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励志美文

03-01 来源:文章阅读网 作者:网络整理 阅读:4

老婆大人让发的红包,说不发就揍我,我也没办法呀!还说没人领也要揍我,我好无奈!!!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时不时地会需要一些励志的文章来激励自己,那么职场励志美文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职场励志美文:坏习惯只能被克服,不能被说服

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段时间关于职场的文章以后,经常会有一些朋友和我讨论一些关于职场的问题。其中有一类是这样的:我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我老是××××,给我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我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总是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都会后悔,但是下次还会再犯,怎么办?

很熟悉的情况吧?这里的××××,可以替换成:上班迟到、顶撞上司、丢三落四、乱发脾气……都是一些看起来无伤大雅却又让别人麻烦让自己心烦的毛病。人自然是没有完美的,谁都有一些积习,一般碰到这种问题,我都会给出一些建议,比如分析这些错误的严重后果,找到之所以犯错的深层原因,如何及时地发现自己又犯了错误,如何给自己设立奖惩机制,如何找人监督自己,如何循序渐进,等等。可是,当我说完这些的时候,对方给我的回答常常是:哎呀,这些我都知道或这些我都试过,可我还是会犯啊,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呢?这让我很无奈。

有趣的是,一般遇到这种问题的,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所以更容易出现各种很典型但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正是因为他们聪明。因为聪明,所以这些小毛病给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被弥补,没有带来真正大的损失和挫折;因为聪明,所以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自己的错误成功掩盖,没有人会发现;因为聪明,所以即便身上带有很多小缺点,身边的人也会容忍;因为聪明,所以一切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一些看起来笨拙的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经常是因为他们犯的错误更少——因为他们没有这些惯着自己的小聪明,所以不敢犯这些明显的低级错误,把自己逼出来了。

但是,看起来无伤大雅的坏习惯,其实并不是小事。这些坏习惯,让一个聪明人永远只是把事情做得刚刚好,永远无法让自己马力全开地把一些事做得特别精彩,永远能向别人交差但自己内心却总有一点不满意。积年累月下来的结果,就是让聪明人晃晃悠悠地慢慢走着,看着别人得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而自己,在别人的表扬和赞美中,心里却很清楚自己并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成就感全无。

现在流行的“拖延症”,是这种坏习惯综合征的一种典型体现。而恰恰是有拖延症的人一般都看过十篇以上关于拖延症背后的心理机制、形成原因、解决方法,以及不下三到五本时间管理的书。其他的坏习惯也一样:有某个坏习惯的人,往往是对这个坏习惯最了解的人。但是,了解不等于战胜。

我为什么知道这些?因为我也是这样一个有小聪明和自己的坏习惯的人。上文提到的所有的情况,都在我身上发生过。随着我的逐渐成长,我越来越意识到小聪明+小毛病的危害。而我的一位朋友则更加让我感到羞愧。他非常聪明,聪明到足以让他有资格拥有很多小小的坏习惯,可是他从来不会让自己做任何他确认是错误的事,也从来不会让自己在侥幸中行事。同样一件事,我会大概估算一下我的把握,然后投入恰到好处的精力把事情做成,而他会严格地按照这件事情应该有的完美做法,完成所有应该完成的细节,避免所有不应该出现的低级错误。

跟这样的人一比,我深感我每一次侥幸成功的沾沾自喜是多么可笑。我经常反思,我现在所能做到的一切,拥有的一切,是不是只不过是因为我天生的小聪明,被夸夸其谈放大一下,再加上一点好运气而促成的。这样的话就太危险了,没有根基的树木无论多么繁茂都不会真正长大的。而小小的一点坏习惯,其实足以成为树根上的蛀虫。每一个靠小聪明和幸运走过来的人内心深处都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此即使把事情做好了,却难得有那种费尽千辛万苦而获得成功的酣畅淋漓的感觉,难得有真正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这种不良的情绪,又会像毒品一样把自己拉入到坏习惯的循环。每一种坏习惯都会有这种可怕的自我复制效应,只是不同习惯在不同人身上的程度不同而已。

