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03-30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381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人生在世,不外乎做人、做事、做学问这三件大事。如何把握这三件事的尺度,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

“做人要知足”,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足。《菜根谭》的作者洪应明曾说:“贪得的人,身上富有了,但内心却一贫如洗;知足的人,身上虽然贫穷,但内心却很知足。人只要有一点贪恋私利,就会销熔刚强变为软弱,阻塞智慧,变得昏聩;仁惠变为狠毒,高洁变为污浊,败坏一生的品行。”裘老曾担任同济医科大学校长,又是科学院院士,却一直住着50多平方米的房子,家里用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旧家具,过着很俭朴的生活,他觉得这就很不错了。这位当代名医大师,在生活上从不攀比,心静如水,心宽似海,知足常乐。做人要知足,但绝不是满足。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而满足则是不思进取。不满足才能永远追求,不断前进;而知足让生活变得更加充实美丽

“做事要知不足”,就是说做任何事来不得半点“自满”和“知足”,相反,要时时“知不足”。裘老是中国腹部外科和普通外科的开拓者,中国器官移植的先行者和权威。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名满天下,但他仍不断进取,先后改进了20多种普通外科手术,直到91岁高龄,还在不懈工作、带研究生。俗话说“知足”难,“知不足”更难,难在既要勇于“知不足”,又要善于“知不足”。“知不足”是以全面认识自我为前提的,肯定自己、表扬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评自己则难,而要全面认识自己更难。不能全面认识自我,就会使自己陶然于“自我中心化”的思维方式中固步自封。因此要知己不足,必须下功夫,冷静、全面、客观地分析自我、研究自我,获得自我求发展、求进步、求完善的内在动力。只有“知不足”,才有可能真正超越自我,实现进步发展。只有“知不足”,才能准确发现自己的错误是什么,根源是什么,才能主动寻求超越自我的理想目标,找准自我发展的参照系,才能突破自我狭隘眼界,把自己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做学问要不知足”,就是说对待学问要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获取无限有益的知识。裘老认为“做一名医生不难,做一名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名好医生更难!”基于此,他孜孜不倦地追求,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改稿写作,时时关注着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新进展、新成就。正是凭着这股永不知足的进取精神,裘老在医学生涯里才能不断攀越医学高峰,取得一项又一项骄人的成就。高尔基说过:“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认知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就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实现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不断进取、忘我学习的人只有永远知不足,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才能真正成为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而这些,不正是一个在学问上“不知足”的人真正快乐的基本条件吗?

——励志人生转载《新浪网天空博客》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7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去社区看看
最新

刚入学的时候,全班自我介绍。一男同学走上讲台:“我叫王鹏,来自北京,我爱下棋! ”说完就下去了,下一位是个女生,该女娇羞地走上讲台,忐忑不安地自我介绍:“我……我叫夏琪……”

0

参考参考

0

客人对小主人说:瞧,多漂亮的卷发啊,是妈妈给的吧?小主人略做思考:我想是爸爸给我的,因为现在他头上一根头发也没有了。

0

顾客:“我想买本书,里面没有凶杀,却暗藏杀机;没有爱情,却爱恨难舍;没有侦探,却时时警惕……你能给我介绍一本吗?” 店员:“《股市行情》。”

0

老师:“人的哪一颗牙齿出现得最晚?” 学生:“假牙。”

0

同学们要考试了,一个同学去老师办公室,老师问他:谁发明了电灯? 他答:爱迪生 谁发明了镭元素? 他答:居里夫人 谁发现了万有引力? 他答:牛顿 这个同学考完后,把答案告诉了另一个人。。。结果那个同学去考试的时候——老师问他:你爸爸是谁?&你妈妈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那个同学答的是:爱迪生、居里夫人、牛顿#。。。。。。。。o(╯□╰)o

0

正在上课,老师突然发话:“谁要是能答出我问的下一个问题,就能直接下课回家。”我当即把书包往窗外一扔。“是谁扔的?”“我扔的!那我回家了啊! ”。

0
刚入学的时候,全班自我介绍。一男同学走上讲台:“我叫王鹏,来自北京,我爱下棋! ”说完就下去了,下一位是个女生,该女娇羞地走上讲台,忐忑不安地自我介绍:“我……我叫夏琪……”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