的朋友,像我们这样在生活中来往这么密切的主持搭档,就是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对。

李静对此也有同感,说:“我们在一起多了就彼此了解,他和我一起主持节目彼此都很轻松。”但在这一点上,戴军一直承认不如李静。在《情感方程式》刚推出的时候,李静曾问过戴军,为什么不主持情感节目?戴军开玩笑说:“我情商没有你高,我对情感的态度还没开窍。”李静怀孕的时候,戴军曾代为主持过《情感方程式》,那时,他感觉特别累,说:“我在感情方面有很多东西都后知后觉的,虽然在节目里很努力地想把自己的感情故事搬出来和别人沟通,但‘瓜’已经不甜了我还强扭,会把自己弄得特别累。”后来,他向李静讨教,李静告诉他,要开窍就得在节目里去体会。

一次,戴军做了一期特别节目,一个女孩为了拯救身患癌症的男友,而找前男友借钱时被迫用肉体做交换。后来,她的男友知道了这事后断然和她分手。女孩觉得特别痛苦,于是找到了节目组。当时,戴军站在女孩的立场上,觉得她的男友做法非常不对,但现场的心理学家却对那女孩说:“你要救人就要先自救。”他听了这话,觉得一下子就开窍了。

其实,参加《情感方程式》的不少当事人都是冲着李静来的。在他们看来,李静更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有一期节目,当事人是一个不自信的女孩,她小时候被人踢了一脚,因此觉得自己不能生育,和男朋友分手也一直觉得是自己的原因。上节目时,她还戴着大大的墨镜。在现场,李静给这个女孩灌输信心和心理常识,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戴军则用轻松的语言逗女孩开心,结果节目做着做着,那个女孩当场就摘掉了墨镜,还要求和主持人合影。戴军由衷地说:“我和李静搭档之所以如此默契,完全因为彼此熟悉,如果彼此没有信任,互相不了解就很难做到最佳拍档。在这点上,李静是一个难得的朋友和主持人。”

娱乐圈里有真情

朋友才是最大的财富

其实,李静的朋友何止戴军。在娱乐圈,人们都说朋友之间没真情,可李静不这样看。像她做访谈节目,很多时候就靠朋友,人家愿不愿意来上她的节目,来上她的节目能说到什么程度,很多时候都是友情在起作用。李静在娱乐圈的朋友很多,但忙起来也许一年半载也见不到面,但有一点,就是朋友真正需要的时候,她无论多忙也会立即赶到他们身边给予帮助。

孙悦当年的经纪人居鹏被人杀害后,随之涌出了许多对她不利的传闻,因此她的演唱事业也几乎陷于停顿。她本来人就很瘦,那段时间因为此事缠身暴瘦了10公斤,几乎瘦得不成人样,李静听说了这事立即赶去看她。孙悦当时住在一个小公寓里,房子里乱七八糟,床上一字摆着几十个薯片罐。她对李静说,她吃不下饭,就靠吃薯片维持生命。李静一看眼泪就掉下来了,不由分说地把她拉到附近的一家粥店。要了一碗粥后,李静丢给店老板一叠钱,让他们每天给孙悦送饭。

那一次,李静陪了孙悦一夜,她说你不能死呀!你死了很多事情就更说不清楚了。她要孙悦答应她,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就是那一次,孙悦感动得不得了,逢人就说李静仗义。有时候,李静做节目,嘉宾临时爽约,她就找孙悦救急,孙悦对她也从不说一个不字。这就是李静的朋友,她们的友情经得起任何考验,可以忽略任何得失不计。

还有“老狼”,发《北京的冬天》专辑时,一开始市场反应不好,公司也没有足够的宣传费用,搞得他很郁闷。李静知道后,就在自己的节目里免费为他做唱片广告,还利用她在电视圈的关系,让他多上节目。最后,“老狼”的唱片有了很不错的销量。这事让“老狼”铭记于心,从此对她感恩戴德,李静做节目需要帮忙时,他都是唯马首是瞻。

李静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人宽宏大量,不像一般的女孩儿小肚鸡肠。在这点上,朋友哪怕误会了她、恨她,她依然乐呵呵地对待别人。为此,她常被好友训斥没个性,像个“傻大姐”。但她却不以为然,觉得朋友之间如果出现矛盾,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就不会认为是别人对不起自己,也就没有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了,这也是她拥有众多朋友的处事之道。

