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哈里窗”教你如何走出职场人际沟通困境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在职场中,有一样东西很重要。
它不具备鹤顶红一般的剧毒让你立即毙命,却更像是一味慢性毒药,将你的自信一点点碾压磨碎,在不知不觉中吞噬了你的职场前途。
这样东西,叫做职场人际沟通。
在职场中,或许你会感到莫名的无力与疲惫——
为什么我和人沟通总是不畅?
为什么我总是在重复自己不喜欢的人际模式?
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很好相处,但别人总是对我退避三舍?
......
想要解开这些困惑,我们就要打开一扇窗,这扇窗,叫“乔哈里窗”。
本文将着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什么是“乔哈里窗”?
2、如何用“乔哈里窗”诊断困境?
3、结合案例,教你如何使用“乔哈里窗”改善人际沟通?
一、什么是“乔哈里窗”?
所谓的“乔哈里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与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中国管理学实务中常将之称为“沟通视窗”。
这个理论最初是由乔瑟夫和哈里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们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未知”和“他人已知——他人未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区、隐藏区、未知区。
如下图:
开放区:自己和他人都知道的部分(比如姓名、性别、部分经历、爱好等);
盲区:自己不知道但他人知道关于自我的那部分(比如性格中的弱点或者坏的习惯,你的某些处事方式引发的他人感受等);
隐藏区:是自己知道、别人却可能不知道的秘密(比如你的某些经历、秘密、阴谋、心愿、希望以及好恶等);
未知区:是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的关于自我的部分(比如你身上隐藏的疾病,等等)。
乔哈里模型后来称为广泛应用的管理模型,用来分析及训练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发展、组织动力以及组织间的关系。
它把人的心理分成四部分,即:公开我、背脊我、隐藏我、潜在我。
这个理论向我们表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我们对说和问采取不同对待的时候,就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不同的印象,从而影响他人对你的信任度。
二、如果使用“乔哈里窗”认知自我?
很多人在职场人际关系中受挫之后,往往想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如果我换一个地方,这个问题或困扰是不是就会“biu”地一下就消失了?
很不幸的是,当你换了一家又一家单位,赫然发现,你今天讨厌强势的领导,明天你会遇到一个更加强势的领导;你今天感觉周围同事并不友善,明天没准会发现身边的同事一个个心怀鬼胎;你今天觉得人际关系好麻烦,打算绕道而行,明天就发现,这个麻烦最终会演变成一个大麻烦,并且诡异的是,你遇到的人际障碍只会有增无减,并且越来越复杂。
而从我经手的职业咨询案例来看,很多人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困扰,绝大多数和自我认知休戚相关;正确认知自我,才是人际沟通的根本。
“乔哈里窗”这个模型,为我们认知自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这四个窗口中,涉及“自己未知”的盲区及未知区,是需要我们下功夫的两个领域。
—“他人为什么这样待我?”