我很幸运,不知哪一天起,突然意识到这个问题,于是开始着手训练自己的控制力。比犯错误更可怕的是不断重复犯同样的错误,尤其是犯自己已经认识到的错误;因为习惯性的犯错或称错误的习惯是对自己失去控制的表现,代表的不是能力缺陷,而是性格缺陷。性格的因素不足以让一个人优秀,却足以让一个人平庸。

在解决自己的坏习惯这个问题上,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只有永恒的自我斗争。为什么坏习惯老是改不了?没有那么复杂的心理成因,也没有那么有效的训练方法,一切的关键无非是三个字:意志力。当看完所有的励志文章,试过所有的自制方法,还在不断重复做着自己并不想做的事情的时候,就不必再去寻找什么秘诀了,不必再去向别人讨教什么方法,也不必“求骂醒”。毕竟,坏习惯是被克服的而不是被说服的。有一句名言:“装睡的人是叫不醒的。”语言的乏力,是因为对方并不是不明白,而是做不到,甚至是根本没有下决心真的去做。

想起来以前在某知名作家的书上看过的一个故事:作家参加一群嬉皮士的野营,发现最追求自由的他们居然每人都有一个闹钟,早上准时响起。作家奇怪地问:你们不是嬉皮士吗,为什么还要每天这么严格地准时起床?其中一位回答:我们可以不起床,但是我们不能起不来床。

很多困难到了最后,都是自己跟自己的斗争。既然明明知道自己身上有什么毛病,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犹豫,一头撞过去。要想成为自己喜欢的那样的人,总要战胜自己几次;而与自己的决斗,没有任何人能帮得上忙。更要小心自己的小聪明,在这种战场上,小聪明不是武器,而是陷阱。

小毛病最大的危害,正在于它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不改也没什么”或者“慢慢来,以后再说”。确实,不是所有的毛病都应该马上消失,人毕竟不可能完美,但已经决心要改却改不掉就是大问题。聪明人总是有一条退路的,成长之路上最大的挑战,不是抬头望不到顶,感觉无法逾越的高山,而是走到山前回头看时,那条清晰可见的退路。高山再高也只是行走途中的一小段路,而退路却始终在人的身后。人生最不缺的就是退路和借口,它们总在自己身边围绕着,随时就能伸手抓一个过来,它们甚至会主动撞到自己手上。

所以,我们真正要告诉自己的,不是如何跨过面前的高山深谷,而是在退路出现的时候,问问自己:真的想好要退吗?

职场励志美文:这样的员工,领导最喜欢

作为员工能做到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高效的执行力

领导安排的任务能认真、高效率的完成,不埋怨、不抱怨,想办法解决一切困难,办事拖拖拉拉的员工最不受领导赏识。

活跃的思维,不断有新的想法和建议

领导喜欢有想法、能为公司带来新鲜灵感的员工,即使你的想法努力去做了,但没能实现,领导也不会迁怒于你,毕竟这是你主动努力的结果。

常怀感恩之心

你的工作机会、你在公司所承担的工作、你的想法得以实现都是领导支持和帮助的结果,不管什么时候对领导都应该感恩,用业绩来回报领导。

让领导放心

踏实能干,不多说一句,遇事能抢在领导的前面,能领会领导的意图,做一个让领导放心的员工。

沟通能力强

有什么想法都要先跟领导沟通,工作进度、遇到什么困难,工作为什么没有及时完成,这些都是应该先沟通好的,否则领导会认为你没有努力。

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有道是“说得好不如写得好”,能将工作写成书面文字,会写各种格式的汇报、检讨材料,而且内容丰富详实。

如何做一名领导喜欢的员工

是谦卑的,而不是傲慢的

傲慢的人认为他们什么都知道,谦卑的人总是学习。谦卑的人问问题。谦卑的人寻求帮助。

谦卑的人自动地共享荣誉,因为他们本能地意识到一切努力,无论多么看似独立,实际上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

谦卑的人愿意承担任何工作,无论多么卑微,因为他们意识到没有什么工作是下贱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证明没有什么工作超过他们。

最终,成功不是受限于你可以伸展多高,而是你愿意俯身多低。

是仆人,而不是自私自利

人们凭自身从未完成任何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伟大的队友让周围的每个人都更好。

就说一个无私的篮球运动员:他透过提供在空间中精确的传球,卡位,定为掩护,通过旋转防守……使他的队友更加优异。所有的事情不会出现在统计数据中,但肯定提高了队友的统计数据。