徐静蕾和李静一样,都是很仗义的人,她和王朔是“哥们儿”。王朔出版《我的千岁寒》时,有一个也叫李静的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写了一篇评论,大概是批评这篇小说如何如何不好。徐静蕾看见了,以为是李静写的,立即写了一篇博客,指名道姓讽刺她,说的话非常难听。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早和徐静蕾翻脸了。可是李静一点也没有往心里去,只是托了一个中间人给徐静蕾解释了一下,告诉徐静蕾这是误会,评论不是她写的。徐静蕾知道后特别不好意思,亲自给她打电话道歉。结果,两人经过这件事反倒成了很好的朋友,李静第一次投资拍电视剧《再过把瘾》时,剧本就是改编自王朔的小说《过把瘾就死》。因为徐静蕾对王朔的作品非常了解,李静就请徐静蕾来监制这部电视剧,徐静蕾对她说:“这部电视剧交给我你就放心好了,想不红都难。”

就是靠这么一帮真心朋友,李静才走到了今天。现在,李静制作的节目已发行到海内外200多家电视台,收视人群达6亿人次以上,成为目前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而她创立的东方风行传媒公司,自从获得美国最大风险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注资后,主体业务已从最初的影视节目制作、发行、广告经营、娱乐活动、电视包装和艺人经纪,扩展到互联网、自有品牌制造及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为此,很多人都羡慕地说:“我天天做一件事就已焦头烂额了,可这家伙为何经营得那么好呢?”其实,这个问题李静自己也想过很久,最终发现,自己不聪明、更不精明,而且满身都是缺点,只是,她觉得自己一直是在用真心、用宽容去对待身边的人,他们才帮她走到了今天。

从经商角度说,李静好多时候是凭感情做事,而商战中需要的是更多理性。但是,现在恰恰很多成功者都是情商高的人。李静说,她是一个很了解自己的人,所以很善于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她的智商虽然不是最高,但是情商绝对一流,而正因为她善用情商,交了一帮朋友,朋友才成为她最有价值的财富。这就是她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名人磨炼成功故事篇2:扎克·霍斯金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只手的生活简直难以想象,但有些人仅用一只手也能创造更精彩的人生。这里说的不是杨过,而是现实中真实存在的人。他叫扎克·霍斯金。这个17岁少年,出生时没有左小臂,但他没有放弃篮球梦想,如今他能在美国中学联赛中砍下31分。如今,他已经成了美国新一代的励志偶像,根据最新统计,在Youtube视频分享网站上,关于他打球的励志视频点击量超过326万人次。

天生没有左前臂,篮球、棒球、冲浪样样在行

身高超过1米8,长得白净帅气,如果忽视他肢体的残疾,家境不错的霍斯金绝对算得上高富帅的代言人。然而,天生没有左手的他,曾让父母伤心欲绝。

“有时候,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有原因。我们不得不接受它,这就是生活。”霍斯金的父母鲍勃和斯蒂芬妮这样说,“对于自己的身体,他没得选择,因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他可以选择自己面对生活的方式。”

这种方式就是体育。很小的时候,霍斯金就对各种运动着迷:最早喜欢足球,后来还迷上了棒球、篮球、冲浪……只要感兴趣的,霍斯金都会去尝试。“所有的运动都离不开手。我知道自己的劣势,我只能多尝试几遍。别人用一次,我就两次三次,直到掌握了为止。”霍斯金说。

还好上天是公平的,霍斯金虽然没有左手,但上天却给了他超乎常人的运动天赋。6岁那年,在和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他的敏捷和迅速,让他从来没有被抓住过。11岁那年,他已是校篮球队主力,曾在一场比赛中创造31分奇迹。

校队核心场均12分,看了他的比赛你会惊为天人

15岁时,他成为一名高中生,也正是这个平台,他慢慢成名。20xx年的8月,霍斯金进入佐治亚州米尔顿高中,他并不想被区别对待,索性用幽默和坦然面对别人的疑问。“有成千上万次被问及我怎么没有手臂的问题,后来我索性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在我很小的时候,我被鲨鱼袭击,手臂被咬掉了。”当看到同学一脸吃惊的表情,霍斯金会哈哈大笑,再告诉他们真正的原因。

很快,霍斯金融入了大家庭。在球场上,他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迅速成为学校的明星球员。刚刚结束的这个赛季,他场均砍下12分,三分球命中率高达60%,而运球、做假动作、上篮、投射,霍金斯都表现得不输场上其他球员,甚至成为校队中最好的两个球员之一。

“他是卓越的,”米尔顿主帅范·基斯说。“他的比赛你会惊为天人,而当你知道他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后,会更加佩服他。这几乎是超现实的。”