—“会不会是你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小A是我的一名咨询者,他当时找我咨询那会儿,就存在这样的困惑,那就是,他力排父母让他考公务员的建议,选择了自己无比看好的互联网行业,然而没几个月,他就感到了深深的挫败感。
按照他的说法,他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有所创新,但工作却不能满足他的期待,具体说来就是,他所做的每次尝试都会被项目经理批评,说他的进度太慢,不能满足团队的需求。
刚开始他感觉委屈,到后来变成煎熬,他感觉自己受不了了,分分钟想要辞职。
经过进一步了解才发现,在小A的脑海中,存在着一个拧巴的逻辑。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
渴望被认可、尊重、甚至仰视——领导予以重任——退缩不前,怕做不好丢人——用不一样的方式去做——被领导否定。
1、你认为的你自己真的是你自己吗?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观点:在关系中,人才能发现并认知自我
人都有天生的护短本能,尤其面对逆耳忠言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予以排斥,甚至会引发逆反情绪。
这一点在青春期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到了职场中,也有不少职场新人继续沿用这样的应对方式,一言不合就内心戏爆棚。
于是他们常常和小A一样,干得比别人辛苦,效果比别人差,总挨领导骂。
这实在让人哭笑不得。
2、拧巴的逻辑让你南辕北辙
经过分析小A渐渐认识到,这一切的来源是两个字,自卑。
自卑导致胆怯,胆怯导致推脱责任,推脱责任的同时奢望用其他小聪明谋得认可,越是如此,反而越得不到尊重。
一个人之所以在职场人际中觉得拧巴,是因为他们总在用一种看上去很简单、实则成本更高的方式争取自己追寻的价值。
借助“乔哈里窗”,我们就不难明白拧巴的职场人际的背后,主要是因为盲区和未知区导致的,并且职场人际关系拧巴的程度,和盲区与未知区成正比——
也就是说,一个人自我认知的盲区与未知区越大,TA在人际关系中就会越拧巴。
3、用“乔哈里窗”检视自己
1)、盲区领域:如何才能知道别人知道的自己呢?那就是借助他人看清真实的自己。
-你可以通过他人的态度反观自己,这是被动式;
-你也可以积极寻求他人对你的反馈,这是主动式。
“在你眼里,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与我交往,你感受到压力了吗?”
“如果我这样表达,你会是什么感受?”
这些都是寻求反馈的话术,如果你担心被拒绝,可以找三五个关系不错的朋友寻求反馈。
2)、未知区领域:在这个区域,你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如何缩小未知区呢?
这时候不妨寻找专业人士帮你排查,这就好像你想了解自己身体潜藏哪些病,必须借助医生和专业的检测设备才能得知一样,类似心理咨询、职业咨询等都能帮你深入自我的未知区域。
三、如何走出职场沟通困境?
“乔哈里窗”理论认为,真正有效的沟通,只能在开放区进行。
在这一区域内,双方彼此了解,沟通的信息可以共享,沟通的效果才能让人满意。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要尽可能扩大开放区,缩小盲区、未知区及隐藏区。
缩小盲区最好的方法就是“问”,缩小隐藏区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并进行适当的自我暴露。
回到小A的案例中,我用“乔哈里窗”带他进行了剖析之后,和他达成了以下方案——
1、主动破除隔膜,找领导积极沟通,袒露内心的焦虑,适当地进行“自我暴露”【缩小隐藏区】。
2、和领导分析工作情况,并制订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升计划,给自己一个期限,让领导看到自己的努力【缩小盲区】。
小A终于明白,原来自己之前的问题就在于,他把自己和领导独立起来,在领导交付自己任务的时候,并没有仔细询问领导的要求与期望,而是一味地揣测,采用逃避的策略,最终将事情引向糟糕的局面。
反过来说,小A内心的焦虑是他自己的隐藏区,却是领导的认知盲区,如果小A不主动沟通,领导是很难意识到小A面对怎样的困境,即便有帮助的心,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与此同时,领导对业务的全局把握与驾驭统筹能力,恰恰是小A的认知盲区。
而职业咨询,恰恰就是在帮助他缩小未知区。
这样一来,小A明白,原来沟通不是单向行为,它是一个互动过程,正是这种互动,才能暴露我们自身的短板,正视这种人际关系,适当地在他人面前展露真实的自我,方能打通职场沟通之墙。
三个月之后,小A告诉我,他鼓起勇气找领导谈了一次话,赫然发现,原来领导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同时领导很高兴他能主动找自己沟通,针对小A的业务短板,领导已经向公司总部申请,让小A接受专业培训。
小A说,这场谈话改变了他的职场命运。
借助“乔哈里窗”模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想要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大体有以下步骤——
通过寻求反馈缩小盲区,通过自我暴露缩小隐藏区,通过自我探索缩小未知区,从而达到开放区的最大化,最终达成高效有利的职场沟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