伟大的领导者专注于提供工具、培训和文化来帮助员工把工作做得更好,实现自己的目标

大公司客户服务第一,他们知道他们通过服务客户最终是服务他们自己的业务利益。在其中为自己的员工有一天会依靠自己。员工为了其他人可能不会得到所有的聚光灯……但适当的人绝对会注意到他。

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的

乐观主义者为形势或会议或业务添加能源;悲观主义者吸走能量。乐观主义者尝试更多的事物,担当更多(明智的)风险,因为他们专注于做的正确。悲观主义者从来没有开始,因为他们太忙于思考什么可能会出错。

乐观主义者认为他们不需要等待--被提升或接受或被选或“被发现”--他们感觉他们可以实现几乎任何事情,如果他们努力工作的话。

最重要的是,乐观是会感染人的。

思考执行,而不只是计划

计划是绝对重要的,但是太多的货架上充满了从未实现的策略。

最好的员工开发一个理念,创建一个策略,建立一个基本的作战计划……然后执行、调整、执行、修改、执行、完善,并根据实践中有用而非理论上有用让不可思议的事情成为现实。

成功始于战略但成于执行。

先进员工当然是善于规划,但他们的卓越则在于执行。

有自我意识,但不自私

有自知之明的人了解自己,这一认知帮助他们认识了解周围的人。有自知之明的人更善解人意。他们更能接受他人的弱点和失败,因为他们知道失败的感觉。

他们会同情、怜悯、仁慈,因为他们知道被无视、鄙视和嘲笑的感觉。他们尽他们所能来帮助别人达到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知道功亏一篑是什么感觉。

有自我意识的人解决团队,组织,和客户的问题--不光是自己的。

每个组织的关键角色都需要有自我意识的人。

适应性强、不僵化

高增长公司的事务不断变化。僵化的人会不舒服太多变化,有意识地--甚至无意识地--尝试慢下来。

最佳做法是很重要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指导方针、程序、政策……所有都可以帮助业务顺利进行。

但任何人都可以遵循指导方针和程序。伟大的员工愿意,甚至急于改变。伟大的员工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是兴奋而非犹豫的。员工愿意适应和调整往往会进步更快,因为这是每个公司--尤其是高增长公司迫切需要的。

职场励志美文:职场上,有一种舒服叫“自杀”

作者:张丹

我不知道怎么写职场指南。我见过完全不同个性的选手用截然相反的路径,都走到了职场的高点。

职场这个事,号称有成功模板的一定是在骗钱骗姑娘。

所有的职场指南,清晰温柔得就好像教科书上的课后习题。而真正的办公室大戏,都像是考卷上面的压轴大题。

我纵横考场多年,从未考出过令人大跌眼镜的分数,秘诀就是——压轴题弃答。

看都不看,试都不试。

所以我平庸多年,并且非常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直到我意识到,再弃答这些难题,写不出职场指南的我,却有把握写一份职业自杀指南。

1、所谓的积累经验不过是混吃等死

对于所有国人来说,有一个四字魔咒是永远绕不开的:来都来了。

对于大多数职场中的国人来说,也同样有一个难以绕开的五字魔咒。

这五个字,能让你忍受最渣的上司,能几年几年地做劳改犯一般的重复性底层劳动,能让你悠然化解内心的自我质问:“你做这份工作到底是图啥”,悠然地坦然化解,继续酣睡。

这五个字就是——就当攒经验。

当我们已经开始用这句话来为工作上一点点丢失的灵性辩护,为自己找平衡时,攒上的并不是经验,而是衰老。

这是一个多么容易的台阶,甩出这句话,就好像不欠缺任何人任何合理的解释。

我也曾把经验奉若神明。招聘启事上说要三年工作经验,只有两年半的我也会捶胸顿足地离去。但很快你就会发现,经验这个因素往往过于被人看重了。

我在Amazon做一个项目时,由于是陌生的领域,便去咨询一位在重要链条上任职5年的分析师,问了几个流程的最基本问题。他大概只回答出了不到一半,没有回答出的那些,都曾经出现在过他定期发布的报告里面。