当然,霍斯金的成功并不是偶然,队友菲尔顿就经常看到霍斯金在训练结束后单独加练的场景:“他真的是一名伟大的球员,因为学校篮球馆会在固定时间熄灯,所以他经常在黑暗里练习投篮,这也就不难理解他投篮为什么那么准了。”

真正让霍斯金成名的,是20xx年11月16日和基督学院的比赛,他一人投进7个三分球,帮助球队获得胜利。有人把他该场比赛的视频放上网站,霍斯金一夜蹿红。短短3天,就有1万人收看这段视频,如今的点击量更是超过326万。

“我经常跟自己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实现梦想最重要的,是不要给自己找借口。”霍斯金说。

名人磨炼成功故事篇3:马化腾

马化腾,这个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互联网上那只戴着红领巾的小企鹅QQ形象,你一定非常熟悉了。它改变了数亿人的沟通习惯,创造了一种网络时代的文化,引领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QQ的孕育者就是马化腾。

网络玩家

1984年就随父母从海南来到深圳的马化腾曾经很喜欢天文,但那毕竟有些遥远。当计算机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生活中便有了新的主宰。在深圳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时候,马化腾的计算机水平已令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他既是各种病毒的“克星”,会为学校的PC维护提供不错的解决方案,同时又经常干些将硬盘锁住的恶作剧,让学校机房管理员哭笑不得。

苦苦生存

1993年从深大毕业后,马化腾进入深圳润迅公司,开始做软件工程师。1997年,马化腾第一次认识了ICQ。一见面,他便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就立即就注册了一个号。可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他觉得英文界面的ICQ在中文用户中想推广开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于是他想,自己能否做个类似于ICQ的中文版本工具呢?

1998年11月,马化腾与同学张志东合作,在深圳注册了深圳的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决定开发一个中文ICQ软件。从此,他踏上了创业征途。

差点卖掉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资金和技术是腾讯最大的问题。“先是缺资金,资金有了软件又跟不上”。1'999年初,腾讯开发出第一个“中国风味”的ICQ,即腾讯“QQ”,受到用户欢迎。在马化腾为资金犯难的时候,他起了要把QQ卖掉的想法,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以失败告终。马化腾只好四处去筹钱。1999年下半年,从美国到中国,互联网开始升温,受昔自老友丁磊海外融资的启发,马化腾拿着改了6次的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寻找国外风险投资,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他们给了QQ220万美元的投资。从此,新的一轮创业开始。截至20xx年9月,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专注做事

马化腾的成功,有人总结原因说是运气太好。而马化腾总结说,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才34岁的老板,都会用“专注”这个词。五年来,腾讯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QQ秀就是他在网上觅到的一块肥肉。偶然一次,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就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通过QQ秀用户来下载。QQ秀有这些公司提供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而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马化腾说,这一块业务的增长目前很快,已有超过40%的用户尝试了购买。马化腾盘算,如果每个用户愿意花1~2元的话,仅QQ秀收入就不敢想象。马化腾那独到眼光又一次为腾讯挣到了钱,20xx年前三季度,腾讯盈利达到3.28亿元。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是:“三问自己”。

一问:这个新的领域你是不是擅长?他的竞争对手多半对商务、利润、资本感兴趣,却不一定能把握客户的真正需求;而马化腾凭着对网络市场一种朦胧却又相当有预见性的理解,用近乎偏执的兴趣和近乎狂热的工作热情搭起腾的架子,牢固坚持以技术为核心的公司理念,专注于技术开发和提升质量,当然能高出对手一筹。

二问:如果你不做,用户会损失什么吗?做软件工程师的经历使马化腾明白,开发软件的意义就在于实用,而不是写作者的自娱自乐:“其实我只是个很爱网络生活的人,知道网迷最需要什么,所以为自己和他们开发最有用的东西,如此而已。”

三问:如果做了,在这个新的项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1999下半年,腾讯在网络寻呼系统市场上越做越大,淘到大桶“金银气然而,也面临着重大选择:一方面寻呼行业在走下坡路;另一方面,腾讯的QQ用户数达到了100万,而且还在迅猛增长。早先,QQ只是作为公司的一个副产品存在的,马化腾对QQ所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并没有足够的认识。而且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他对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竞争优势并没有把握。当时,腾讯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齐下?:-方面继续巩固传统网络寻呼系统带来的大量利润;‘另一方面将精力更多集中在改进QQ功能和开发新版本上;再一方面寻找风险投资的支持。事实证明,这样的策略是正确的。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