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要求痕迹管理,也是一种形式主义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痕迹管理是个好东西,有了工作痕迹什么都可以追溯查找,有个词叫“工作留痕”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工作留痕”带来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各种台账记录,会议纪要,也随之而来。尤其基层单位,为了“工作留痕”而留痕,开始喊下面的人补充各种记录,可回头想想,这样的工作是否真的有必要?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做痕迹管理的。近日,就连人民日报也发文: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转载人民日报的文章如下: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也是形式主义
对于各种各样的工作台账,基层干部并不陌生,可以说是对此不堪其苦。不同的部门要求不一样,要应对上面的检查,基层干部不得不在工作中随时准备好几本台账。不管工作做没做,也不管有没有效果,只要落在了纸上,只要留下了痕迹,也就算了交差。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主义。面对各条线上的检查,面对各个部门的检查,基层单位少不了一大堆资料盒,一大堆工作台账,一大堆文件。只要是谁的文件多,资料多,文件盒子多,谁的资料做得扎实,环环相扣,图文并茂,有安排,有部署,有“效果”,换句话说只要在文件堆里能够看到“落实的过程”,也就会得高分。
这样一来,下面知道上级部门的路子,就想方设法的做纸上文章,于是只要一开会,各种会标就不断变换,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就会不断的照相留底。大家各取所需,把领导和参会人员当成了道具和木偶。各种简报信息就纷纷出笼,各种抓落实的材料就装进了文件袋。虽然基层干部也深知这是一种弄虚作假,但迫于上级要求,也只能一假到底了。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出现在基层,根子其实在上面。客观人员工作要求有痕迹本来没有错,毕竟要体现一种政策抓落实的过程,这是本身也是一种督导方式,但如果过分讲究和要求“痕迹”,这就变了味。
说到底还是因为上级干部或相关部门缺乏一种务实精神。到基层检查工作只是走马观花,看看基层的台账做得咋样,看看基层的工作痕迹如何,而没有亲自到田间地头,没有在街头巷尾,没有深入基层群众去调查了解,久而久之,上面有所好,下面有所效,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和惯例。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危害不小。不要以为这种凡事要求“工作留痕”现象是一件小事情,其实无论是对基层工作,还是对上级领导都会带来巨大危害。对于基层干部而言,为了应对上级检查,成天搞一些“纸上谈兵”,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让基层干部身心疲惫,产生困惑。一方面要面对诸多的矛盾问题,要推进各项具体工作;一方面却要抄抄写写,要落到纸上,搞得狼狈不堪,疲于奔命。对于上级干部而言,如果只是注重纸面上的问题,而缺乏实际调研,就会空对空,在制定政策时就会悬空。
凡事要求“工作留痕”必须彻底根治。首先要把这种形式主义变种揪出来,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带头进行整改落实,不必要的纸面检查必须要剔除,不能给基层干部增添负担。从领导干部抓起,从领导干部改起,大力倡导基层调研之风,不以书面痕迹为依据,而以干部足迹为依托。其次要优化考核设置,在目标考核中注重基层群众的口碑和工作实绩的参照,而不是在纸堆里搞考核。
“上午刚接到通知,下午下班前就要反馈情况。每天类似通知一个接一个,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让人身心俱疲。” 近日看望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学,发现桌上各种文件夹里密密麻麻套着很多小文件夹,一问才知都是需要尽快上报的各种材料。
一些地方政府和上级机关热衷于“文来文往,以布置代替落实”,大事小情总爱下个通知,大小工作都想列个图表,大小问题都得发个指导意见,还要求层层书面上报。尤其,最近关于各地精准扶贫过程中表格资料名目繁多、任务繁重的问题引起了不少基层扶贫干部的共鸣。一些地方出台的扶贫表格名目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繁琐,不但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且导致很多基层驻村干部忙于应付填表和检查,而没有精力去做实际的工作。
上级领导机关是作风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推动者,是作风建设的风向标和指示灯,既负有领导责任,也负有示范责任。领导干部要带头身体力行,知责明责,少些“纸上谈”,多些“现场干”,紧紧抓住群众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找对策。以“面对面”的引领,推动各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不能习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那样只会滋生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讨人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