我使劲压抑住猜疑的火焰,说谁可以回答我这些问题。他说,恐怕没有人知道这几个术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也不重要吧。

于是我没有再说一句话地走掉了,并决定再也不跟这样工作的人多打一丝交道。后来我发现,是我大惊小怪了,这样的人,在同一个职位上好几年做下来却并不清楚,也并不关心自己到底在做什么的人,一天起码见三个。

一句话,木了。

我见过给人发钱的会计小哥,错发出去三个重复的工资条,然后并不觉得好像犯了多大错,收回来就是咯,直到下次再发错;

我见过财务总监,在业绩电话会议前夜才做好的像小学生草稿本一样的excelmodel,里面的正负号竟然全都是反的,要不是被一个连夜加班的分析师发现,竟然就要公布给投资人;

我见过资深经理,汇率都不检查第二遍就扔出去,竟然把美元当成印度卢比发出去,恒河儿女一片欢腾。

你不在乎自己在干什么,没有人在乎你在干什么,这样的经验,五年十年的,真是越攒越伤感的,直接扔掉好了。

经验如果要靠攒,要靠数着年限度日,那毫无疑问,这是一份错的工作。

混日子就是混日子,攒什么经验啊。

如果做一天跟做一年没有区别,我们的其他364天都哪儿去了。

2、如果你是千里马请主动走到伯乐面前

我一度认为自己在工作上能不能卓有成效,完全要看能不能被一位英明的老板赏识。

慢慢发现——

所有的老板都有绿巨人附体的瞬间,

所有的老板都并没有闲余的时间来刻意扶植提拔年轻人,

所有的老板都要经善意提醒好几次以后,才能记起来你是哪个小弟。

等待伯乐,还不如等待见上帝。

落魄才俊们的茶话会上经常讨论,我们的能力足以承担比现在做的破事儿重要一万倍的工作,只是没有被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老板不给力啊,不给我有意思的东西做,我发挥不出来。

坚信定有伯乐前来相认,是一种多么方便的职业自杀。

公司里有一位坐着火箭蹿升的高级合伙人,年轻无比。

大家都说,他是遇到了CEO的赏识直接提拔,要不他这个年纪的人,最好也只是在一线经理的位置上背黑锅。

直到他告诉我,他是一匹怎样蹦�的良驹。

第一件事是他的大老板忽然辞职,并哗啦啦带走一半旧部。一个大部群龙无首,公司展开疯狂的猎头需要立即补上这个窟窿。

他走进了CEO的办公室,说:“我可以干,我对各个部门都了解,在三个部门轮过岗,以前也跟在CMO(首席营销官)身边了解一切决策流程,虽然你并不认识我。

在你寻找新的CMO的同时,我可以代理运营事务,直到你找到合适的人选。”

不久以后,新的CMO找到了,CEO感谢了他的救火之举,并让他移交了CMO大权。

做了两个月冒牌CMO,一夜之间又做回了小咖。不过,这不重要。

第二件事是总部忽然下令要运作一个新的项目,CEO再次展开疯狂的猎头行动,寻找可以领导这个项目的合适人选。

一个星期以后全公司收到了CEO的邮件,感谢他能主动请缨挑起这个紧急项目,以后就由他开始主导跟总部的全部对接。

他在第二次走进CEO办公室以后,已经牢牢给自己奠定了职业形象:金牌救火员。

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一切?总部发难以后,我开玩笑问了一句,哈哈你可以去做这个项目的领导啊,他说,我已经去要过了。

好的千里马是不辞劳苦,用事件给自己铺路,把偶然引导成必然,然后一路走到伯乐面前。

他现在已经活生生是CEO的左右手,我跟他聊起他和CEO之间的无间的信任,说大家都很羡慕他遇到伯乐,年轻得志。

他说,没有伯乐和千里马,只有互相支持的伙伴。

3、自作聪明的“职场隐身术”其实是挥刀自宫

我工作需要使用英语,自从发现用英文说复杂的观点会咬到舌头以后,我就给自己制定了“职场隐身术”:少说话,多干活,不能用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拼,做一名沉默如山的干将。

