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适时把自己清零,才是人生大智慧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导读: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别让过去成为现在的包袱,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人的心灵就像一个容器,时间长了里面难免会有沉渣。时时清空心灵的沉渣,该放手时就放手,扔掉过去的包袱,时时刷新自己,这样必能收获满意人生。
1
曾跟一位英语老师聊天,问到她什么样的学生最难教。
老师答:没有求知欲的学生。
老师在一所知名的外语学校带成人培训班。她说,遇到底子再差的学生都不怕,就怕遇到那些似懂非懂却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学生,他们来报培训班是浪费钱,也是浪费老师的时间。
老师讲起她带过的一个自称是企业高管的学生,叫凯文。
课堂上,凯文同学常常打断老师的讲课,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分组讨论问题的时候,凯文同学也从不和同组的人互动。
凯文同学常有意无意地跟人透露,说自己做过企业文化培训,有着很丰富的教学经验,言语中也常常透露出优越感,认为同学们在课堂上的讨论都不够水平。
起初,老师们还在一起研究要怎么帮助他,可是问及哪里没有听懂,连凯文同学自己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时间长了大家才发现,其实为他操再多的心也没用,他根本不是听不懂,而是不想听。他习惯了站在某一领域的巅峰,不能接受自己在另一个领域里从零开始。
求知的道路没有尽头,杯子若是满的,就装不下任何东西了。
真正的高手从来不会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只有懂点皮毛就不愿意再学习的人,才以为自己天下无敌。
2
我们曾经有一款凉鞋在海外卖得特别好,消费者一致反馈好看又好穿。
这款鞋成本比较高,一直只在高端的专卖店销售。客户见消费者反响不错,便想在大卖场开发同样的款式,但价格要适应普通消费人群的需求。
把皮料换成了合成革,把金属纽扣换成了塑胶扣,把鞋底的橡胶成分再去掉一些……一通折腾下来,离客户的目标价还差一点。
人工和损耗已经没有再压缩的空间,我们便跟客户下了“最后通牒”,单价只能这么低了,再低就不接单。
当时我们工厂在行业里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我们做不了的鞋子,同行基本也接不下来。本以为客户会在单价上退让一步,但不久,客户便向我们购买了技术物资,说是有另外一家小工厂接了这个单。
我们一直好奇对手是怎么做到的,等鞋子面市以后便买了一双拆开来看。
原来,对手工厂取消了一层隐蔽的位置固定衬板,靠这个减少了材料和人工成本。对于低档鞋来说,这算不上是偷工减料,甚至更考验制鞋技术,至少我们都不敢做这样的尝试。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守着现有的成绩没有危机感,很容易固步自封。那些成就我们的东西,最终也会框住我们,甚至毁灭我们。
很多时候,挡住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缺陷,而是“经验”。
3
那些有追求的人,从不“留恋”自己的经验。
有一次去参加本地作协一个小小说改稿会,改稿会请了省刊的编辑老师来做评委。
点评的时候,评委老师提到一份署名为“张三”的稿件,我们面面相觑,都不知道“张三”是谁。
点评完了之后,作协最德高望重的材叔出来领走了这份稿件。他说,只是怕评委老师顾及他的面子,不敢“下狠手”点评,所以用了一个假的笔名。但他却真心希望以一个无名小作者的身份,得到老师最犀利的指点。
听到这番话,在座的后辈们都感到汗颜。
我们初出茅庐,常常因为某一篇文章的成就就觉得自己攀上了高峰,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名号。而材叔年近古稀,数十年笔耕不辍,创佳绩无数,却甘愿隐姓埋名。
一知半解的人常以为自己无所不知,而大彻大悟的人却认为自己一无所知,这就是差距。
世面见得越少,越容易自高自大。如果内心修为不够,很容易稍微做出点成绩就开始目中无人。而眼界开阔的人,却是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哪怕是面对后起之辈,他们也能发现值得学习的东西。空杯心态,才是求知的最高境界。
学,而知不足,知不足,而更好学。成长就是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