于是我选择成为了所有Excel表格后面的那个黑影,所有层层指令下达的那个最后一环,毫不费力地在公司里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隐身术保我一世平安。

从来没有人来找我说,Hi,我想跟你讨论一个观点,所有来找我的人,“你来给我攒一个表格吧”。

我对这个选择坦然接受,就像当年从来不答压轴题一样。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除了这个选择,我好像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

我的第一个上司身高一米九,我经常跟在他身后到处去开会,经常走慢了还追不上,别人都笑着说,你就像是他的一条尾巴一样。我觉得这个比喻还挺激萌的。

巨人上司有一个每个月去跟VP们汇报一次的例会,我的职责是为他准备各种材料,但这个会,从来没有人叫过我去。

到了年底,由于补充材料太多,巨人上司连看都看不过来,只好破例让我跟着去,他找不到材料的时候我可以帮他翻翻。

我顿时一番即将幕后转前台的紧张,心想,一定要如风卷残云般翻动那些报表,誓死捍卫巨人上司的脸面。

果然会上被一顿发难,几个问题我都迅速锁定了答案,悄悄推到巨人上司的眼前。一切都好像很顺利,直到老板们开始对于一个问题进行激烈的争吵,巨人上司也卷在其中。

我忽然duang一下想到,曾经做过一个模型模拟过这种情况,于是我说,各位我这里有一个方案可以回答你们这个问题……这时候,巨人上司转过来,对我说了一个字,嘘。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隐身术无异于挥刀自宫。

一晃三年过去了,一天收到巨人上司的短信,说他在旧金山出差来看看我。他已经不是上司了,只是个巨人。

几杯啤酒下去以后,他说,我想跟你道歉,当年在那个会上嘘了你。

我说我早就已经忘记哈哈哈。

然后心里流了一地冷汗,如果没有巨人的那个嘘,我真是把前途杀得妥妥的还浑然不知,不知道还要在职场隐身的傻逼计划里过上多少年,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多少年。

在决定开始显形之后,我依然是最底层的员工,做着最黑色幽默的后台工作,为老板们的各种会议跑数据撺掇PPT。

但是我决定,从此以后我要多说一句话,就是:这个会,材料是我做的,我可以去参加吗?

人心百态,我得到过各式各样的回答。

轻松模式:没问题,你做的东西当然你应该来。

我:谢谢!

普通模式:你为什么想来这个会呢?

我:我对这个分析有全面的把握,如果有人发难问出不在模型里的问题,我可以分分钟救场。

地狱模式:你还是留在场外吧,有什么问题我会在线问你的。

潜台词:你这个级别的,是不可能参加这种级别的会议的。

我:阿西吧。

有时流年不利,遇到地狱模式的时候有八九,但是我还是坚持不懈,不管内心的尴尬症发作,固执地要求加入“这种级别的会议”,要求要亲自展示自己做出来的东西。

因为那是作出决策的地方,那是决定资源分配的地方。

如果不坐上那个桌子,拿到手的当然就是最无聊的事,最粗浅的末端,最莫名其妙的消磨人生的所谓工作实则狗屎。

过去跟随巨人上司,实施隐形计划时期,我的工作没有任何不舒服的冲突,没有尴尬的狂风抽打在身上。

可是那是一种蜷缩起来的舒适,好像风平浪静,上司开心,却不明白为何总是隐隐地不快乐,悄悄地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被那惊鸿一嘘以后才发现,选择隐形其实也就是完全没有做选择。

当然,惨遭地狱模式拒绝,坐不上主桌的时候,是非常不快乐的,但是,那是一种开阔的不快乐。我起码能知道我错过的到底是什么,下次再玩大一点,做得再出彩一点,说不定就不会再错过了。

而且,不要忘了我们也可以选择,不再去加入地狱模式的公司。

不给年轻人机会的公司,有很大的可能,都是烂公司。

职场前路漫漫,人兽混杂,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偶有内心脆弱的时候,就想放纵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地滑向职业自杀的温柔陷阱。

此时要抡起巴掌把自己打醒,重新走回那条艰难的主道。此番这样,纵不能保前程似锦,但也能无愧于心。

收起全文   
热门专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延伸阅读

最近更新

热门阅读